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對人生的態度,決定了你生活的品質

你對人生的態度,決定了你生活的品質

真理人人想追尋、想掌握,但是當真理站在我們面前,我們到底會如何對待它?我們對真理的態度,會決定我們活出的人生。

克爾凱郭爾的《重複》、《恐懼與戰兢》兩本著作,為我們總結了三種不同的人生:第一種是美感的人生;第二種是肩負道德責任的人生;第三種是以宗教情操全然委身的人生。

三種不同的人生

抱持美感人生觀的人追求真理時,是用一種欣賞藝術品的態度,看到真理的完美、和諧與壯觀,便會感到一種無法言說的驚訝、讚賞和滿足。不過,這類人只會遠遠地站在真理面前欣賞,好像一個去看畫展的人觀賞名畫,賞心悅目,佇立良久不願離去,但他最終仍不會進入畫作並活在美麗之中。

這樣的人好像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一樣,建立一個最完美、最無懈可擊的思想系統,宛如一座壯觀宏偉的宮殿,但是建築師本人不住在裡面,而是住在旁邊破陋的木屋中。若是看清楚些,那座偉大的宮殿不過是一個虛幻的堡壘,根本不是能供人居住的地方。

情聖唐璜(Don Juan)也是類似的例子。他不斷追尋愛情,但他經歷愛情的快樂只在追求,而非真正地實踐、體驗愛。於是,他有了一段又一段的愛情,卻從來不進入婚姻。他要愛情,卻不肯為愛而委身,不肯為了愛而無條件為所愛的人投入與付出。

抱持美感的人生面對真理,卻保持抽離,不願投入,也不願委身。他不要被委身所拖累,他要自由。問題在於,他不久將發現他的自由是假的,是空的,因為他未曾運用自由去作真正要付出的決定。克爾凱郭爾曾經體會過這樣的生活。

第二種人生是肩負道德責任的人生。這樣的人曉得要活得真實,就必須活出自己所認定的真理。他知道真理不是要用來鑒賞,而是要活出來。因此,他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他必須投入、委身。「 道德行動將理想(ideality)化成真實(reality)。」換句話說,道德指向理想,以達成這份理想為任務,並且假設人有能力做到。

然而,我們如何掌握永恆不變、放諸四海皆準的道德原則?若是掌握了這原則,人是否又有能力實現道德理想?

企圖委身道德的人,時常猶疑如何肯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因此常在判斷思考的猶疑中,撕裂於行動與不行動之間。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要他堅信自己的理性,並且建構出一套道德原理或規範。

但是,理性整理出來的原則,是否可以對應極其複雜的人生?肩負道德責任的人,是否真的能根據這些原則去做各種決定?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同時,這類人最大的問題是絕望。他越是要負起道德責任,越是發現自己裡面那種反道德的傾向,以致他越清楚地看見立志為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他只能為自己訂立道德規則,然後鼓勵自己向這些道德原則負責。

這類人一方面在投入中常有所保留,避免錯誤判斷的風險;另一方面,他會成為律法主義者。然而,他也會因覺察自己生命的軟弱而受到罪疚感的沉重壓制。

第三種人生是宗教體悟的人生。這類人聽到真理的召喚,便以信心、信任全然投入,即使曉得需要冒險也毫無保留、義無反顧地將自己獻上。

在《恐懼與戰兢》一書中,克爾凱郭爾以亞伯拉罕獻以撒的經歷,清楚地表述這種全然投入真理的人生態度,並以此對比肩負道德責任的人生。上帝要求亞伯拉罕獻以撒,所要他獻的不是生命,而是要得著亞伯拉罕視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毫無保留的奉獻。

換作是肩負道德責任的人,絕不會容許真理吩咐他要怎樣做,因為他仍然將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由他來判斷真理。哲學家康德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他建立了理性的道德通則,以致他只向這通則負責,甚至不在乎上帝的命令。康德在論述亞伯拉罕的經歷時便表明他不能聽命於神。第一,這命令違背他所立的道德原理;第二,他不能肯定吩咐獻以撒的聲音是上帝的聲音,縱然這聲音是從天上而來。

