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托福119分被芝加哥大學錄取,她是怎樣學英語的?

托福119分被芝加哥大學錄取,她是怎樣學英語的?

這篇是「英語高分高能牛人訪談」的第一期。

分享嘉賓是小金,一隻剛脫離了申請季苦海的幸福的高三狗。小金就讀於人大附中,今年秋天將去芝加哥大學讀書。平時喜歡打打羽毛球,滑滑冰,吃吃東西。小金在幾個月前的托福考試中拿到了 119 分,只有寫作部分丟了一分。

問:你在學習或工作中使用英語的機會多嗎?會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英語?會怎樣使用英語?

答:我是一名高三學生,平時沒什麼機會用英語,只有在英語課和英語考試的時候使用英語,主要以讀寫為主,聽其次,說最少。

問:你學英語多久了?是怎麼開始學習的?

答:我學英語 13 年了,最開始是四歲半的時候隨母親去美國,當時一點英文都不會,在幼兒園裡摸爬滾打,一知半解地開始學了。聽不懂別人說話就用手比劃,慢慢地過了一兩年就聽說自如了。

問:你學習英語最大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當時想學好英語?

答:我幼兒園學好英語的最大動機是出於生存本能,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能交到新朋友、在新學校快樂生活。回國後,學好英語的動機主要源於升學壓力、出國留學的計劃,也因為自己有些語言天賦和學習興趣,所以想發展自己的語言優勢。

對英語的興趣主要源於在美國接受的小學教育的經歷。在那裡英語課相當於語文課,課程內容生動有趣、自由活潑、寓教於樂,我們會讀一些有趣的小說和故事書,根據故事書的情節配畫配字做成自己的書,還會自己編小詩、用英文寫菜譜……當時的英語課讓我覺得非常好玩,不像國內英語課生硬刻板。

因為英語一直比大部分同齡人好,我拿了挺多英語比賽的獎,在升學過程中也靠英語提了不少分,所以可以說是越戰越勇,越是發現自己英語好,就越想學得更好。此外,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國際經濟學者,在如今的經濟全球化時代,英語決定了人能否走向世界、能否有開闊的眼界,加之國外有更豐富的頂尖學術資源,所以學好英語很是必要的

問:請具體談一談你是如何突破聽說讀寫四部分其中一項或多項的。

答:因為我在美國上過三年學,所以我的聽和說沒有大問題。但是由於三年級就回國讀書,所以辭彙量、讀寫水平對於本科留學還是嚴重不足的。我突破閱讀和寫作部分主要靠背單詞和刷題。辭彙量是讀寫的基石,所以要首先擴充。我主要用的托福紅寶書以及一些英文原版書籍,專門找了私教練寫作,學習一些複雜的句式,對每篇文章的細節精心雕琢,先保證語法無誤,再追求漂亮的語言

問:你對高中生學習英語有什麼建議嗎?

答:我的建議是學英語不要拘泥於高考和應試,應更加註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尤其是口語。除了單詞之外,剩下的部分不要只靠死記硬背而要活學活用,要多接觸英文原著、原版電影,若有機會多去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培養語感。

問:你覺得語法有多重要?你是怎麼學的?你有系統學習過嗎?

答:我覺得語法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嚴謹性。我的語法最初是在美國的英語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出來的,最初幾年沒有系統學習。到了初中才系統地學習過高考英語語法,後來考美國高考也系統學過美國英語考試中的語法。這兩個體系對於語法的要求不盡相同,中國的英語語法教學更偏僻刁鑽,而美國高考的語法考試則更具邏輯性,更實用常見一些。

我個人覺得學習語法的最好方式是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建立語感,在擁有語感後對於語法正確性的判斷幾乎是處於本能的,加之適當的總結、記憶,掌握語法並不難

問:你的辭彙量大概有多少?是怎麼積累辭彙的?背過單詞書嗎?

