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玉講如何開壺及衍生知識

小玉講如何開壺及衍生知識

沈小玉紫砂文化」,正式更名紫玉名陶」。

這裡是新號,還沒關注的趕緊嘍。

點擊文章回顧

《聯繫我們》

《養壺要知》

【開講啦】鑒於廣大壺友們以及紫砂愛好者們都苦於紫砂知識資料的匱乏,沈小玉紫砂文化創始人、北京紫玉名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沈小玉發起了「紫砂文化掃盲」系列講課活動,課程每周一次,致力於紫砂文化的普及與傳播。

第1課 開壺

紫砂壺作為茶器之首,優於其他茶器的一大特點就是:「冬天泡茶茶不涼,夏天泡茶茶不餿。」這是因為紫砂壺具有極其良好的透氣性。紫砂泥料具有獨特的內外雙層氣孔結構,透而不漏,其顆粒結構、礦物質構成均可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具體怎麼觀察呢?回頭有機會小玉會詳細地教大家喲!而而其他一些茶具,不管是用高嶺土、玻璃還是其他材質製作的,都沒有這樣的優點,無法與紫砂壺相媲美。

在「紫玉名陶」微信公眾號的歷史文章中,有一篇關於養壺知識的文章——《養壺要知》,朋友們可以先做一個基本了解。當前,網路上流傳著一些錯誤的開壺、養壺方式,比如說用豆腐或者甘蔗來進行開壺,這樣的方法小玉是不建議使用的。紫砂泥料是雙層氣孔結構,內外均有氣孔,用豆腐、甘蔗等水煮過後,豆腐的渣滓、甘蔗的糖分子嵌入紫砂氣孔當中,紫砂壺表面看上去變得光溜,實際上泥料的結構卻因此被破壞,透氣性受到很大的影響,嚴重時甚至導致紫砂壺作廢。

言歸正傳,那怎樣的開壺才是專業的呢?

第1步 備鍋

首先,小玉建議大家準備一個沒有沾過油的鍋,如果實在不想為了開壺去買一個新的鍋,那麼記得一定要把鍋里的油洗乾淨。油一旦吸附到紫砂氣孔結構中,也會破壞透氣性。

第2步 注水投茶

往鍋里倒入適量的清水,放入想要用來養壺的茶葉。講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會問:這個清水是不是一定得用上好品牌礦泉水呢?其實沒有太大的必要,但是也得注意保證水的品質,例如北京的水鹼性較大,容易落下水鹼,建議大家使用過濾水、凈化水。

至於養壺的茶葉,不用分得過細,比如有個過於講究的朋友家中有四十多樣茶葉,恨不得對應四十多個壺,這樣操作過於麻煩,小玉的建議是一個紫砂壺對應一個大類的茶葉。中國傳統茶葉分為六大類——綠茶、青茶、紅茶、黑茶、白茶、黃茶,當然還有更細的分類:如武夷岩茶屬於青茶大類下的一種茶,又如普洱,生普和熟普屬不同茶類,需要加以區分,生普是綠茶,熟普是黑茶。小玉的家鄉宜興盛產宜興紅茶,屬於小種紅茶類。

宜興紅茶的茶樹上採摘下來的茶葉,做成紅茶就是宜興紅茶,做成綠茶就是碧螺春,茶葉的加工工藝不同。宜興的茶葉,自古以來就頗負盛名,有古詩云:「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在唐朝年間宜興先於中國十大名茶出產貢品茶——蒸青餅茶,其制茶技藝和現在有所不同,而紅茶工藝出現在明清時期,關於這方面的知識需要查閱古籍,以後再慢慢細說。

第3步 文火煮湯

清水與茶葉放置完畢,需要小火煮開,類似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燉湯,直至煮出茶湯為止。

傳統黃龍山主礦區的紫砂泥料收縮比率在10%~30%之間,如黃龍山紫泥的收縮率為13%~16%,朱泥(未加砂前)的收縮率為26%~30%,在加生砂或熟砂後可降低收縮率到22%左右。目前有一些書籍中說朱泥在加砂後收縮比率可降至百分之十幾,小玉的舅舅是宜興朱泥的三大泥料供應商之一,所以小玉對朱泥有較深了解,為什麼會出現百分之十幾這樣的說法?是由於一些外山礦泥料與黃龍山泥料的收縮比率是不相同的。

為了防止冷的紫砂壺遇到過燙的水驟裂,需要用手摸不燙的溫水進行淋壺,然後再將壺放入滾燙的茶湯中,沒過壺蓋。有些朋友喜歡將壺蓋、壺身分體,在分體時要注意壺蓋、壺身間的隔絕保護,以免在煮的過程中相互碰撞,磕壞了紫砂壺壺體。煮壺的時間不宜過長,大約十分鐘即可。

朱泥和部分段泥製成的壺不建議用來煮,深通紫砂泥性的朋友也可一試,但一般而言,這部分泥料的壺不煮,先用手摸不燙的溫水淋壺,再用熱的茶湯浸泡,待茶湯溫度自然降到常溫即可。之後,就可以將壺取出泡茶了,也可以泡上一整夜,效果更佳。

沈小玉

沈小玉紫砂文化創始人、北京紫玉名陶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這是小玉介紹的一個既簡單又理性的開壺方式,希望大家莫要被一些錯誤的方式誤導,切莫斷章取義,走了歪路。謝謝大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玉名陶 的精彩文章:

TAG:紫玉名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