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時代印記——尋找李白》有感

讀《時代印記——尋找李白》有感

追尋時代的印記,讓我們回望歷史。那些熟悉的名字在紙上開始跳躍,幻化成鮮活的身影,演繹在歷史的舞台上。其動人故事激勵著後人不忘初心;其偉大成就指引著後人砥礪前行。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

李白,無疑是一顆划過盛唐夜空的璀璨明星。他打開了唐詩繁榮與發展的新局面,唐詩是烙在他身上的印記。由此看來,他因唐詩名揚文壇,唐詩因他走向高峰。

王志艷編著的《時代印記——尋找李白》一書,將李白的生平事迹以故事的方式展現出來,其間不時穿插著李白的優秀詩篇。讀起來有理有據,使得文章內容充實有趣。下面就此書所述內容和李白其人其事談以下幾點感觸:

其一、李白是在文學藝術上是成功的。看待這種成功就像品一壇美酒,時間越久,其香愈濃。與他同時期的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自三代以來,風騷之後,馳驅屈、宋,鞭撻楊、馬,千載獨步,唯公一人。」中唐韓愈曾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晚唐皮日休和杜荀鶴分別評價李說:「惜哉千萬年,此俊不可得」,「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詩人」。唐後千年,褒獎李白才學者,盡溢美之詞猶嫌不足。

能有成就如此,離不開先天秉性和人生閱歷。

「家本隴西人,先為漢邊將」,李白自稱是飛將軍李廣之後,梁武昭王九世孫。生於碎葉(今天的吉爾吉斯共和國境內),五歲時遷居四川青蓮。童年時的萬里跋涉鑄就了他不畏挫折,積極進取的入世情懷。李白為人生性豪放、狂傲不羈,這跟西域文化的熏陶多少有些關係。李白為人聰慧好學、志向遠大。「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後來一舉成名,可見天性使然。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代儒家學子通常都會選擇遊學。李白十八歲時,漫遊四川。二十四歲時,「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順江而下,遊覽了洞庭、金陵。行至東南,遊覽了蘇杭、東涉溟海、復至揚州,北游汝海、襄州……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每一次遊歷,李白都能結交大批文人雅士,留下諸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期間曾供職翰林,後又歷經「安史之亂」和「永王兵敗」兩件事情。有道是:「國家不幸詩家幸。」這幾次非凡經歷為李白的人生閱歷增添了許多內容,回想起來真是大喜大悲、跌宕起伏。但也正是這些閱歷的存在,成就李白詩歌的新高度。

其二、李白在為人處世方面留有遺憾。古代知識分子主張「修齊治平」,並大都以此作為衡量標準來判斷一個人的成功得失。照此看來,李白在這方面的確是存在遺憾的。

「宦海沉淪,官場失意。」一心想要報效國家的李白,在他四十二歲的時候,終於迎來了喜訊:唐玄宗親自下詔,請李白到章安供奉翰林。時來運轉,正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可惜理想與現實總是相差甚遠,李白的仕途並不如意。他狂妄不羈的性格使得他紅極一時,坊間熱傳貴妃捧墨、力士脫靴、醉草嚇蠻書等趣事;但同時狂妄不羈的性格也得罪了大批權臣,為日後遭受排擠埋下了隱患。短短的兩年時間結束了李白為唐王朝效力的政治生涯,除了供皇帝取樂外,沒有任何功績可言。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嫁與李白婦,何如太常妻。」這句詩出自李白的《贈內》,詩句雖帶有戲謔的意味,但我認為李白的婚姻生活確實並不理想。他結過兩次婚,兩次都是入贅。先入贅許家,娶大唐前任丞相許圉師的孫女。後生一女叫平陽,生一子叫伯禽。五十多歲時,娶大唐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兩次婚姻生活還算幸福,但是對子女疏於教育,致使子孫凋敝,實屬惋惜。

李白的一生可謂是坎坷不平。少年時,意氣風發,自信非凡;中年時,幾經沉浮,大起大落;晚年時,身陷囹圄,鬱鬱而終。李白把不平凡的一生寫進詩里,留下了文學瑰寶,光照千古;但這不平凡的一生,也給李白自己留下了諸多遺憾,無法忽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晏清雜記 的精彩文章:

TAG:晏清雜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