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泡茶,注水方式很重要!

泡茶,注水方式很重要!

"品質影響也有很大的軟性因素",這是因為注水的方式是在泡茶過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環節,其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緩、水線的走勢、高低、粗細都是人為控制,卻對茶葉品質影響很大。

【注水的方式】

水線的走勢主要關係到茶底和水流的動靜比例以及茶底接觸水的均勻程度。泡多了茶的人,或對泡茶知之甚多的人,可能就會知道水線的走勢有以下幾種:

1、螺旋形注水

這樣的水線令蓋碗的邊緣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觸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溶合度增加。

這樣的注水方式比較適合紅茶和綠茶和白茶,或者泡到後期,滋味比較淡了,也可使用這種方式。

2、環圈注水

注水時水線沿壺蓋或者杯麵旋滿一周,收水時正好回歸出水點。這種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在注水時要注意根據注水速度調整旋轉的速度,如果水柱需細就慢旋,如果水柱粗就快旋。

這樣的注水方式,可令茶的邊緣部份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水,而面上中間部份的茶則主要靠水位上漲後才能接觸到水,如此一來,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溶合度就沒那麼高。

這樣的注水方式適合嫩度比較高的綠茶。

3、單邊定點注水

注水點固定在一個地方,可讓茶僅有一邊能夠接觸到水,那麼茶水在注水開始時溶合度就較差。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注水點在蓋碗壁上,那將注水點放在蓋碗和茶底之間,會融合得更好些。

這種注水方式適合需要出湯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4、正中定點注水

正中定點的注水方式是一種較為極端的方式,通常和較細的水線和長時間的緩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間的一小部份能夠和水線直接接觸,其它則統統在一種極其緩慢的節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時間的溶合度達到最差,茶湯的層次感也最明顯。

束口盞上的「注水線」

什麼是束口盞?

建盞的造型俊逸多姿,其中束口盞為建窯獨創。建窯束口盞的特徵是盞沿有束口線,也就是口沿以下約1厘米處,會向內束成一圈淺凹槽。其腹部曲線微弧,腹下內收,淺圈足,造型似漏斗。其他窯口所仿束口盞,腹部曲線多有出入。

束口盞為什麼都有一個「注水線」?

建盞的釉面極為光滑,由於是結晶釉的緣故,其表面斥水極強,這就容易導致在點茶或鬥茶時,注入湯水時,湯水很容易沿著沿著盞的光滑內壁而衝出茶盞,而有了束口線,即使偶爾失控時快速的沖點,也不必擔心高溫的湯水衝出建盞的口沿,因為沿著盞內壁由盞底向上的水在束口處被改變了流向,同時也降低了流速而回落在盞中。

同理,在點茶時,茶筅的快速環回攪動,也會使一部分靠近盞壁的湯水液面升高,容易濺出,束口線則避免了這些意外的發生,使得茶湯在可控制的範圍內擊拂。由此看來,束口線的主要功用是止溢,這條線不應該叫」注水線「,而應叫」止溢線「則更恰當些。

油滴天眼盞[編號 : 5406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茶在口中,是人生!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