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不是「聖女」,也不是政治傀儡

她不是「聖女」,也不是政治傀儡

阿赫德·塔米米

一段掌摑以色列軍人的視頻,讓巴勒斯坦少女阿赫德·塔米米陷入了爭議的漩渦。她是巴勒斯坦人眼中的「馬拉拉·優素福」和「聖女貞德」,是新一代反抗以色列的象徵;而在以色列,她被視為激進父母的傀儡,對以色列的形象和軍事威懾產生了巨大威脅。

正如美國《華盛頓郵報》所說,在雙方互不信任、對結束曠日持久的衝突持懷疑態度的背景下,對塔米米截然不同的兩種解讀,描繪了巴以間一觸即發的敵對情緒。而在英國《衛報》看來,這個被貼上太多標籤的少女既非聖女也不是政治傀儡,她只是巴勒斯坦「受創傷的幾代人」的象徵。

「她太危險了,沒有被保釋的可能」

塔米米的下一場庭審定在1月31日,那是她的17歲生日,世界各地的支持者將為她舉辦盛大的生日派對。

正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所說,這個眼睛湛藍、皮膚白皙、頂著一頭亂蓬蓬金色捲髮的巴勒斯坦女孩,已經在全世界出了名。

去年12月15日,身穿牛仔夾克的塔米米用阿拉伯語尖叫著推搡兩名全副武裝的以色列士兵,要求他們離開她的家。對方沒有還手,只是面無表情地擋開了攻擊,於是她開始拳打腳踢甚至掌摑對方。這個場景被她的母親納瑞曼拍攝下來傳到網上,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據美國《大西洋月刊》報道,加沙地帶到處可見關於她的塗鴉,「塔米米是英雄」、「塔米米,我們愛你」。英國「Rai Al-Youm」網站獻上了一大堆溢美之詞:「巴勒斯坦人民和世界上所有自由的人民都向你致敬,我們恭敬地吻你的手。」

這並非塔米米第一次以「英雄少女」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據《今日美國》報報道,2015年以色列軍人試圖逮捕她的哥哥時,穿著亮粉色T恤衫的塔米米曾衝上去拍打一名士兵,並咬住了對方的手。2012年,為了保護弟弟,年僅11歲的她站在一名高大的士兵面前,跺著腳大喊大叫,憤怒地揮舞著小拳頭。

在以色列《國土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塔米米的父親、巴勒斯坦著名活動家巴塞姆把女兒描述成了「自由鬥士」和「新一代反抗的精神榜樣」。「當你看著她時,你會感到自豪,而不是悲傷。」他說。

這個赤手空拳的姑娘,儼然成了新一代巴勒斯坦抵抗運動的民族英雄、阿拉伯世界一顆耀眼的明星。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報道,2015年的事件發生後,她受邀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共進晚餐,去年夏天還在南非進行了一次巡迴演講。

然而,這位「年輕的自由鬥士」或許無法再全身而退。

1月19日凌晨4點,荷槍實彈的以色列士兵衝進塔米米家中,用手銬把她拷進了囚車,還沒收了這個家裡的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為了保護女兒,納瑞曼跟進警察局,同樣被逮捕。到法庭為女兒辯護的巴塞姆也被送進了監獄。

在2016年4月以來的5起事件中,塔米米面臨12項指控,包括攻擊、威脅、妨礙以色列士兵,向軍隊投擲石塊,以及在爭執中侮辱對方是「兒童殺手、納粹分子和小偷」。因為這些罪名,她可能面臨最高14年監禁。

塔米米在拉姆安拉出庭受審

如今,世界各地的塔米米支持者不斷進行抗議,要求以色列釋放她。但律師加比·拉斯基告訴英國「中東之眼」新聞網:「法院說她太危險了,沒有被保釋的可能。」

「這是一場旨在平息以色列公眾輿論的政治審判。」巴塞姆在以色列《國土報》上發表文章斷言,「一場不可避免的悲劇即將發生。」

「他們最大的恐懼就是失去威懾力」

不出意料,面對這種罕見的「國家恥辱」,以色列人徹底被激怒了。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以色列教育部長納夫塔利·貝內特在軍方電視台呼籲,塔米米和母親應該「把牢底坐穿」。文化部長、前軍方發言人米里·雷格夫聲稱自己感到受了莫大的「羞辱」。以色列民眾也在爭論,兩位士兵的剋制是值得被讚美,還是會招致更多更嚴重的襲擊。

該國著名主持人亞隆對士兵們竟能「不動用武器」表示震驚,質疑他們「因怯懦而猶豫不決」。政治分析師卡斯皮特則撰文稱,「塔米米家族必須為他們的挑釁付出巨大代價」,他將在沒有目擊者和攝像機的情況下對這個女孩「暗中報復」。

「以色列人擔心這些士兵的舉動被解讀為軟弱。」耶路撒冷沙洛姆·哈特曼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哈拉維告訴卡達半島電視台,「他們最大的恐懼就是失去威懾力。」

在以色列輿論看來,頻繁出現在對抗以軍士兵視頻中的塔米米及其家人是「碰瓷專業戶」。當地人送了她一個綽號:「巴萊塢的秀蘭·鄧波兒」,諷刺她有預謀地用表演抹黑以色列的形象,企圖操縱媒體,在與以色列的公共關係之戰中取勝。

