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停車難?這個舉措值得嘗試

停車難?這個舉措值得嘗試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穩步提升,民眾整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再加上特殊國情的影響,使得人們購車傾向愈發強烈,機動車保有量上升明顯。而機動車越來越多固然方便了個人出行,但是也帶來了停車難這一問題。

目前,在我國各大城市,停車難已經成為了愈演愈烈的一大頑疾。小區里車頭貼車尾、佔用通行道路不說,要想在路邊找到停車位更是艱難。業內人士認為,為了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或許應該從「智慧城市」整體建設入手,逐步推進「智能停車」落地。

「智慧城市」建設加速

當前,全球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到城市化與智能化、數字化相互融合的必然階段。為了解決人口劇增、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重點問題,亟需綜合運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推進城市個業務領域加速變革。在此形勢下,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設熱潮。

早在2013年,我國就公布了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2014年,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建設熱潮的推動下,我國眾多科技企業都投身於智慧城市發展的各個領域,並與各城市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完成智慧化遠景目標。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體系中,智能交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而智能交通的發展,自然離不開完善的智能停車網路。因為只有補上停車難這一主要短板,才能完全釋放智能交通的巨大潛力。

「智能停車」有待落地

伴隨智慧城市的快速發展,智能停車的落地也被提上日程。事實上,除了擁堵、交通事故、汽車尾氣等城市交通問題,停車難已成為社會、交通管理部門,以及道路、停車場運營商最急迫解決的問題。

要想實現智能停車,首先就要實現停車資源的互聯互通,打造智能化停車網路。通過融合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數據技術,對於人、車、路、停、費、服等一系列停車要素和資源進行整合,使之網路互通化、信息共享化、業務融合化、產業智能化。

其次,打造智能停車基礎設施也是一個重要板塊。目前,我國多地已經陸續開始建設智能停車庫,通過應用AGV停車機器人以及智能管理系統,實現停車空間的擴大與停車效率的提升,不失為打造智能停車體系的重要一環。

「共享停車」已在路上

智能停車還在路上,「共享停車」已初步試水。據悉,基於智能停車的設想,北京已經拉開「共享停車」的改造大幕。改造後,通過規範車輛出入識別、內外單位的階梯式收費、高低頻次車輛分區管理、錯時分享等措施,便可以「新增」30%左右的車位,從而提升停車資源的利用效率,初步推動智能停車應用示範。

實際上,今年我國在共享經濟的發展上頗為積極。雖然「共享停車」只是智能停車的初級模式,但無疑是一次積極的嘗試。隨著「共享停車」模式的成熟與推廣,我國城市的停車難題將有望得到一定緩解。

未來,智慧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持續突破與普及,也將推動智能停車的快速落地,實現整體化推進。屆時,完善的智能停車產業生態將成為解決城市停車難的絕佳「良方」,至於能否根治,我們且行且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變頻器產業面臨重重考驗 何時度過攻堅克難期?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