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靖節先生:遙遙望白雲 懷古一何深

靖節先生:遙遙望白雲 懷古一何深

每周

詩語

說到田園詩人,必談陶淵明這一「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之所以被稱為「靖節先生」,是因為其為人平淡、清高,有氣節,正如他的詩一樣。他把田園氣息帶入了詩歌中,他詩意地棲居在恬淡自然、親切純真的生活中,將這樣的生活與凝練清新、又意味無窮的語言、高遠渾融的意境融匯在一起,構成一幅又一幅雋永的畫面。

但我們今天不談婦孺皆知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不想談耳熟能詳的「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是要談那被我們忽略的美。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

凱風因時來,回飆開我襟。

息交遊閑業,卧起弄書琴。

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

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

舂秫(shú)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

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堂前林木鬱鬱蔥蔥,在這濃烈的夏日中,貯藏著清涼的蔭蔽之處。一個「貯」字將樹蔭的茂密濃厚描寫得活靈活現,又富有擬人化,使我們感覺這夏日的清幽涼爽似乎是可以貯存下來的清泉美酒,頓感一股愜意之風。

《爾雅·釋天》中說:「南風謂之凱風。」南風按照時令而來,迴旋的風調皮地掀開我的衣襟,內存從容淡雅的意境。如今我離開官場的是是非非,悠遊於六藝之中,終日「樂琴書以消憂」。園中的蔬菜有餘閑,陳谷仍舊儲存至今,此兩句不掩飾、不做作,頗具生活氣息。陶淵明在寫詩或者辭賦時大多都會提到當年誤入官場,今日終於可以遠離,脫離了桎梏,重獲自由與新生,像「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能夠經營自己的生活總是有限的,過多的需求不是我所羨慕的。一股釋然的氣息撲面而來。我自釀美酒能自給自足,無需「呼兒將出換美酒」,只需「引壺觴以自酌」。陶淵明雖然是沒落的地主家庭,實際上生活並不闊綽,家裡有一妻幾個兒女,幸而妻子時常釀酒給他,使得他能夠「有酒盈樽」,享受飲酒中的閑適。

幼小的兒子在我身旁嬉戲玩耍,咿呀學語還未成音,多麼純真、自在、溫馨。此景此境豈不是又純真又歡樂,夫復何求?那功名富貴全都是浮雲,全然拋諸腦後。仰望天邊的白雲,飄走了也就飄走了,吹散了也就吹散了,我要向那古人一樣沉浸在這逍遙自在的生活中,忘卻富貴與帝鄉,便能「樂夫天命」,便能享受此中真樂。

陶淵明的語言不加任何雕飾,原汁原味地展現田園的風光,卻又將本來平常的生活敘寫得如此有韻味,這正是所謂的經典必須有的「易感性」,讀來自覺「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震撼,所以蘇軾評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劉克莊說它「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陶淵明的詩歌看起來質樸無華,實際上很綺麗,看起來清瘦實際上很豐腴。

只要是具有真情實感,無論是華美的還是樸實的語言都能深刻地展現,人與人之間不也是如此嗎?只要有真心,無論是送禮物,還是一通電話,或是其他方式,無論語言是閃耀,還是平實,其中蘊含的心意與愛,都能夠自然地流露,我們也都能感受到對方的真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用好「三不」原則 把握內心「天氣」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