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移動支付,你大約損失了「一個億」
welcome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信公君走進了公司樓下的便利店,在排隊空檔急切的打開微信複製收藏的信息,再進入支付寶領取紅包,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剛好趕上付款時掏出二維碼,省下了2塊早餐錢。
這大概是近幾個月來眾多上班族的日常之一,由於兩大第三方支付龍頭年底又展開了紅包大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付款前領個紅包,反正橫豎都是手機支付,要是沒領到就消費了,便頓時覺得自己失去了一個億而沮喪不已。
隨著現金在支付結算中佔比的減少,「輕現金社會」正在逐步形成。如今,不帶錢包不要緊,就算身無分文,只要手機在手,各大城市隨便走。你若掏出現金消費,商家還不一定找的開零錢,最後勸你不如早日加入移動支付大軍,雙方都省事放心。在中國,無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線上線下,移動支付早已多維度的滲透生活,顛覆了我們對日常消費支付方式的定義。
1
什麼是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狹義來說就是手機支付,屬於電子支付方式的一種。即交易雙方為了某種貨物或服務,使用移動終端設備作為載體,通過移動通信網路實現商業交易。除了最常用的手機外,移動終端還包括移動電腦,平板電腦等。但目前的移動支付大多還是通過手機掃碼的方式完成,所以對一般人來說,簡單理解移動支付是掏出手機點開付款碼遞給收銀員,或主動掃描商戶張貼的付款碼轉賬就夠了。它是支付媒介的新革命,但並沒有顛覆貨幣計價,只是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發展的前提下,把貨幣從實體現金中解放,轉為虛擬平台支付。
用戶主動掃碼模式交易流程
圖片來源:新聞資訊
用戶被動掃碼模式交易流程
圖片來源:新聞資訊
具體的移動支付包括:
1. 賬戶密碼支付
此類支付包括手機網銀、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微信)等。主要通過密碼、簡訊驗證碼、OTP動態口令以及終端上安裝數字證書等手段保證支付交易安全。
2. 掃碼支付
3. 近場支付
這種支付方式是由移動終端與POS設備間通過射頻(NFC)、紅外、藍牙、聲波建立非接觸的近場通信連接,點對點交換卡片賬戶、密碼及交易金額等信息,從而在後台完成遠程支付,不需要連接互聯網也可以交易完成。
2
移動支付是何時成為「網紅」的?
對許多人來說,使用移動端進行支付早已不是個新鮮話題。其實早在1999年,中國移動便與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部門合作,在廣東等一些省市開始進行移動支付業務試點。但要說真正進入移動支付的高速成長期,應該是從2011年6月央行下發第三方支付牌照開始的。2011年10月,支付寶率先著手準備推出國內首例手機掃拍二維碼的支付方案,隨後微信、百度錢包、京東支付等一系列類似產品及時跟進。2012年打車軟體的出現豐富了移動支付的場景,並延伸到以外賣為代表的各行各業。後來雖因安全問題導致政策有所收緊,但很快的調整後束縛又被解開,自此以支付寶和微信為首的移動支付平台開始顛覆傳統支付市場。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進入集中爆發期。據互聯網研究機構易觀統計,2017年僅第三季度單季的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就已突破29.5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26.2%。由於四季度將有「雙十一」、「雙十二」以及聖誕節等各種消費高峰,預計交易規模還將繼續增長,突破百萬億不是夢。而之前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規模為80萬億元,相比起2015年的規模就已經增長了300%。
數據來源:易觀統計
這樣龐大而爆髮式增長的交易規模,實際上的確可以從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出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由於移動支付方便快捷,因此逐步受到青睞。近期調研公司益普索的問卷顯示,2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出門只帶不超過100元人民幣的現金,14%表示已不攜帶任何現金;從商家角度來看,移動支付收款僅需客戶轉賬或掃描客戶二維碼,不僅省去了實體貨幣找零的煩惱,也可降低每日前往銀行存儲當日進賬金的時間和風險。另一方面,消費者偏好也同時在促使著商家接受移動支付平台,從而維持市場佔有率。
數據來源:益普索調研
3
場景化支付是競爭熱點
