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悠閑時光,曼妙同里

悠閑時光,曼妙同里

悠閑時光,曼妙同里

作者 妙兒

攝影 Rona Yan

環遊世界一直是我餘生的夢想。人生在世,應儘可能的多看看大千世界。讀書、旅行、識人,心情常新。然,真正動人的景緻是需要回味的,如香茗慢品。當那些風景參雜了記憶、感情、才能在心中升華。而江南古鎮同里,或許是你值得去品茗回味的那抹時光,望著那被時光褪染的顏色,喜怒哀樂,都融化在古香的氣味中……

同里始建於宋代,於今日已有千年歷史。她是唯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古鎮,號稱東方小威尼斯。鎮外四面環水,鎮內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 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

八月下旬,還未出伏,天氣很熱,但清晨的同里,微風習習,倘佯在小橋流水之上,漫步於青石小巷之間,無須太多言語,只需靜靜的品味空氣中的靜謐與古樸,聽著流水訴說著千年不變的韻律。

沿著古鎮的石板路,悠然地走『』三橋『』、過『』穿心弄『』、再逛逛老街,感受那份寧靜與祥和。街頭巷尾,孩童們在追逐打鬧,老大爺躺在竹椅上看報紙,大媽們坐在自家門前剝著雞頭米(芡實),還有一隻打盹的黑貓……淳樸的生活,讓人心安。

同里處於五湖環抱之中。鎮內河道縱橫,眾多的古橋在歲月的變遷中巋然不動,每座橋都蘊含著獨特的靈性,這也正是同里的性格和魅力所在。看橋、走橋、穿橋而過,各有風姿韻味。無論風雨怎樣侵襲,風霜雨露的恩澤,使之更顯風韻。

在同里:,一半是河,一半是岸;河裡有水,岸上有人家。船娘子們搖著記憶里的鳥篷船,哼著小曲兒,慢慢地穿過長長的河道,激起陣陣的漣漪,攪亂了水中的倒影。抬頭望去,滿眼儘是青綠色的,青翠欲滴,像被裹進了一幅塗滿青綠色顏料的油畫之中。古宅舊院,石橋小巷在青綠色中流動,流過時空,流進記憶,流進我的心裡。

同里,宛在水中央,清淡萊餚,軟綿方言,伴隨著青石小路、客棧、茶樓、飯鋪、特色飲食等等,滿目生氣。這裡的美景目不暇接,美食更是讓人直掉口水。我喜歡這裡的古老和寂靜,有些人,因為喜歡這裡,便停留下來,開一家小店鋪,和這座古鎮一起訴說經年,成了同里故事的一部分。我的發小Rona也是其中之一,一年前,她就在這兒開了自己的油畫工作室,在這裡畫畫、生活,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是多麼快樂!

午後的同里,適合享受。走進一家『』飄邈音樂之旅『『情調小店,喝上一杯飲料,聽著藍調音樂,好愜意。

『』當音樂邂近心情,當我遇見了你『』,『』飄邈音樂之旅『』用歌曲來詮釋心情,毎一張『』心情CD『』都有十首歌曲,沒有顯示歌名,但都是表達一張CD所表達的心情。

如果你愛上一個人,就給他一杯毒藥,這樣你就可以用解藥把他栓住,這是『』飄邈『』獨創的情侶奶茶,也是小店的招牌奶茶。

慵懶的下午時光,同里的本土人會坐在公園裡喝喝茶,賞賞路邊黃透了的銀杏樹葉,看夕陽西下,水鄉的慢生活就是如此簡單、自由,生活在小橋流水的浸潤下,閑散、自由便是他們最大的財富。

夜晚的同里如一杯清茶,又似一首歌謠,蔓延出陣陣的清香。有人說:讀懂同里的美、韻,一定要待到夜深人靜,燈火迷離時。

此刻的我,踏著月色,迎著柔和的燈光緩緩而來,滿身的疲憊立刻就這被溫柔的夜晚洗滌得一乾二淨,心頓時變寧和了。走過石橋,沿著上岸到達承載水鄉婚慶習俗的『』三橋『』,這是同里最繁華的地段 。當地居民們三三兩兩坐著喝茶、聊天,他們手搖蒲扇,枕著潺潺流水,聽著夜蟲的呢喃,望著籃黑絲絨般夜空中點綴著的星星,伴著一陣陣清風的撫慰,靜享著古鎮夜的愉悅。

泡吧是同里夜晚一道風景。這裡的酒吧如這座小鎮一般,沒有都市那種紙醉金迷、搖滾重金屬的感覺,更多是一種小資情調。幾間酒吧各具特色。

人們可以一邊品嘗著雞尾酒,一邊欣賞著駐唱歌手的彈唱。有的酒吧還可以給客人K歌。吧內的浪漫溫馨的氛圍讓人很放鬆,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同里的每一處都是充滿詩意的,那一條條蜿蜓的青石板路以及答答本屐響聲;還有那一排排的粉牆黛瓦;一粿棵參差蕭瑟枯木;還有那抹金黃又帶些緋紅的晚霞……她寧靜而溫婉,朦朧而閑適,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在不經意間,便讓你心醉不已。

寂靜是同里的底氣,因為有了這種足夠底氣,厚實的大氣,同里就輕易在眾多的 江南小鎮中脫穎而出,深具自己獨特的魅力。

人最寶貴的兩樣東西是生命和心靈。若能 享受本真的生命,擁有豐富的心靈便是幸福

喜歡那份自由不羈天空下率性浪漫的感覺,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段漫漫的旅途,同里人就是這樣按照自己的天性悠然地度日,這種簡單自由的慢生活,才真正符合生命的韻律。

秋天來了,同里,後會有期。

作者介紹

劉小玲,南京人,號妙兒,妙耳軒主。書法人微信公眾平台特約作家。現為中囯現代硬筆書法研究會會員,中國青少年書法聯誼會副理事長,江蘇省硬筆書法協會理事,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曾獲獎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五次一等獎,獲選中國首次赴日大展並收藏,入編《中國文學、藝術人才專集》、《硬筆書法名人錄》,《中國鋼筆書法》、《硬筆書法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南京日報》曾專題專訪介紹。

散文作品:《離別思語》,《我們的友誼小船永遠不翻》,《重逢盛夏,歲月有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書法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