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尿病的「感覺」——關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的「感覺」——關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之一,神經功能檢查發現60%~90%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病變,其中 30%~40%的患者無癥狀。人體的外周神經掌管著感覺、運動和一些臟器的活動,若出現了病變,會引起各種異常感覺和表現,嚴重的還會造成不良後果,因此認識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表現非常重要。

對於許多糖尿病患者來說,糖尿病似乎並沒有什麼異常感覺,它不像感冒會有流鼻涕、打噴嚏這些徵兆,不像高血壓會有頭暈、頭痛等不適,不像冠心病會胸悶、胸痛等,大多數糖尿病初期患者是沒什麼感覺的,這個「潛伏者」往往在悄悄地對人體全身臟器造成損傷,其中遍布全身的神經細胞、神經纖維也不能倖免,尤其是周圍神經系統,更是糖尿病青睞的對象。當然,當周圍神經受到侵犯時,我們是有各種異常感覺的,所以本文將要探討的是如果「感覺」來了,您能分辨出來並及時就診嗎?

先看幾個例子,讓我們直觀感受一下吧:

張大媽,70歲,糖尿病病史12年,最近1年出現手足發麻、疼痛,逐漸加重,近1月來每晚雙下肢針刺樣疼痛、麻木、怕冷,燒灼感,像刀割火燒一樣的疼痛使她痛不欲生,晚上因為疼痛而無法入睡;扎針灸、做理療效果也不好,只能靠止痛片緩解;

李先生,50歲,糖尿病10年,3年前睡醒覺後出現左臉麻木、流口水、嘴角歪斜、眼瞼下垂,到醫院診斷為周圍性面癱,通過輸液針灸等治療後,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幾天前突然出現視物模糊、看東西出現雙影,左眼球不能活動,趕緊到醫院又抽血化驗又做頭顱核磁、肌電圖等等,最後診斷為單純動眼神經麻痹;

劉先生,49歲,2型糖尿病6年,平素無特殊不適,近3天覺心慌、乏力,到醫院一查診斷為「無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立即住進重症監護室;

王先生,52歲,2型糖尿病8年,近兩年出現胃部不適,食慾不佳,經常有飽脹感、打嗝、排便不暢;做了各種檢查後診斷為「胃輕癱」;

楊大爺,66歲,2型糖尿病10年,鞋子里掉進石子沒有發現,行走1小時,引起足底皮膚潰瘍感染,差點兒截肢;

上述種種例子表現千差萬別,看似沒有關聯,但根源上均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有關,人體的神經系統就如一棵大樹的脈絡,分布並影響全身。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的常見表現包括:

DPN的檢查方法包括針刺痛覺、溫度覺、音叉振動覺、10g單絲壓力覺、踝反射、肌電圖、肢體震動感覺閾值測量儀等;建議到相關專科進行檢查;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如何預防?應該做到:良好控制血糖,糾正血脂異常,控制高血壓;加強足部護理:選擇合適的鞋襪,軟皮皮鞋、布鞋和透氣性良好的休閑運動鞋是最理想的鞋子,還要經常檢查並取出鞋內可能存在的異物。正確洗腳和護腳,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洗腳,洗腳水的溫度要合適,不宜過熱,建議患者在洗腳前先用手試水溫。秋冬季節足部易乾裂,可用酸鹼度為中性的潤膚霜均勻塗擦在足的表面,汗腳可撒些滑石粉。

同時,還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篩查及病情評價。全部患者應該在診斷為糖尿病後至少每年篩查一次 DPN;對於糖尿病程較長,或合併有眼底病變、腎病等微血管併發症的患者,應該每隔3~6個月進行複查;一旦診斷為糖尿病性多發性末梢神經病,應該特別保護喪失感覺的雙足,以減少皮膚損傷和截肢的風險。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如何治療?積極控制高血糖是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手段;早期積極有效的進行神經修復也是 DPN 重要的治療措施;修復往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目前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但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知曉率卻不高,所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可以延緩疾病的進展,避免嚴重不良後果的發生。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現了四肢遠端麻木、疼痛等上述癥狀,應該警示是否屬於DPN,儘早到醫院找內分泌科或神經內科進行確診,為您制訂最佳的治療方案,讓我們的生活遠離周圍神經病變的困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診斷監測,除了查血糖,為什麼還要查糖化血紅蛋白?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