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中,蔣介石這幾步昏招,害的國軍一個都跑不掉

淮海戰役中,蔣介石這幾步昏招,害的國軍一個都跑不掉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戰役中最具決定性的一場戰略決戰。解放軍這邊參戰的有華東解放軍和中原野戰軍,而國民黨那邊主要是以徐州剿總為主。當戰爭打響後,屬於徐州剿總戰鬥序列的黃百韜第7兵團,被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死死包圍在了碾庄。面對這樣的危機形式,當時國民黨內部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是要拚死力營救黃百韜兵團,二是放棄黃百韜兵團,儘快撤軍至蚌埠以求再戰。

心急如焚的蔣介石瞻前顧後,覺得黃百韜兵團被圍,如果不去設法援救就撤軍,難免有些示弱於人。於是蔣介石下令,讓杜聿明、邱清泉等人率徐州剿總主力東進,以解黃百韜之圍。但是杜聿明等人援軍受到了解放軍的猛烈阻擊,根本沒有辦法解救黃百韜。這時候,蔣介石和國民黨的高參們想出了一招臭棋,那就是讓屬於華中剿總(白崇禧部)戰鬥序列的黃維第12兵團,迅速南下千里馳援淮海戰場。蔣介石這一招逐次添兵(葫蘆娃救爺爺式的打仗方式)早就被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視為愚蠢之舉。也正是因為黃維第12兵團參戰,引起了連鎖反應,造成本能全身而退的徐州剿總杜聿明集團最終也逃不掉被圍殲的命運。

黃維第12兵團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但是奉命增援淮海戰場,從隸屬華中剿總改由國民黨國防部直接指揮。可能是蔣介石解圍心切,竟然讓黃維第12兵團走了一條死路,從駐馬店到阜陽再到蒙城。這一路線早就被解放軍洞悉,華中野戰軍於蒙城早就設下了重重伏兵。果不其然,黃維第12兵團最終被解放軍包圍在了雙堆集。

這時候,黃百韜兵團已被華東野戰軍圍殲,蔣介石不得不下令,讓杜聿明率領的徐州剿總主力放棄徐州向西南沿永城、渦陽撤退。杜聿明知道蔣介石優柔寡斷,瞻前顧後,於是就發電報給蔣介石說:「要戰則不走,要走則不戰。」很明顯,杜聿明是怕蔣介石朝令夕改。如果按照計劃撤軍,起碼杜聿明集團40萬人馬可以逃脫升天。

可是,杜聿明集團剛撤退至永城,就接到蔣介石的手令,命他儘快南下解除黃維第12兵團之圍。杜聿明不敢違背蔣介石的命令,又不得不放棄制定的撤退路線,轉而向東南進軍解救黃維兵團,最終被華東野戰軍包圍在永城東北陳官莊地區。至此,在淮海戰場上,國民黨蔣介石已經是敗局已定。簡單梳理一下蔣介石的一系列臭棋,一是為了救黃百韜兵團,讓杜聿明集團東進解圍,讓黃維兵團增援;二是黃百韜兵團被圍殲,增援的黃維兵團被圍,讓杜聿明集團南撤;三是為救黃維兵團,讓杜聿明集團放棄南撤,轉而解救黃維。最終,這三個兵團誰都沒能逃出淮海戰場,將領們被擊斃的擊斃,被俘虜的俘虜。

後來,國民黨內部就有人說,徐蚌之戰敗於蔣介石逐次添兵,朝令夕改,不懂得棄車保帥。其實派黃維第2兵團千里馳援淮海戰場,本身就是不智之舉,完全是送羊入虎口。如果沒有黃維第12兵團被圍,那麼杜聿明集團完全可以逃出淮海戰場,國軍退守長江,估計還有再戰之資本。蔣介石派黃維第12兵團增援,完全沒有達到戰略目的,反而白白葬送黃維這個機械化兵團,順手還搭上了一個徐州剿總主力杜聿明集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為什麼嫉恨白崇禧?原因很簡單,白崇禧關鍵時刻做了這些事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