答:我的辭彙量在出國留學的人中不算大,大概在 12000-13000 左右。我在高一上學期背過一學期單詞(用的托福紅寶書正序版和百詞斬軟體),大概辭彙量到了 8000-10000 左右的時候就只通過大量閱讀慢慢積累了。我有一本自己的生詞本,專門記錄我在課內課外閱讀以及 ACT 閱讀中遇到的(而且在紅寶書里找不到的)生詞,還有一些固定搭配、片語之類的。這樣做的好處是背單詞效率高、有針對性,不會出現單詞書中一個 word list 里存在很多已經認識的單詞,真正要背的並不多的情況。

問:有一種說法是英語學就像是爬坡,越往上爬越困難,也會遇到階段性的瓶頸。你有這種感覺嗎?你是怎樣面對階段性瓶頸的?

答:有一點吧,畢竟邊際效益遞減嘛。我的瓶頸主要在閱讀,由於我考的美國高考 ACT 閱讀部分對於複雜篇目閱讀的速度和準確率要求極高,一共 4 篇閱讀,40 道題,35 分鐘,滿分 36,我一開始只能讀完兩篇,得 20 分左右。閱讀部分曾一度嚴重拉低我的整體分數。在一段練習後,我的準確率和速度都有了一定提升,分數到了 25,但是在相隔半年的兩次考試中我只進步了 1 分。

面對這個瓶頸別無他法,只能通過更加大量的練習、積累、總結,慢慢打磨自己。我先放慢了自己的閱讀速度,爭取讀一遍就記住關鍵信息,省去重複閱讀的時間。辭彙量的積累也提升了速度和準確性,熟能生巧,閱讀水平自然得到提高。最後我基本能做完 4 篇閱讀,得分 30+。

問:你的母語是否對你學習英語有過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如果有的話,是怎樣影響的?你是怎麼做的?你學過除英語以外的其他外語嗎?如果有的話,有沒有遇到過不同語言之間「掐架」(相互影響)的情況,你是怎麼做的?

答:母語對我學習英語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輸出方面,即在說和寫英文之前我都會習慣性先用中文想一遍再翻譯成英文。然而這雖然能保證輸出的準確性,卻降低了效率,而且有時會讓輸出的英語不夠地道。所以在需要輸出英語時,我盡量直接用英語思考,只有遇到不知道如何表達的單詞再查

除了英語之外我還學習法語,但只是初學。法語和英語有許多相同之處,不可避免地出現掐架的情況,從最基本的字母的發音、單詞的發音到語法,都不由自主地和英語類比。對於掐架的情況,我還沒完全克服,但我盡量阻止自己的聯想,除了單詞的意思之外盡量割裂兩種語言的關係。

點評:

我能夠感覺到中國學生的英語在變得越來越好,尤其是很早就開始學習英語、有很小在母語環境生活經歷、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學生。但 119 分仍然是一個難得的分數,不是很多人能達到的,因此小金的分享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我感觸比較深的是她的英語學習動機。在《英語學習「七宗罪」》中,關於動機我這樣寫道:

Surely it does not have to be a higher purpose, but it has to be crystal clear. It could be upping your chances of mating; getting paid 50% more than your peers; being able to effortlessly understand Youtube videos and podcasts, or read books that have not been (or never will b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or financial statements published by 500 Fortune companies. Whatever it is, you have to be able torelateto the motivation.It has to be clear, personal, and strong.

小金起初的動機是本能的,到後來則是為了能在學業和眼界上有更大的收穫。她的這兩種動機都是清晰的、個人的、極強的,應該也是她能夠一直堅持學習、學好英語的原因。

謝謝小金的分享!如果你喜歡她的分享,可以在知乎上關注她。她的知乎賬號是「毛豆同學」。

如果對「英語高分高能牛人訪談」專欄有問題和建議,歡迎留言分享。

下期預告:北外牛津校友雅思 8.5,你能從她身上學到什麼?

作者:小金

編輯、點評:孟慶偉 Just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慶偉英文寫作 的精彩文章:

因男女收入有別 BBC 中國總編輯憤然辭職

TAG:孟慶偉英文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