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懿為何能夠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司馬懿為何能夠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時勢造英雄,三國時期雖然是一個混亂的年代,但也是一個造就英雄的年代。司馬懿,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演義》記述其為河內溫人也。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去世,享年73歲。承其遺願,辭讓郡公和殊禮,不樹不墳,不設明器,葬於首陽山。謚文貞,後改文宣。265年,司馬懿次子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追尊司馬懿為高祖宣帝。

在三國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司馬懿為何能夠笑傲群雄,成就一番偉業?儘管《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神化諸葛亮,但仍然掩不住司馬懿作為諸葛亮主要對手的光芒。

一是司馬懿善於養生,是三國眾多英雄人物中最長壽的人。

比較曹魏政權中的一些重要人物,曹操比司馬懿大24歲,曹操死時司馬懿才31歲,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郭嘉、荀彧等重要的謀士都死在曹操前面,曹操的兒子曹丕壽命更短僅有39歲,死時司馬懿37歲,這時的司馬懿已經大權獨攬,朝野上下都是司馬懿的黨羽。再來看看蜀國,曹操死後三年劉備就死了,接管蜀國的諸葛亮活了53歲,死時司馬懿55歲。吳國孫權壽命較長,也就70歲。司馬懿活了73歲,在當時已經是高壽了,所以司馬懿把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全部熬死了,當然是笑到最後之人。司馬懿為什麼壽命這麼長?除了司馬懿心態好能隱忍之外,司馬懿還喜歡練五禽戲,這相當於現在練太極拳,所以司馬懿非常在乎自身的保養,壽命自然會長一些。

二是司馬懿善於忍辱負重,善於審時度勢。

光有一副好皮囊,想在三國智慧與權謀高度集中的年代存活下來肯定是不夠的。司馬懿有著自己的生存智慧,那就是能忍。曹操聽說仲達少有權謀,想請他出來做官,但是他推辭有病,不能直起,拒絕了曹操。司馬懿知道此時出來為官肯定得不到重用,因為此時曹操身邊謀士如雲,如郭嘉、荀彧都是曠世奇才,曹操軍務纏身,也沒有多少精力來管此事,所以司馬懿安然度過。後來又過了幾年,曹操又想起司馬懿,想讓他輔佐太子,此時司馬懿知道如果再拒絕曹操可能會引火燒身,所以答應了曹操。司馬懿40歲之前度日如年、如履薄冰,全因為曹操。曹操擁漢獻帝於許都站穩腳跟之後,聽說了司馬懿的名氣,便請他出來做官。沒想到司馬懿看不起出身不好、帶有流氓氣的曹操,拒絕應召。「辭以風痹,不能起居。」曹操請了他兩次,他就是裝病不上路。曹操惱了,吩咐使者:「他要是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來。」原話是「若再盤桓,便收之。」司馬懿一看架勢不對,只好乖乖出發。

建安十三年,司馬懿出仕,也是他抓住了機遇。這一年年初,大家都看好曹操能很快一統天下,取得最後勝利,但這一年年底赤壁大戰出人意料地將天下拖入三國對峙。那時,曹操手下的第一代諸曹、夏侯元老相繼凋零,諸曹、夏侯的下一代無論數量還是質量比起上代均有欠缺,又加上曹丕和曹植之爭,進一步分化瓦解了曹家的基礎,當上皇帝的曹丕很快就面臨一個現實問題,無人可用。

司馬懿如果入仕太早,就難保自己政治上清清楚楚,難以取信於曹丕。如果入仕太晚,就可能因為資歷太淺與身份不高,收穫不到曹丕的友誼。總之,司馬懿選擇了一個絕佳的時間點,以足夠正確的方式登場,足以證明他在政治上的眼光。果然,司馬懿跟隨曹丕,獲得了巨大紅利。這樣的君臣關係,本有可能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持續很久。在曹丕身邊,他也是處處隱忍,非常畏懼自己的領導。因為此時如果過於張揚,會招來殺身之禍,楊修就是因為恃才傲物才被人殺了,所以司馬懿是看透了當時的政治形勢,所以才保全自身。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司馬懿的打法就是堅守不出,諸葛亮當時拿一些女人的衣服送給他,這在當時是奇恥大辱,但是司馬懿卻高興地穿在身上,最後諸葛亮糧草耗盡,在忍辱負重中贏得戰爭的勝利。

三是司馬懿的謀略不輸於諸葛亮。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司馬懿率領魏國士兵抵抗,在長達7年的對抗中,最終諸葛亮病死而結束。諸葛亮的謀略與智慧在三國時期是鳳毛麟角,得卧龍者得天下。司馬懿能與諸葛亮對陣7年而立於不敗之地,其智慧肯定不低於諸葛亮。雖然諸葛亮最後是病死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司馬懿獲得了勝利並且統一了全國。

司馬懿參與軍事活動比較晚,能成為天下知名的軍事家,一是曹丕的重點培養,曹丕班底有限,司馬懿參與軍機,久經歷練;二是他的冤家諸葛亮,天下奇才諸葛亮生前以弱小的蜀漢偏師多次北伐,硬是打得實力強大的大魏王朝抬不起頭。若蜀漢的實力再強一點,諸葛亮能一戰得手,倒也罷了。硬實力的差距保證了大魏敗而不亡,這種弔詭的平衡讓魏國西線戰場成為一個軍事人才的孵化器,司馬懿正是得益於此。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更是笑傲天下。

鳥瞰當時天下大勢,三足鼎立之勢剛剛形成,各方正處於內部調整鞏固時期。從政治、經濟、地理、綜合國力來分析,魏、蜀雙方誰也沒有能力吃掉誰。面對如此大局,只有大力發展充實自己,靜觀以待變,才是上上之策。

諸葛亮採取戰略進攻策略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蜀國偏居一隅,財力有限,人才匱乏,後繼無人,只好進中求變。正如《後出師表》中所言:「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

司馬懿對於諸葛亮的戰略進攻和急於尋求決戰,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決策。戰略上防守,戰役中固守,戰術上堵守,臨戰採用的牛皮糖戰術是:你出,我迎;進到哪,堵到哪;只紮營,不出兵;你罵戰,我裝聾。這種辦法有效地遏制了蜀軍的進攻,消耗了蜀國的綜合國力,不僅取得了戰役的勝利,而且為一統天下打下了基礎。

司馬懿是最後的勝利者,是一代英雄,也是個高明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縣發布 的精彩文章:

TAG:溫縣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