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忽視這 4 項數字,心臟出了問題都不知道

忽視這 4 項數字,心臟出了問題都不知道

2016 年心臟病與卒中統計數據顯示:

「2016 年,心臟病仍然是全球人群健康的頭號殺手,在全球範圍內,31% 的死亡是由心血管病所致。」

這句話很觸目驚心,但同時也說明了,心臟健康有多麼重要。

很多人會因為忽視了相關指標,而沒有及時注意到心臟出現的問題。

但也有人會感到疑惑,因為完全不知道該參考什麼數據來衡量心臟的健康情況。

現在就告訴大家判斷的方法,可以通過以下 4 項數字來了解心臟狀態。

看血壓,警惕心臟超負荷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血壓和心臟的負荷有關。

心臟會通過不斷收縮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血管,在這樣的泵血過程中,需要克服大大小小各條血管的阻力,面對著不小的負荷。

血壓越高,血管阻力就會越大,相應的,心臟的負荷也會加大。

於是,心臟就不得不更費力地工作,長期這樣,心臟就會不堪重負,形態、結構都發生變化,導致心臟病。

你的血壓控制得好嗎?以下是目前中國各指南的標準:

正常血壓值:90~120 / 60~90 mmHg;

普通高血壓人群血壓應降至:140 / 90 mmHg 以下;

糖尿病或伴有腎臟疾病的人群,血壓應控制在 130 / 80 mmHg 以下,腎臟疾病更嚴重的,血壓要控制得更嚴格。

在 2017 年年底,美國心臟病協會更新了新版指南,把高血壓的門檻下調到了 130 / 80 mmHg。

這種調整也在提醒我們,需要更加留心血壓的狀況。

看血脂,關注血液狀態

血脂,指的是在血液中的膽固醇、脂肪等,比較關鍵的指標有以下 3 個。

總膽固醇:< 5.2 mmol/L (200 mg / dL);

低密度脂蛋白:< 3.37 mmol/L (130 mg / dL);

甘油三酯:< 1.70 mmol/L (150 mg / dL)。

冠心病,就是心臟給自己供血的冠狀動脈的管壁上,長出了粥樣斑塊。

粥樣斑塊中脂肪太多,或者包裹斑塊的膜變薄,會讓斑塊發生破裂,裡面的內容物溢出,堵塞冠脈,心臟細胞得不到血液供應,就「死」了。

所以,維持正常的血脂水平,對保護心臟來說非常關鍵。

如果已經有了冠心病、糖尿病等併發症,血脂還應該控制到更低的水平。

看血糖,預防心血管損傷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高血糖與血脂紊亂關係密切,同時還會導致血管病變。

當身體無法正常產生胰島素,或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時,血糖就會升高。

在同等條件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血糖正常者要高出 2~5 倍。

這意味著,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對心臟健康而言很重要。

一般而言,2 型糖尿病的血糖的控制標準是:

空腹血糖 4.4~7 mmol /L;

餐後 2 小時血糖小於 8 mmol / L,最高不超過 10 mmol / L;

糖化血紅蛋白小於 7%,最好能小於 6.5%。

看體重數,預防肥胖「傷心」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肥胖非常容易引起激素異常,這會導致內臟脂肪更容易分解,血脂升高。

加上體內各種代謝紊亂,互相影響,互為因果,最終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心臟等器官的功能。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太胖了?

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一下自己的體質指數(BMI):

「體質指數 = 體重(公斤)/ 身高(米)的平方」

舉個例子,一個人的體重是 60 公斤,身高是 1 米 7(1.7 m) ,那麼,他的體質指數就是: 60 /1.72= 20.76 。

計算出自己的體質指數後,參照以下標準,判斷自己的體重水平:

體質指數小於 18.5,體重過低;

體質指數在 18.5~23.9 之間,體重正常;

體質指數在 24~27.9 之間,超重;

體質指數在 28 以上,肥胖。

除了體質指數,還要注意自己的「腰圍」。

腰圍粗就代表脂肪大多都在肚子上,也就是「腹型肥胖」,這種肥胖和很多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

腹型肥胖的判斷標準是:男性腰圍大於 90 厘米,女性腰圍大於 85 厘米。

在體質指數相同的情況下,腰圍更粗的人,患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更大。

你的 4 項指標是否在合適的範圍內呢?

如果是,那麼恭喜你,這說明心臟受健康損傷的風險比較小。

如果不是,那至少已經提前發現了問題,以後一定要注意,好好控制各項指標。

希望大家都能定期查看這 4 項指標,最重要的是,提醒家裡人,一起關注心臟健康。

把心裡的關懷分享出去

圖片來源:giph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醫生 的精彩文章:

秋冬吃什麼水果好?這樣挑就行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