然而,亞伯拉罕卻以信心跨越猶疑,將人間的道德原則暫時「擱置」,完全順服上帝的命令,毫無保留地獻上自己。因為面對那絕對的上帝,一切人間的標準都顯得相對。

活出真實而豐富的人生

克爾凱郭爾認為,假若真理的確是真理,它便配得我們絕對的順服,如同孔子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那種決心。同樣地,若是上帝真的向我們顯現,向我們發出召喚,他配得我們全然的順服。唯當我們下了這樣的決心,才能真正完全投入地為真理而活。

克爾凱郭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所缺乏的是清晰的領悟,到底我該做什麼?我需要了解自己,知道上帝要我做什麼,也就是找出那對我完全真實的真理,那讓我能為之而生又為之而死的信念。找到那所謂客觀的真理又如何?倘若我掌握了所有的哲學體系,並對每一個系統內存的矛盾了如指掌,那又有何用處?倘若我能解釋基督教的精義,卻認為它對我完全沒有什麼意義,對我的生命無關緊要;倘若真理赤裸裸地站在我面前,我卻冰冷地,毫不在乎自己是否認得它;若是我只在內心引發恐懼,而非一種出於信任的委身,這於我有何意義?」

克爾凱郭爾最終發現,他不是憑一己之智力而掌握真理。不!是真理將他掌握,將他抓住。他終於明白,凡靠理智所確立的任何知識基礎,至終都會崩塌下陷。

真正的阿基米德點(Archimedian point)是上帝親身的啟示,他以無限的愛將自己展現在人的面前,那就是道成肉身的基督。上帝賜下啟示,不是為了使人對他有更多的知識,而是要將自己的生命賜給人。這就是他給世人的真理—他的生命,他的愛,也正是他的本體。我們能做的只是接受、聽命、跟從、投進他的生命中。因此,追隨基督、學習他的樣式、單純地尋求他的國和他的義才是人生意義的所在。

克爾凱郭爾在出版《非此即彼》及《恐懼與戰兢》期間,又寫成並出版《重複》,探究「重複」的意義及其影響。追求美感人生的人不久便發現,就算最刺激的美感生活也逃不過重複的命運。每天周而復始地過著了無新意的生活、做一些不斷重複的動作,必會感到沉悶不堪而致苦悶。然而,書中那位追尋美感生活的年輕發言人康斯坦丁(Constantine Constantius)慢慢發現,這樣重複的沉悶生活是有出路的,出路在於悔改、轉向委身的生命。他發現全然投入真理、委身上帝,沉悶的生活便頓起變化。同樣重複的生活和動作,驟然變得毫不沉悶,因為它每次都產生出新的意義和價值,進而產生本質的改變。

舉例而言,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每天清早到忙碌的街道尋找被棄的垂死之人,將他們送到「仁愛之家」(Asha Daan),每天都是如此,從未間斷,20 年、30 年以至40 年,每天都是如此,沒有例外。這個一再重複的動作並沒有叫特蕾莎修女感到沉悶;相反地,那些重複的動作散發出愛的香氣和屬靈的感染力。一旦完全的委身和愛的奉獻注入一個不斷重複的動作,便會將它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做這動作的人,會在重複中不斷經歷心意更新而變化的操練。對特蕾莎修女來說,每個早晨都是新的,她所服侍的每個生命都獨特地向她說話,愛心的勞苦讓她活得更真實、更豐富。這才是所謂真正的刺激。

本文節選自

《攀生命高峰》,

余達心 著;

略有刪改,

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感謝神,常率領我們在基督里誇勝,

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

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

哥林多後書 2:14

來源:康培思文化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今日佳音編輯整理 | 轉載需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佳音 的精彩文章:

人際關係並不複雜,牢記這幾條就夠了

TAG:今日佳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