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創新為引領,打響「上海製造」品牌

以創新為引領,打響「上海製造」品牌

全球製造業正在經歷重新洗牌,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發生深刻變革。「上海製造」曾是中國製造的重要標誌,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關鍵是要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上海要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推動產業跨界融合發展,推進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共享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形成一批具有爆發力和影響力的新增長點。要推動傳統製造業擁抱互聯網,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從研發設計、產品營銷、延伸服務、質量提升、標準引領、精細化管理各領域、全產業鏈,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重新讓「上海製造」享譽全球。

昨天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後五年,上海製造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製造業部分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5%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2018年,上海要率先走出製造業高端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之路。

「上海製造」曾是中國製造的重要標誌,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圖為上汽集團臨港基地,新能源汽車電池板即將被裝入車架底盤。

基層探索

國內地鐵首獲自主「大腦」

高端裝備製造業核心技術——軌道交通控制系統終於被「上海製造」完整掌握。就在元旦前夕,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正式開通,該線路的「大腦」——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完整採用一家本土企業研發的全自主技術。這在國內軌道交通史上還是第一次。

過去20年,17號線列車控制系統的研發者——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一直在持續進化:從最初生產技術含量較低的鐵路基礎設備為主,到提供安全可靠的信號子系統,再到如今按最嚴格國際標準推出軌交控制系統,卡斯柯不斷通過創新,提升著在產業鏈、價值鏈上的地位。

上海製造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市政協委員、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副主任傅新華表示,未來上海製造業的重點不再是絕對值與增速,而是質量效益,提高核心競爭力。上海在軌道交通裝備產業上的發展脈絡應該說代表了這一方向。

軌交17號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完整採用了本土企業研發的全自主技術,這在國內軌道交通史上還是第一次。圖為17號線諸光路站。

高度自動化的軌交線

一條軌道交通線路,除了車站、軌道、車廂等看得見、摸得著的裝備,對列車運行、乘坐舒適度、特別是行車安全性影響最大的,是背後的控制系統。

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全長35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最小行車間隔2分鐘,是一條從上海西部直通市區的快速通勤線路。而且,這還是一條高度自動化的軌道交通線,達到全自動駕駛國際GoA3級標準——也就是說,駕駛室雖有人值守,但列車運行、開門關門、折返、入庫等,都是控制系統的操控下自動完成的,駕駛員不會做任何干預。

全自動駕駛的優勢相當多,它可以按最平穩的「加速-制動」曲線操控列車,讓乘客感覺最舒適;到站時,它可以精準制動,讓車一次停到位。前幾天,某軌道交通線路曾因鋼軌霜凍而被迫限速運行,但17號線的「大腦」為霜雪天氣配備了糾偏補償系統,在同樣條件下正常行駛。

除了自動駕駛,17號線整套「大腦」還包括指揮調度、計算機聯鎖等許多子系統。從安全性和技術先進性上,這套完全由上海企業研發、每行代碼都是由本土人員「敲」出來的系統,完全達到了國際最高水平。

向自主研發轉型再轉型

從無到有積蓄實力,最終讓一套領先國際的高端裝備落地,前前後後共耗費了卡斯柯大約20年。這家成立於1986年的上海本土企業,最初是為引進國外鐵路先進技術而由鐵道部門成立的。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卡斯柯的主業一直是設備製造、安裝調試等,附加值不高。

1999年,卡斯柯經營陷入一定瓶頸,經過慎重考慮,公司決定從硬體製造向「軟硬結合」轉型。適逢我國鐵路跨越式發展,為國產技術提供了空間,卡斯柯抓住機會,承擔了鐵路信號子系統的開發,培養了人才、積累了技術。其間,為了更好地聚焦高水平的系統軟體開發,它將所有生產製造業務外包,僅保留硬體系統的研發和設計。

2007年以來,國內各城市新建地鐵項目井噴,大大拓展了軌道交通裝備市場。對地鐵投資方來說,特別希望控制系統提供商能擁有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能為當地定製一套完整、可靠、高性能的系統。面對重大機遇,卡斯柯將研發方向瞄準完整的列車控制系統,力求繼續向價值鏈高端挺進。

事實上,過去15年來,卡斯柯的年研發投入都在當年銷售額的10%以上。目前,其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3億元,1500多名員工中,技術人員佔90%。

「好學的徒弟」逐漸自立

作為中國鐵路歷史上第一家合資企業,卡斯柯走的是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這也是「上海製造」彎道超車的理性選擇。

