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首向來蕭瑟處

回首向來蕭瑟處

南方小城鋼廠的保衛科幹事余國偉,因為破案能力強,被工友們稱為「神探」。1997年冬天,鋼廠附近接連有三名女性被殺,渴望藉助破獲命案而得以獲得公安編製的余國偉,費盡心力參與案件偵破,命運的軌跡也由此轉折。

連環殺人案,曾是無數犯罪影片中司空見慣的類型,但放在1997年下崗潮即將來臨的國營鋼廠里,卻牽涉出人物背後更為宏闊的時代背景。在《暴雪將至》里,導演董越用不明就因的死亡所帶來的尖銳和撕裂,去描述劇中人物迥異的悲情遭遇和跌宕起伏的命運,並藉以凸顯時代轉軌與人心潰散之間的關聯,也讓我們得以窺見上世紀末社會轉型變革所帶來的群體性陣痛。

劇中的余國偉,可以說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國營鋼廠中工人階級的典型代表,他勤奮上進、精明能幹,卻也固執保守、因循守舊。電影的前半段,當大部分人都在壓抑的時代氛圍中得過且過時,余國偉卻穿著整潔光鮮的夾克,系著像模像樣的領帶,拼盡全力地想活成一個體面人。他不屑於與偷盜鋼廠物資的人同流合污,希望通過自身努力名正言順地獲得體制的接納和認可。但在計劃經濟日益走向沒落的年頭,市場經濟的崛起逐漸摧毀了「大鍋飯」的根基,相對自由寬鬆的經濟體制帶來的新鮮空氣,激發著人們釋放出更多的生機和活力。只是在這層轉變中間,有人敏銳地省察,有人卻甘願滯留原地——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只能懷著舊日慣性的安然,徒然驚悚於當下的崩塌。在對未來的憂慮和對當下的惶然中,時間流逝,人生已經在不經意間被時代的洪流衝擊得支離破碎。

誠然,人無法也不可能對抗自身所處的時代,這是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碾壓一切的必然。但反過來說,身處一個變革的時代,每個人的遭遇其實可以同樣稱之為時代的一部分。儘管大時代中的小人物,總是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無奈和心酸。就像董越自己在訪談中說,《暴雪將至》試圖去表達的,是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以及他們與真相之間的錯綜複雜。從這個意義上講,《暴雪將至》全片講述的其實並不是殺人和追兇,而是人為什麼要殺人。

正如老刑警張隊面對因錯手誤殺被關在警車上的余國偉,問出「你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這句質問時,既指向了余國偉,也指向了之前的無名殺人者。當生存的壓力和幻夢的破滅摧毀了人最後的心理防線,殺人無疑成為對抗新時代最錐心刺骨的宣洩,是在用更醒目、更疼痛、更殘忍的手段去宣示自身的存在。而那些兇殺帶來的死亡,也不再是某個個體的死亡,而更像是某些群體在為一個時代轉摺奏響最後的輓歌。

某種程度上,《暴雪將至》所承載的社會語境早已超越了犯罪片的構架。劇中人物個體的悲情命運,放大了看,既可以歸咎於時代摧枯拉朽的偉力,亦可以歸結於人性的多變和複雜。那些浮浮沉沉的劇中人,原本有著各自的命運線,卻在時代的碾壓和人性的糾葛中,被一起連環殺人案擰成一團,最終扣成了死結。就像余國偉,為夢想窮盡心機,換來的卻是徒弟的死和燕子的縱身一躍;就像張隊,一生辦案的勞累和疲倦,換來的卻是困守小城的病痛和頹然;就像燕子,渴求遠方的愛與安穩,換來的卻是被人利用的絕望和心死……似乎故事中的人物,都深陷於一個無可指望的牢籠,註定無法逃離或掙脫。

最可憐的是余國偉。片尾,在翻湧而至的下崗潮中,他率先被他努力追隨的時代拋棄,丟在了一無所有的曠野。這位真相的探尋者,終於忍不住崩潰。於是他轉身,旋即成為另外一個殺人者——到最後,他也沒有自由地迎接到新世紀的到來,沒有活出人生的精彩。或許,對於余國偉來說,自己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抵抗人生的挫敗,抵抗周遭的變化,抵抗自己在宏大時代和命運碾壓面前的無助和弱小。可惜時代還給他的,並不是他想要的成功,而是生命中不可承受的沉重和疲乏。

無力感,是我觀看這部電影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感觸。片中出場的每個人,幾乎都在經歷著那份昔日的夢想和榮耀如何在時代的變遷中漸成流水落花。似乎這些人的面前,永遠坐著一個觸摸不到的敵人,你知道它在那兒張牙舞爪,卻無力擊出對抗的拳頭。而比這更讓人恐懼的是,人一旦走出當下,又會突然驚覺,自身的命運已然於過去某個時刻被它挾裹拉扯,滑向了更加深不可測的未知。

回顧十年前的余國偉,何曾想到會在十年後面對一個這樣的自己。十年時光過去,余國偉已經活成了他的對立面。原有的生活洪水泛濫,天翻地覆。那些拿得出手的理想,皆化為電光泡影,一去不返。電影的最後,導演董越用一場驚心動魄的爆破,來暗喻人已經無法回到過去,回到現場,回到原來的生活——這無疑是令人悲傷的,但無疑也是令人欣悅的,因為這意味著一切翻篇,人生還可以有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

電影片名《暴雪將至》,對余國偉來說,前後卻只有一場大雪下在人生旅程的當途。1997年的天氣預報,猶如一則命運風暴的預言,在十餘年後終成現實。十餘年時光,物非人非,曾經的工廠勞模已經站在了人生另外一個起點,儘管這起點仍不知魂歸何處。但即便如此,又能如何呢?每個人的一生,其實不都是一樣的嗎?無非都是在等一個相同或相似的結局——或者你繼續沉陷,或者我繼續尋找。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對余國偉來說,最好的結局,就是與當下握手,與過往告別。就像電影的最後一幕,他和昔日工友站在即將被夷為平地的工廠外面,他們都應該知道,1997年的舊夢已經坍塌,新世界正興高采烈地迎接著2008年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就像坐在公共汽車裡的余國偉,望著車窗外的大雪慢慢將這座城市覆蓋,他也應該知道,多少撕心裂肺的故事和疼痛,多少時代對個人生活粗暴的衝擊和撕裂,都應該俱往矣,都應該讓它或它們,在紛紛揚揚、鋪天蓋地的大雪中一筆勾銷。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法院

製作:郭倩楠 審核:李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平文化月刊 的精彩文章:

【印象人生】星空冥想

TAG:天平文化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