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平叛大軍險些嘩變,多虧劉知遠的妙招,石敬瑭才能翻盤!

平叛大軍險些嘩變,多虧劉知遠的妙招,石敬瑭才能翻盤!

天福二年(公元937年)七月,前義成軍節度使符彥饒被押到汴梁,後晉高祖石敬瑭都沒允許他入城,就在郊外的班荊館中處死了他。

滑州(河南滑縣)的奉國軍和義成軍內訌的消息傳到了魏府行營都招討使(魏州征剿軍團總司令)楊光遠軍中,楊光遠的部屬們大都動了歪心思。本來很多將士就對認賊作父的石敬瑭不滿,不少人還貪圖擁立大功,思量著趁此良機,回師汴梁除掉石敬瑭,擁戴楊光遠做皇帝。

楊光遠對時局倒是看得很明白,他深知自己的德望資歷遠遠不夠。特別是去年被契丹太宗堯骨和石敬瑭的聯軍圍困在晉安寨時,他殺害主帥張敬達、帶頭投降之事一直為時人詬病。

倘若反戈一擊,就算把石敬瑭攆下皇位,契丹再次南下,他無力抵禦;各鎮節度使也不會甘心聽命,到頭來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念及至此,他竭力震懾大家,說:「天子可不是像你們這些粗鄙之輩所想,那不是樁買賣,你想買就能買!去年我在晉安寨中為什麼倒戈?日暮途窮,逼於無奈。好比虎狼,並非好殺狐兔,而是老天使然!如今好端端地作亂,滅族之禍你們能承擔嗎?」

眾人細想有理,軍中復歸平靜。

當時,天雄戰區、河陽戰區和舊都洛陽相繼失去控制,義成戰區又發生變亂,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石敬瑭召見心腹愛將劉知遠,詢問方略。

劉知遠胸有成竹地說道:「帝業的興衰,自有定數,您有上天庇佑,凡人豈能動搖!陛下您被圍困在晉陽(太原),最艱難的時候,糧餉只夠支撐五天。最後如何?否極泰來,一路勢如破竹,長驅直入洛陽!而今天下歸心,內有精兵猛將,外有強援契丹,一城一池的鼠輩還能逆天不成?陛下您儘管放寬心,只需要用恩義慰撫朝廷重臣,以顯爵激勵底層士兵,恩威並施,固本培元,大亂不日可定!」

劉知遠一語點醒了石敬瑭。

他首先下詔讓平叛主帥楊光遠兼中書令(中書省長官、宰相),又將楊光遠的長子楊承祚招為長安公主駙馬,封為左威衛將軍,次子楊承信也贈以高官。杜重威、侯益、馬萬和盧順密等前線將領各有升賞。

接著,石敬瑭頒發了四十張空白委任狀,其中最高職位為 「司空」(三公之一,正一品榮銜),最低的是「常侍」(御前侍衛)。將士們只要殺敵建功,可以先行將名字填入委任狀再報朝廷追認。

這一招果然立竿見影,前線將士勇氣倍增。

天雄叛軍首領馮暉和孫銳率兵進攻六明鎮(河南浚縣),楊光遠等他們泅渡黃河之時,突然出擊。叛軍大敗,三千多人被當場斬殺。馮暉等人只得退守魏州老巢。

杜重威和侯益與殺死石敬瑭兩個兒子的兇手張從賓在汜水關一帶會戰,也順利擊潰了張從賓部一萬多人。張從賓慌不擇路,被捲入黃河中溺死。范延光以蠟丸書誘降的婁繼英等人悉數就擒,押解到京城汴梁後被滅族。

七月底,天雄戰區下轄的博州(山東聊城)又傳來好消息,刺史張暉獻城出降。

身在魏州(河北大名)的范延光眼見各地平叛大軍雲集,敗勢已現,便把叛亂的責任推給最先勸說他舉事的左都押衙(左大營總管)孫銳。他殺掉孫銳一家,給石敬瑭上表請罪。

石敬瑭的兩個兒子雖說是掉進黃河的張從賓動手殺害的,但罪魁禍首就是范延光,如此滔天血債,石敬瑭恨不能將范延光千刀萬剮,哪能輕易饒恕!他扯碎了范延光的奏章,嚴令楊光遠等人合圍魏州,犁庭掃穴!

契丹往事番外篇28

販史者每日更新,感謝各位讀者大大關注,期盼留言指教!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參考書目: 歐陽修 《新五代史》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 司馬光等《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