目前的卡斯柯由央企「中國通號」控股,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巨頭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參股。本世紀初,擁有雄厚技術底蘊的阿爾斯通對卡斯柯的研發提升給予相當多支持,公司不少技術骨幹都切身體會到,阿爾斯通是個「很願意教徒弟的師傅」。不同於其他背靠技術巨人的合資企業,卡斯柯這個「徒弟」也「非常好學」。實際上,卡斯柯早就想明白,技術才是命脈和根基。2007年的再次轉型中,卡斯柯調整了之前「國外技術國產化」的定位,開始全力以赴推動自主知識產權研發。

實際上,在第一次轉型時,卡斯柯的管理及技術部門就已經由中方負責,外方介入越來越少。開明的阿爾斯通認同卡斯柯發展自主技術的戰略,逐漸後退,最終甘做純粹財務投資人。目前,卡斯柯除了一位分管財務的外方副總裁,其他所有員工都是中方人員,日常研發、經營和管理已完全實現了中方主導。

正是在這樣的架構下,卡斯柯逐漸完成了自主技術和專利的積累。2015年,自主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成熟,具備實施條件。

政府發力解開創新「死結」

對一家大型製造企業來說,跨越式發展要過的絕不只是技術關。

卡斯柯的國產化軌道交通「大腦」早已在許多城市落地,但自主產品卻遲遲無法應用。原因在於,根據國內地鐵項目招標的通行規則,控制系統供應商要想參與,必須要有業績——也就是曾被採購應用。地鐵建設固然需要穩妥,但這對創新者顯得不夠友好。實際上,首創產品不可能有業績,也就無法投標;而無法投標,也就永遠拿不到業績——這是一個死循環。

為了打開這個結,上海政府部門和申通地鐵拿出了勇氣和擔當,利用「首台套」政策為重大創新成果落地提供的窗口,向國家申請在17號線採用全自主控制系統,並成功獲批。2015年,卡斯柯近20年的自主研發終於開花結果。

卡斯柯研究設計院總工崔科告訴記者,17號線成功開通對他們這樣的自主創新企業具有里程碑意義,也表明上海的產業環境與全球科創中心戰略越來越匹配。「死結」已然不在,全自主控制系統的優勢會越來越顯著,預計很快能在國內打開一大片市場。同時,卡斯柯正與用戶、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基於人工智慧的列車全自動運行及線路入侵識別技術、軌交全系統大數據分析等創新技術和關鍵安全技術,力圖在下一代智慧軌交裝備上佔據先機。

記者調查

「上海製造」布局產業鏈高端正當時

全球製造業正在經歷重新洗牌。市值最高的那些互聯網企業,其未來藍圖共同的趨勢就是向高端製造業滲透:在國外,谷歌無人車落地,臉書藉助Oculus虛擬現實頭盔和太陽能飛機正在圓它的「製造夢」;在國內,阿里巴巴投資小鵬汽車,騰訊投資蔚來汽車並成為特斯拉第五大股東……

當製造業的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深刻變革之時,上海製造業企業一樣可以搭上「互聯網+」快車,實現升華和蛻變;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浪潮中,創業企業同樣能在高端製造的核心領域抓住機遇,形成一批爆發點。

傳統製造「跳一跳」

就在半個月前,上汽榮威啟動互聯網汽車智能系統2.0空中升級,這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互聯網汽車智能系統在線升級,涉及30餘萬互聯網汽車用戶。借用時下一句流行語來形容,就是:上汽集團正試圖「跳一跳」,觸碰製造業最前沿的脈搏。

這背後自有底氣。早在2014年7月,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簽署互聯網汽車戰略合作協議,半年後共同投資10億元設立「互聯網汽車基金」,組建斑馬公司,推進「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落地計劃。2016年7月,雙方合作的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上市,一夜間成為「爆款」。

實體經濟和製造業謀變,路徑之一就是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深度融合。在這方面,上海大有可為。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權衡認為,互聯網技術正在創造新需求,帶來新增長點;上海製造業要抓住契機,體現產業方向及競爭力,將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相結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製造業部分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6.8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位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伴隨著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推動產業組織和製造方式產生重大變革。德勤中國合伙人張天兵認為,上海製造未來的途徑可以總結為三句話:在硬體和設備方面進行優化;在信息化、軟體和服務方面進行轉型;藉助互聯網彎道超車。

「騰籠換鳥」提能級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要振興「上海製造」,必須向含金量更高的產業價值鏈高端邁進。

中心城區對高端製造的探索從未止步。雲嶺西路600弄原本是工業企業的倉庫和廠房,如今「騰籠換鳥」變成了普陀區智能製造和機器人產業園,吸引了包括羅伯沃茨機器人等一批智能製造企業入駐,形成了集聚效應。

