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怡康時代:天藍了,霾少了,空凈產業何去何從?

中怡康時代:天藍了,霾少了,空凈產業何去何從?

市場增長表現往往是衡量產業興衰的一個重要指標維度。2017年的入冬供暖季,本應處於銷售旺季的空氣凈化市場顯得比以往冷清許多。空凈產業到了「樹倒猢猻散」的時候么?2016冬季還如火如荼、線上線下一機難求的空凈產業自此沒落了么?空氣凈化行業將何去何從?這些問題或許一直在許多從業者的腦海里不斷縈繞。作為中國家電市場權威研究機構,中怡康時代願與業內同仁分享研究成果,解開心中疑團。

空氣污染治理,任重道遠

2017年空氣質量改善明顯,原本應有的供暖季霧霾也只是「擇日」而來。頻頻吹來的西北風和政府治霾的持續動作,共同成就了2017年的好天氣。但不可否認,空氣污染的治理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2017年的好天氣也只是邁出了第一步。

2017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收官年和考核年。根據該行動計劃,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μg/m3左右。

當政績與空氣質量指標掛鉤,各級政府也越來越重視環境改善問題。從實際情況來看,經過5年的努力,2017年,空氣改善成果初現。以北京為例,2017年,北京PM2.5年平均濃度為58μg/m3,完成了2013年政府定下的目標。其餘地區,為了實現當初的目標也可謂不遺餘力,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快速推進,建築、高能耗產業限量開工生產,極端天氣車輛限行等舉措不勝枚舉。

但需要注意的是,空氣質量改善並非一蹴而就。局部終端的空氣凈化遠遠要比凈化整個生態更容易。以英國倫敦光化學污染事件為例,該事件發生在1952年,但直到1974年倫敦政府仍在出台《空氣污染控制法案》,甚至在1995年通過的《環境法》中仍設置「戰霧」目標。中國治理空氣污染亦會如此。眾所周知,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需要漫長的階段和過程,因此,空氣凈化產業也不會戛然而止,也將是持續發展的過程。

更為重要的是,PM2.5控制在60μg/m3左右並非終極目標。PM2.5最大的危害並非讓人看得整天霧蒙蒙,影響心情,而是無形中進入呼吸系統造成不可逆的身體器官損害。因此,即便是藍天通透,PM2.5同樣也可能在慢慢侵蝕身體器官。要知道,美國標準的優質空氣是指在PM2,5濃度在12μg/m3以下,而60μg/m3這個值在美國標準中已經達到中度污染程度。同時,在工業化進展中,要想進一步獲得更加清潔的空氣,難度可想而知,任重道遠。

值得一提的是,空氣環境問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能源結構。不可否認,在中國北方市場如火如荼的煤改氣、煤改電工程為藍天計劃貢獻了力量,但隨著供氣量的不足,人們基本的取暖需求也出現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能源結構調整更不能一步到位。選擇清潔能源的出發點無可厚非,但基於中國巨大的市場和人口,以及固有能源構成,想要進一步實現清潔能源的替換需要更多的考慮。面對急缺的天然氣缺口,不少地區停止了部分煤改氣工程,個別地區甚至實行限量供應、區別供應,以保民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一致性問題,終要解決。中國政府倡導的供給側改革,綠色生產等都將成為新常態下的方向,但確實是需要過程和時間。如果中國能短期內解決空氣污染問題而又沒拖累經濟發展,那應該又是一個新的奇蹟。

階段性下滑,難敵品質升級大勢

隨著2017年供暖季的來臨,空凈從業者愈發感受空凈市場的低迷。2016年冬季,霧霾頻頻來襲,空凈產品供不應求。2017年冬季,霧霾少了,空氣凈化器市場似乎顯得無人問津。根據中怡康數據,2017年最後四周,空氣凈化器市場零售量同比均出現大幅下滑,最大下降幅度接近80%。這斷崖式下滑毫無疑問會讓從業者彷徨和擔憂。

空氣凈化器產業真的僅僅靠天吃飯么?答案顯然是否認的。霧霾僅僅是室內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苯、甲醛、微生物、細菌、病毒等在空氣中都將給身體健康帶來威脅。霧霾也只是更直接的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隨著人們對品質生活要求的提升,對健康需求的關注,高品質的空氣勢必成為基本消費需求。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產階級群體數量也逐漸增加。當前,中國中等收入者已經接近3億人,預計未來10年還將翻番。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均國民收入也將處於世界中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邁進階段。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突破1.3萬美元,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有望下降到30%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鎮化率將達到60%,中國居民消費規模將超過45萬億元。伴隨著收入的增加,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將過渡到更高層次,針對潔凈空氣、水等資源、環境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雖然2017年末空凈市場出現下滑跡象,但全年來看,空氣凈化器產品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中怡康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空氣凈化器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1%和20.5%。2017年末的市場低迷並不會改變公眾對潔凈空氣需求的大勢。

2017年末空凈市場出現的下滑更多是與去年同期相比。2016年11-12月,正是中國北方地區的霧霾嚴重的時候,引起消費者對空氣凈化器產品進行恐慌性購買,市場銷量持續激增。根據國家環保部數據,2017年11月,北京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80%,出現重度污染1天,而2016年11月,北京市優良天數比例為43.3%,出現重度污染6天,嚴重污染1天。僅僅對比11月數據,PM2.5濃度同比下降54%。階段性的空氣改善並不能成為空氣凈化器市場發展的阻礙。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普及率仍偏低,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據了解,美國空氣凈化器市場普及率已經達到20-30%。對於空凈市場,中怡康時代副總經理彭煜直言,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增長空間巨大。中怡康數據預測,2018年,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20%左右。

熱點掃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怡康時代 的精彩文章:

CES現場直擊 中怡康時代前方播報(2)

TAG:中怡康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