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思維軌跡的被旋轉

思維軌跡的被旋轉

第三節:思維軌跡:被旋轉

《易經》思路坐標:揭秘與今用之九

我們知道,坐標是用來確定點的位置,描繪點的運動軌跡的。在思維坐標中也應當一樣,可以用來描繪思維的聚焦點或者興奮點的位移。遺憾的是,按照《易傳》對《易經》的詮釋,這種位移是以整體旋轉的方式出現的,即後來所謂太極思維。

有人認為,太極思維繫圓性思維,與西方科學的坐標式、十字架式思維存在本質差別。其實不然,太極思維基於一個默認前提,即八卦的存在:混沌已生,宇宙已成,太極已現,天地分判。也就是說,要想在太極思維中避免昏眩,必須基於坐標的存在為前提;否則就連將太極圖畫的很規範都難以做到,罔論在其中掌握主導權。

根據南宋易學家張行成的研究,太極思維應當是方圓合一的。張行成先生在《翼玄》一書中提到的「易先天圖」有三個:一個是先天方圖,一個是先天圓圖,一個是方圓合一圖。「陰陽魚」形正是對六十四卦方位圓圖的形象說明。《翼玄》中已用了先天圖「右行」、「左行」的字眼,除以上引文外,其卷十還說:「易先天爻象圖,自乾坤始者,陰陽之象,上下皆右行;自復遇始(當為「垢」之誤)者,陰陽之象,上下皆左行,列於二也。「陰陽魚」的左行、右行所代表的卦爻的左行、右行,當然不是平行,而是圍繞著坐標中心點旋轉。

在方圓合一中,思維坐標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視。所謂「智欲圓而行欲方」,是說思維軌跡的圓融,不僅要看到事物運動的一面,還要看到事物不變的規律,以不變應萬變;在體現靈活性的同時,保持原則性。在具體行為上不能模稜兩可,必須遵守一定的法度和規則,體現出太極思維的原則性。

當然,這裡所說的旋轉而不是點的軌跡,而是整體的移動。從太極圖可以直觀地看出來,整體中的陰陽構成成分是此消彼長的:圖中陰魚「魚頭」放大的部位,陽魚恰處於「魚尾」狀,從空間來看,陽魚在這一方位被「擠」小了;同樣的道理,在另一端,陽魚的「魚頭」放大,而陰魚在縮小,被「擠」成了「魚尾」。

也可以將這種旋轉理解成雙向旋轉:如果「陰」是順時針旋轉,那麼「陽」就是逆時針旋轉,反之亦然。彼此是在旋轉中交互的,陰進陽退,陽進陰退。

從思路坐標到太極思維的演變並不奇怪,前者包含著後者的演變趨勢。河圖與洛書為方;先天八卦圖與後天八卦圖為圓。河圖與洛書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數字不是標在坐標軸上,而是跨象限的排列。奇數呈白點,偶數呈黑點,彼此交叉排列,陰陽魚的出現只是對這種規律的整合或者更為形象、直觀、簡明的表現罷了。在先天八卦圖與後天八卦圖中,春夏秋天被描繪成一個圓周的循環。以此將太極思維理解成圓性思維並無不可,但是對它格外推崇,認為它比思路坐標更為先進,甚至以此貶低坐標式、十字架式思維,那就很難說不是得「魚」(陰陽魚)忘「筌」(坐標)。由此帶來的另一個後果是,人們的思維坐標「被」旋轉了。

其實,思維坐標的旋轉也與古人把握宇宙的動靜關係,將二者統一起來的努力有關。思維坐標首先表示的是方向東西南北,東方是蒼龍、南方是朱雀、西方是白虎、北方是玄武。另外,在傳統文化里,它又表示季節,也就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即兩分兩至。這就告訴我們,宇宙是動態的宇宙,不是靜態的宇宙,然而動靜有常;於是既有坐標,這個坐標又會旋轉,就毫不奇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壇論衡 的精彩文章:

思路坐標的隱蔽存在

TAG:商壇論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