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肉有菜的火鍋/麻辣燙,算不算營養均衡,怎麼吃才健康?
大家好,我是普羅卡斯特。
之前大家對於飲食和營養類的留言很多,只能說你們的運氣太好(其實是我運氣太好),學營養的西西里亞同學說可以抽空幫忙寫一些內容,真是超級感謝~ 不再啰嗦了,我們開始正文吧。
我是一條分割線
大家周五好,我是西西里亞~ 隨著天氣漸冷,只有熱熱的麻辣燙和火鍋才足夠暖心又暖胃。
可是,麻辣燙經常被認為是「垃圾食品」,火鍋也因為火鍋湯的高熱量和高嘌呤含量而飽受爭議,吃著總讓人心裡有那麼一丟丟的負罪感。
那麼從營養的角度來看,麻辣燙和火鍋算是營養均衡的嗎?抵不住饞蟲的誘惑,怎麼吃才會更健康呢?我們今天就說說這個話題。
▍怎麼才算營養均衡?
營養均衡,指的是我們需要選擇多樣化的食物,從而使所攝入的營養素種類齊全、比例適當。
那麼什麼樣的飲食才稱得上「多樣化」呢? 我們首先要考慮食材種類的多樣性。
全國各地有各種風味的麻辣燙和火鍋,然而不管是成都麻辣燙、重慶麻辣燙、東北麻辣燙,還是重慶火鍋、北京火鍋、廣東火鍋, 都是選好食材燙熟了吃。
我們攝入的能量和營養成分,都是來自於食材、湯底和蘸料這三項。
而營養是否全面合理,主要取決於我們挑選的食材。
▍五大類食材
我們每天的飲食主要包括五大類食品:
各種火鍋食材 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做飯的話想多吃幾種食物也許有些難,但是吃麻辣燙、火鍋的話想多吃幾種食物就太輕鬆了。
典型的麻辣燙、火鍋食材包括各種肉類、海鮮類、蔬菜類、豆製品類、菌菇類、蛋類製品等,吃火鍋的時候點一份蔬菜/菌菇拼盤就能吃到好幾種了。
▍每種食物應該吃多少?
這五大類食品中,建議每日攝入18種以上食物。
每種食材攝入量當然也會有區別,一句話概括,多吃薯類、豆類、蔬菜類,少吃肉類和半成品。
▍湯底/鍋底的選擇
火鍋的湯底主要有清鍋、菌鍋、牛油鍋、清油鍋、番茄鍋等等。
清鍋是首選,其次菌鍋和番茄鍋,至於美味的牛油鍋、清油鍋,油脂含量太高,並不推薦。
要特別注意那些在室溫下表面油脂呈凝固狀態的湯底,一是湯底中飽和脂肪酸過多,二是這些油脂可能被反覆使用,相對來說會更不健康。
至於不能自己選擇湯底的麻辣燙,湯底用料不明且被反覆使用,正是它備受詬病的主要原因。
鍋底 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湯底就別喝了
不論是麻辣燙還是火鍋,湯底都不建議喝。因為
如果實在想喝的話,建議先喝湯,後涮食材。
▍先涮/吃蔬菜薯類,後涮/吃肉類
尤其吃火鍋的時候,先涮蔬菜後涮肉,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
▍蘸料不要吃太多
吃麻辣燙、火鍋的時候,蘸料往往是熱量大王,當然是不建議吃太多的。
常見的蘸料比如香油、麻醬、腐乳、韭菜花、蔥姜蒜、辣椒等。需要注意的是:
因此,油類、醬類蘸料還是不建議吃太多,達到提味的作用就可以了,否則脂肪和鹽的含量都容易過高。
▍是不是營養均衡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麻辣燙、火鍋是否營養均衡並不能一概而論,而是看我們自己挑了些什麼來吃。
營養界有種說法是「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吃法」。如果選了牛油鍋,又只涮羊肉、肥牛這些高脂肪的肉類,是怎麼也不能做到營養均衡的。
▍總結一下
把要點總結一下:
1. 麻辣燙、火鍋是否營養均衡,取決於我們如何選擇食材、湯底和蘸料。
2. 食材方面:食物種類儘可能多樣;多點薯類、豆類、蔬菜類,少點肉類和半成品;食用循序上建議先菜後肉。
3. 湯底方面:有選擇的話最好選擇清湯,或者其他清淡、油脂少的湯底;不建議喝湯。
4. 蘸料方面:油類、醬類蘸料不宜吃太多,提味即可。
END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再次感謝西西里亞同學~大家有什麼其他關於飲食、營養方面的問題,直接留言給我們就好了。
那我們就下周一再見了~
我們還寫過...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