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詩,就是與靈魂秘密交談

寫詩,就是與靈魂秘密交談

夢與詩

 中國輕音樂

純音樂 

00:00/00:00

1

對我來說,寫作,就是說話的延伸,也是自我表達的延伸。是我們與世界交流的手段,也是與自己的靈魂交談,與自己的思想對話的一種方式。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文學對於現實應當力求客觀冷靜的展現。對於個人內心思想、情感的剖析傳遞,對於人性的探究,對於人的命運與外部環境以及命運本身的思考等等,自然也是我一直堅持的重要內容。詩歌的寫作也是如此。

2

我對於現代詩歌的進一步熟悉,理解直到嘗試寫作,都是一種自發、緩慢又個人化的過程。面對流派林立、浩如煙海的現代詩歌,我只挑選自己喜歡的去精讀,細細體味、思考,直到那種隱隱約約、似有似無的,若有所得卻無法說得明白的東西沉入內心深處……直到某天突然有想要嘗試寫作的強烈願望。

最初的詩歌寫作是艱難的,也是慌亂無主張的。首先,如何將自己的思想、情感用詩歌語言合理、準確地表達出來,就是很難突破的第一關。可是寫作沒有捷徑可循,只能多讀、多悟、多練,一次又一次推翻自己,再重新建立新的表達方式,思考、對比、改進,逐漸提高。無論是唐詩宋詞元曲,我們熟悉的古典詩詞,其對意境的營造,思想、情感的傳遞,都是通過一個個完整的句子來實現的,而現代詩歌的核心是詞語。如何恰當地用詞語構成一個充滿詩意的句子、又如何將一些極具詩意的句子構成一篇詩意盎然的詩歌,都是同樣艱難的過程。

當我終有一天能輕鬆完成一首「詩歌」,不論質量優劣,這時就該謀求在詩歌寫作的趣味、活力和技藝上取得進步的時候了,也是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修正自己對於詩歌的認識的時候了。

詩相較於其他文學形式,有著無可辯駁的獨特性,她所傳遞的東西是只有詩才能做到的。詩歌是作者的感官經驗和個人情緒與靈感相遇所產生的一種審美趣味,她的迷人之處就在於「言有盡而意無窮」,讓讀者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從而產生一種審美愉悅。詩歌語言更是不同於小說、散文,她是獨特的、自成體系的。她是專註的,強調美感以及內在的韻律、氣韻和流動性。不同的語言構成不同的詩意風格,而這種風格不僅僅是抒情,可以是朦朧隱晦的,也可以是澄澈透明的,也可以是尖銳批判的。

我認為,想像力是詩歌的靈魂,通過與空間感、距離感的疊加,讓詩歌更具張力。詩歌書寫現實的事物,但是卻不只是進行客觀具體的直接描述,而是需要與這些書寫對象拉開距離,創造出一個孕育詩意的獨立空間,從對立中找到統一,從真實里發現虛幻,從有意義里體會無意義……或者反之。如何通過對語言的選擇、重組和拆解來達成創作的最終目標,永遠都是詩歌寫作者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一首詩如何謀篇布局?我覺得並沒有或者不該有標準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寫一首詩之前是需要構思的,需要建立一種隱藏的或明晰的內在邏輯脈絡的。而整個寫作過程中,對於細節的堅持,無疑是重中之重,因為只有細節的存在,我們所建立的意象才能夠成立,才是真實的。細節能給人一種真實的、生活化的感受,這種感覺也是個人化的、獨特的。從而為整首詩帶來獨特性,變得可感知,有帶入性。那麼細節從何而來?只能來自於作者的自我體驗——對生活、人性,對於一切喜樂悲苦,對於世態萬象等等所有的「存在」的深切體認和感知。

4

我想,我更熱愛微小的事物。比如指尖滑落的一滴水。水作為一種意象,經常出現在我的筆下,一滴水是孤獨的。它可能是陰雨天輕輕叩響窗欞的雨水,也可能是佳人回眸間撒下的淚珠,像一個音符落在琴鍵上,被喚醒的疼痛是一段無關緊要的間奏,憂傷像一場風暴在內心深處飛沙走石,遮天蔽日……

我更願意書寫那些微小的人和微小的事物。

畢竟,作為一個被困於紅塵之下的凡夫俗子,瑣碎生活里的聚散無常、悲喜困厄更能帶來切膚之痛。我想,所謂「詩意」,不只是才子佳人風花雪月,也不只是錦心繡口的讚美抒情,而更應該是我們敏感柔軟的靈魂觸碰到這冰冷又堅硬如鐵的世界時,傳來的迴響。

5

更多的時候,我喜歡暫時避開喧囂,逃離一座城池裡似是而非的繁華,在一條古老卻已面目全非的河邊坐坐,思緒如水波瀾不驚。看看飛鳥、釣叟,體味「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真意!扔一株葦草,看它在水裡隨波逐流,彷彿有一位得道高僧正以葦桿作船,飄然渡河而去……在周而復始的生活里,是時光將我們從年少渡到了暮年,還是我們將時光由黎明渡到了黃昏?

回憶或者說懷舊是一件頗具魔力的事情。回憶里的那些往事猶如在另一個世界,那裡有我熟悉的「黃花,青杏,野草和溪流」,有一扇破舊的小窗,可以用來發獃、遠望。要是感到孤獨,就「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樹,站在崖畔搖曳,或努力長滿葉子」。那時時光很慢,露水清涼,炊煙追著我或者我追著炊煙從村東走到村西,老柳樹長髯垂胸,它還未老,我就長大了,開始了背井離鄉,錯把異鄉當故鄉的生活……

「每個人都沒有足夠的時間,憎恨並且寬恕

漫長時光造就的一切,也沒有足夠的時間

攪混死生的秩序,並通過適當的修辭

讓靈魂再次澄澈,愛恨與萬物一樣各得其所」

寫下這些句子的時候,天色將晚,城市依舊用車水馬龍訴說自己的繁華富足,懷抱各色夢想的人們依然形色匆匆,而我仍然沒有掌握生活的真諦,在現實與虛構的夾縫中苦苦求索,在鋼鐵叢林里尋章摘句,找尋丁點詩意,用這稀薄的詩意溫暖靈魂……

我想,故鄉的夜色里,犬吠依舊過於急促、凌厲,分不出平仄和韻腳。還有一些畫面浮現於腦海,比如秋風在林子里輾轉騰挪,比如那個衣衫襤褸的孩子站在衰草連天的曠野,步履蹣跚的老者將自己交給一根竹杖。此刻,我只想寫下這樣的句子: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碼頭,用血肉之軀推倒黑暗,推倒無數次遭遇又錯過的柳暗花明」……

賀林蟬,陝北吳起人。借文字構建詩意,用詩意溫暖靈魂。偶有發表。

感 恩 有 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的朝聖者 的精彩文章:

2018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猛烈一些

TAG:心靈的朝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