由於移動支付還很年輕,所以市場尚不穩定。任何一個成功的創新或搶佔的先機都極有可能動搖當前的競爭格局,因此眾多企業都想跨行業加入移動支付大軍分一杯羹,而位於龍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卻仍未放鬆不斷鞏固市場的步伐。以前移動支付僅限於特定的場景,例如大型超市、百貨商場、電影院等,在接受度上仍有些許限制;而今,就連上街買個菜都可以看到攤位旁放置的收款二維碼了,並且現金不接受找零服務,可見移動支付場景化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新主流。《中國二維碼產業發展報告》預測,中國2017年全年的二維碼支付有望突破9000億元的市場規模,而在幾年前,這個數字還接近於零。
之前信公君曾談到,商家接受移動支付是競爭所迫,而場景化支付不單單是商家的之間的競爭,其實更是支付平台的競爭。既然商家接受這一新支付媒介了,那麼用誰的平台便成為了關鍵。以支付寶、微信等行業巨頭為首,新入局的銀聯、ApplePay及銀行類上下游相關行業均加入了市場的爭奪中,在這一輪場景化支付較量中,誰的場景多,誰就更能搶佔先機。
為什麼要競爭場景呢?因為支付平台的價值體現在現金流通率及平台內現金的存量上,簡單的來說就是用戶越多,用戶在平台存的錢越多,用戶通過平台花的錢越多,該平台的價值就越高。如今的兩大巨頭中,支付寶依靠的是背後整個電商平台的支撐,而微信則是依託著強大的社交通訊平台。在此基礎上,兩者若想要進一步提高自身平台的價值並且融入到其他消費場景中,就需要給用戶找好平台的進口和出口。平台的進口例如支付寶的餘額寶、微信的零錢通都是吸引客戶進入的方式,而出口就要依託各大消費場景了。小到上街買菜或乘坐交通工具,大到奢侈品或機票的消費,都屬於場景出口。在這場競爭中,誰能更好的融入場景,誰就能得到這個場景所包含的所有商業化價值。例如從本月20日開始,上海可以刷手機乘坐地鐵便是支付寶平台與上海地鐵的合作,搶佔了城市公共交通的這一場景。
移動支付場景多樣化
圖片來源:中安在線
現在開頭提到的紅包大戰便很好理解了。舉例來說,支付寶的每日分享紅包針對的是小型商販,而從1月起出現的專屬紅包針對的則是廣大超市便利店。消費者作為看似最為受益的主體,並不是這次推廣的直接目標。這其實就是新一輪支付平台的場景爭奪較量。
4
金融信息安全是下一步難題
場景化支付搶佔市場後,人們的消費開始具有覆蓋範圍廣、交易金額小、交易次數頻繁等特點。貨幣流通速度進一步加快,由此推進生產加速,最終帶來社會生產力的新提升。以移動支付為媒介延伸的一系列周邊產品應運而生,在生活中的任意場景被廣泛使用,由此也衍生出移動支付的一大難題——支付風險。
根據1月17日中國銀聯新出爐的《2017年移動互聯網支付安全調查報告》顯示,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化,「60後」也開始使用手機進行下單與支付,並且成為最易受騙的人群。因為中老年人對此類支付接觸時間較短,對不明二維碼的防範意識較差,往往被優惠信息所吸引,最終遭受網路欺詐。調查同時顯示,近半數人群在並不清楚二維碼用途的情況下,僅因優惠信息而去掃碼,最終在保障自我財產安全中處於被動局面。而目前我國移動支付運營方在此類問題的防範上依舊缺乏強有力的技術設計和制度保障,只能通過二維碼隨機刷新和賬戶保險賠付等方式減少用戶的支付風險,這也是依託軟體與網路所建立的支付方式的弊端之一。
數據來源:中國銀聯《2017年移動互聯網支付安全調查報告》,澎湃新聞
移動支付規模越大,金融信息安全問題就顯得越發重要。近期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給出的數據報告中顯示,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交易額是美國的11倍。因此規範市場成為了我國監管部門迫在眉睫的任務。為了加強對參與移動支付的交易雙方身份識別,防止身份不明的商家通過支付盜取用戶信息,人行進一步完善徵信體系,支付平台也開始依託徵信體系發展各自的信用制度,建設信用化的社會,從源頭開始降低移動支付風險。
除了徵信體系從制度上完善外,另一個可以嘗試降低移動支付風險的技術便是上周信公君剛剛介紹過的區塊鏈(具體內容可參考上周推送的「來吧,聊下區塊鏈」)。區塊鏈近日來可謂是風口浪尖,其技術運用之廣泛,也不例外的覆蓋到了移動支付。其實兩者結合起來打造更安全、快速和有效的支付方式早在前兩年便有人提及,但真正做到融合尚需一定的磨合期。作為一個防篡改、去中心化的「賬本」,區塊鏈技術在移動支付的應用中將抽離第三方中介,最大程度上減少交易過程的摩擦,直接實現點對點交易。這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速度,還保證了交易雙方的信息安全性和透明度。但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下,如今的主流移動支付平台作為第三方要何去何從,又將會是另一場金融市場革命。
—End—
《上市公司典型違規案例剖析(2017年度)》眾籌項目現已正式啟動!我要支持」並選擇您要支持的金額,參與本次眾籌。為了確保收件順利,請各位支持眾籌的朋友詳細準確地填寫收件信息。
註:建議使用平板的用戶通過手機號登錄眾籌網
選擇眾籌選項無私支持,無法獲得圖書回報
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


TAG:搜狐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