巴塞姆坦承自己用了攝像機,但否認在幕後操縱女兒、製造「假新聞」,更不是進行所謂的宣傳戰,只是展示軍事佔領的暴力真相。「他們說這是在演戲,但你想想,我們怎麼可能把那些士兵叫進家裡配合演出呢?」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

不久前,在一場衝突中,以色列士兵用一顆包著橡膠的金屬子彈擊中了塔米米15歲的堂弟穆罕默德,讓他當場陷入昏迷,她因此憤怒得難以自控。這個「奇蹟」般撿回一條命的男孩,也曾因為向士兵扔石頭被以色列監獄關了3個月。

2012年,為保護弟弟,11歲的塔米米與以軍士兵對峙。

在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年輕人和以色列士兵之間的衝突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不久前,塔米米家族的17歲少年穆薩在以軍的炮火中喪命,軍方聲稱他攜帶了武器,但沒有提供任何證據。在他葬禮之後發生的衝突中,17歲的穆罕默德·巴爾古提被子彈擊中前額,傷勢嚴重。

根據巴勒斯坦囚犯權利組織Addameer的數據,去年12月有350名巴勒斯坦未成年人被關押在以色列監獄裡;自2000年以來,至少8000名巴勒斯坦未成年人在以色列軍事法庭被起訴,定罪率高達99.2%。人權觀察組織的高級研究員比爾·艾斯維爾德告訴半島電視台,以色列的法庭在18%的案件中拒絕保釋以色列兒童,但在70%的案件中拒絕保釋巴勒斯坦兒童。

對於塔米米被審前羈押,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主任詹姆斯·海蘭表示「深切關注」。他指出,只有在對自己或他人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時,才能使用剝奪未成年人自由這種「萬不得已的最後手段」;此外,塔米米半夜在家中被逮捕,沒有親屬或律師在場,這違反了國際人道主義法。

半島電視台稱,在巴勒斯坦的村莊,孩子們經常半夜在床上被捕,拘留期間受毆打和折磨的情況司空見慣。被捕後,塔米米曾面對數次漫長而激烈的審訊,很多時候是在夜間,審訊人員不讓她上廁所,還威脅要傷害她的家人。

「如果軍事法庭無法保證最基本的公平審判原則,如果塔米米在殘酷壓迫下的反抗行為招致漫長的牢獄之災,」拉斯基告訴《國土報》,「那將是一種對正義的嘲弄。」

「代際創傷」無法抹去

被送進醫院超過一天後,15歲的穆罕默德逐漸恢復了知覺。考慮到他的身體,家人至今沒告訴他堂姐塔米米被捕的消息。

他的左臉扭曲、腫脹、傷痕纍纍,鼻子滿是血痂,臉上縫了好幾針,縫線蜿蜒著爬過他的整塊頭皮。6小時的漫長手術中,他左側顱骨的一部分被醫生切除了,6個月後將替換上新的骨頭。

穆罕默德躺在沙發上,用扶手撐著頭,偶爾輕輕撫摸頭上的傷疤。他說話緩慢而清晰,但看上去很疲憊,沒有人知道他的腦損傷有多嚴重。

自從10年前以色列定居者到來,納比薩利赫村一直是巴勒斯坦人頻繁舉行抗議活動的地方,塔米米家族則始終站在最前線。每周五的遊行示威已成為村子堅持多年的傳統,抗議者投擲石塊,以色軍用催淚彈、橡皮子彈、水槍甚至實彈回應。以色列人權組織BTselem透露,以國防軍和邊境警察在過去3個月里襲擊了這個村子七八十次,還經常用一扇鐵門把當地居民鎖在村子裡。

民眾在貝魯特的國際紅十字委員會外集會聲援塔米米

2017年12月15日是這個村子格外不平靜的一天,塔米米攻擊了兩名以色列士兵。美國總統特朗普在6日宣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激化了巴以矛盾。

作為在以色列軍事佔領下長大的第二代巴勒斯坦人,塔米米從小在暴力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被英國《衛報》問及經歷過幾次催淚彈襲擊時,她笑著說根本數不清。她曾不止一次被以色列的檢查站攔阻,目睹以軍在深夜殺死她的親人,看到父母被逮捕、叔叔們被槍擊後疼得在地上打滾。

很少有人看到這個彪悍的小姑娘脆弱的一面。她喜歡足球、美人魚和跳房子,不敢靠近軍事瞭望塔,經常在睡夢中哭喊出聲,流著眼淚醒來。12歲時,她的夢想是成為律師,為巴勒斯坦人爭取權利;如今她16歲,很可能要在監獄中度過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而不是坐在教室里學習、考試。

曾在巴勒斯坦擔任兒童保護專家的弗蘭克·羅尼告訴《衛報》,衝突持續不斷、經濟和社會環境惡化,還有暴力,給那些在軍事佔領下長大的孩子們刻下了無法抹去的「代際創傷」。「他們對未來失去了希望,這導致了一種絕望的循環。」

正如《衛報》所說,塔米米的經歷代表了巴勒斯坦「最缺乏安全感的一代人」,而更可悲的,是下一代人可能面臨同樣黯淡的未來。塔米米從來不是英雄,只是個沒有享受童年的孩子。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1月25日A0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參考 的精彩文章:

一年過去,特朗普的「成績單」上都有啥?

TAG: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