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駟馬」指的是馬嗎!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駟馬」指的是馬嗎!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是平時用得很多的一個成語。

駟馬是個什麼馬?

黃庭堅有篇名作《薄薄酒》,說人生應該過得閑適自在,「薄酒可與忘憂,醜婦可與白頭,徐行不必駟馬,稱身不必狐裘。」

其實,駟馬不是某種馬的名字,駟馬指的是駕同一輛車的四匹馬。在古代,只有身份高貴的人出門才能乘坐四匹馬拉的高架馬車,是地位的象徵,後來人們把這種四匹馬拉的馬車也稱為駟馬。駟馬既是拉高貴馬車的四匹馬,同時也是四匹馬拉的高貴馬車。駟馬既是馬,也是車。

《論語》里的這個故事就是「駟馬難追」的出處,子貢是最早的一個用駟馬來比喻追不上說話的人。但這個時候只有雛形,還沒有完全形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句子。

後面一個進行改造工作的人是鄧析。鄧析也是春秋時期百家之一。他的著作《鄧析子》里有一句話說:「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這句話就是告誡人們講話前要仔細思考,一旦講出,難以收回。

所以說,駟馬是什麼,駟馬可以理解為拉同一輛馬車的四匹馬,也可以理解為四匹馬拉的那輛馬車。在先秦時代,沒有汽車沒有摩托,駟馬可能是當時跑得最快的一個東西,所以子貢才會拿它來比喻一句話說出口的寶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朝往事 的精彩文章:

王莽的舌頭被切下來吃!是真的嗎?

TAG:前朝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