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因為仗義執言,所以成為了"招待所"所長!

因為仗義執言,所以成為了"招待所"所長!

歷來仗義執言者,都會受到別人的肯定,往往也能得罪人,而得罪的對象往往就是你仗義執言的對象。如果其是誤國亂政的權臣權監,不好意思,等待你的要麼是死,要麼是發配貶官。明朝正德年間,立志要做"聖賢"的王守仁先生就因為仗義執言而得罪了劉瑾,不過他運氣還不錯,沒有走向死路,而是被劉瑾貶官到一個驛站去做驛丞去了。

驛站是封建王朝的重要交通點,承擔著傳遞軍情大事,招呼來往出差官員的重要職能。這樣來看的話,古時候的驛站就相當於現在的招待所,屬於國營招待所,其最高主事為驛丞,也就是招待所所長。王守仁是成化年間考取的進士,隨後就被分配為工部六品主事,雖然沒有入翰林院繼續深造,但仕途起點不可謂不高。

但王守仁先生其實對做官沒有興趣,因為他立志要做"聖賢",只是為了滿足他父親王華的願望而已。所以做了官的王守仁基本上沒做出什麼業績,每天就是按時上班,按時下班,上班期間要麼就是和別人討論很深奧的哲學問題,要麼就是傻乎乎的坐著發獃。可就是這樣一個傻乎乎的六品主事,卻一鳴驚人,一下就把很多人給比了下去。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的南京言官戴銑因為不滿劉瑾弄權,於是向正德皇帝上書,受到劉瑾庭杖。所謂庭杖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打屁股,於是很多官員都上書為戴銑說情,不過這些人也怕得罪劉瑾,所以說的都比較委婉。只有王守仁一人,一改往日傻乎乎的姿態,上書大罵劉瑾弄權,是當之無愧的權監!而權監一詞就是王守仁先生髮明的了。這讓劉瑾十分氣憤,所以特別關照了王守仁,不但打了他四十庭杖,還把他貶官到某個招待所做所長。而這個招待所正是當時的貴州龍場驛,在現在的貴州修文縣境內。當時的貴州遠遠不及現在,還屬於未開化之地,很少有漢族人,即使有也是被逼到這裡的大奸大惡之人,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以苗族居多,所以王守仁的這次貶官其實就是變相的發配。

這還不算,劉瑾本著"斬草除根"的原則,在王守仁前腳剛走,他後腳就派出殺手,打算在路上就解決了王守仁。可王守仁卻十分清楚他的做事手段,於是在

浙江錢塘江邊賣了個破綻,把自己的衣服鞋帽扔進錢塘江,還在江邊大喊:"有人跳水了!"從而麻痹了那些殺手,成功躲過劉瑾的追殺。

王守仁本來不願意去貴州龍場的,只想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可他去南京見了他父親,他父親告訴他:"龍場你還是要去滴,招待所所長也是拿國家俸祿為國家做事的,這是你的責任所在。"王守仁聽從他父親的建議,帶上幾個隨從,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去貴州龍場的路。可誰能想到,大名鼎鼎的王守仁就是在這不毛之地"頓悟開化",從而達到了自己夢想,成為了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中國又一個"聖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為何國家還繁榮昌盛,經濟還蒸蒸日上?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