在楊浦區,通過城市有機更新,有著百年歷史的中國紡織機械廠原址轉型為前沿科技橋頭堡,摩拜單車等創業企業不僅在短短几年內「起舞」,更成為帶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力量。

「支持智能製造及機器人產業快速做強做大並形成集聚,引進和培育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和重大項目,這是普陀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普陀區科委主任李文波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建設上海機器人產業創新基地,深入推進智能製造與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放大「頭部效應」,在新技術浪潮中標註「上海製造」品牌。

培育競爭新優勢

去年11月14日,上海發布《關於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智能上海(AI@SH)」行動,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人工智慧發展高地。

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晶元無疑是核心板塊。全球人工智慧晶元第一個獨角獸公司「寒武紀科技」就駐紮在浦東臨港。兩個月前,「寒武紀」一口氣推出五款硬體,包括兩款高性能機器學習處理器,凝聚著中國科學院在人工智慧基礎研究上的關鍵突破。「寒武紀」並非臨港唯一的人工智慧晶元企業。上個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創始人余凱創立的「地平線」公司正式落戶臨港,它研發的全球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視覺處理器已經量產,面向智能駕駛等領域,可以並行檢測超過200個視覺目標。有分析認為,到2020年,人工智慧晶元的市場規模將達146億美元,約佔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的12%。隨著人工智慧晶元、機器視覺、機器學習等技術的突破,上海實體經濟有可能重獲競爭優勢。

正是意識到「上海製造」的新機遇,2018年伊始,臨港集團就把大力發展以人工智慧為核心技術的智能製造產業、以集成電路為核心技術的互聯網產業、以生命科技為核心技術的醫療健康產業作為臨港的方向。董事長劉家平表示,將力求實現高端製造、智能製造和自主製造,成為「上海製造」的重要載體。

會場聲音

對標「最好水平」打破產學研壁壘

去年,上海政府部門出台一系列政策,助推製造業創新發展。在市政協委員榮明棣看來,為了進一步凸顯國企在製造業創新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應推動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合作,並推動更多企業用好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資源。

「長久以來,困擾製造業的一大難題是測試成本高昂,設施與儀器短缺,導致企業研發費用高企。」榮明棣通過調研發現,2013年以來,上海企業技術研發體系不斷完善,已擁有6家中央研究院、19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23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國家級和市級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的數量也分別達到50家和180多家。不過,這一體系還是相對封閉,缺乏企業與企業間的互動。

榮明棣建議,不妨推進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合作。他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為例表示,在該校成立的「產業聯絡辦公室」,大約50位擁有資深業界背景的產業聯絡專家,專門向企業提供學校最新研發信息和資源。

榮明棣建議上海學習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打破產業界與學界之間的壁壘,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合作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向社會開放,並推動企業間科研資源的互通互助,提高科技資源利用率。

別放棄「落伍」的製造型小企業

作為特大型城市,上海要應對綜合成本持續上升的問題,必須向產業價值鏈高端邁進,聚焦重點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產業能級。不過,市政協委員沈欽華卻提出,除了「聚光燈下的企業」,也要關注大量小型傳統製造企業的生存和轉型。

「由於歷史的原因,不少小型製造企業錯過了轉型的機會,正在低效率、高成本的泥潭裡掙扎。就算他們想通過一些商業運作——商標轉讓、股權轉讓、品牌授權、商業模式重構等,來重獲生機,還是會遇到問題。」沈欽華認為,雖然這些企業算不上高精尖,但他們有自己的歷史,也有自己的品牌,在上海製造整體品牌的打造中,政府不能放棄對這些企業的扶持,而是應藉助標杆企業的示範作用,利用新技術、新管理方式,帶動傳統製造業企業升級。

沈欽華認為,上海在人工智慧領域已經湧現出一些新技術和商業模式,這些技術邊際成本不高,適合與小型製造型企業對接。他建議由相關主管部門牽頭,組建針對地區或特定行業的「工業4.0」專家團隊,引導一部分有條件的企業推進「工業4.0」改造;也可以和國內的智能製造示範企業合作,通過垂直領域的「物聯網化」,帶動相關中小生產企業的流程自動化和管理創新。

對於大量仍處於「工業2.0」到「工業3.0」之間的中小企業,沈欽華建議引導他們使用相對成熟的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改進生產和管理。

文 | 文匯報首席記者 張懿 記者 徐晶卉

攝影 | 袁婧 傅國林

原文刊於2018年1月24日文匯報,原題為《以創新為引領,打響「上海製造」品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 的精彩文章:

揭秘!關於克隆猴,這位代表有很多話要說

TAG:文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