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大屯土司莊園,建築布局層層深進、重重抬高,氣勢宏偉壯觀

大屯土司莊園,建築布局層層深進、重重抬高,氣勢宏偉壯觀

在黔西北茫茫烏蒙山腹地,於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赤水河畔,崇山峻岭中座落著一處氣勢恢宏、莊嚴肅穆、唐風古韻、虎威逼人的古建築群。這就是我國當今土司莊園古代建築中唯一保存完好,規模最大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屯土司莊園。

大屯土司莊園規模宏大,是全國僅存較為完整的彝族土司莊園之一。院內進深80餘米,橫寬60餘米,整個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建築布局層層深進、重重抬高,氣勢宏偉壯觀。

據說,最早是奢崇明的後裔張翔於康熙年間在此修房建屋,但形成規模卻是同治年間(1862—1875年)的事。當時,余保壽的後裔余家駒承襲大屯土千總之職,於是重振家園,初名「時園」。之後,余氏後裔余象儀任彝族土司,並將「時園」改建為成莊園。再後,余象儀的養子余達父又對莊園進行擴建增修,遂使莊園成為規模宏大、凝聚彝文化、漢文化與東洋文化多種文化因子的恢宏建築。這堵牆上,還可見「時園」的影子。

現在看到的大屯土司莊園,依大黃山麓而建,坐東南向西北,佔地6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前為緩坡低平台地,後依山勢漸次升高。總體上中軸線對稱,分為中左右三路主體建築群落,各路建築都有三重堂宇,既相對獨立又互為貫通。布局嚴謹,結構別緻,匠心獨具。

這座莊園內除了3個堂廳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碉樓,也就是這種莊園的防衛系統。據當地人說,大屯土司莊園一共有6個碉樓,分布六角。他們居高臨下,可以清晰的看到周邊發生的一切問題,而且可以至高壓制。

而莊園內石作、木作以及傢具雕刻的各類圖紋具有鮮明的彝族文化藝術特徵,是研究民族、民俗學的珍貴實物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驛站 的精彩文章:

赫章國家森林公園,高山重重,奇峰疊翠,奇岩怪石,風光無限

TAG:旅遊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