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來楚生(一九○三一九七五)浙江蕭山人,早年名稷勛、號然犀、負翁、楚鳧、一枝。齋名然犀室。晚年常署非葉、安處、初門,併名其室曰安處樓。曾刻有一印,可概括其畢生經歷:「鄂渚生浙水長滬瀆游」。他出生於武昌,辛亥革命開始後,隨父回浙江老家,數年後,父親去世,家境貧困、幸有一嬸嬸,愛其聰穎好學,便資助他讀完小學及杭州的宗文中學。他雖然自孩提時就喜歡刻刻畫畫,並有良好的成績,但高中畢業時,美術老師還是以自身經驗告誡他:「……即使畫出了名,也是個窮畫家」。受此和家庭的影響,他本打算去考北大,卻又為祖母病故而延誤。後滯留在京,仍不忘藝事,常去畫家金拱北處請教。次年春,上海美專招生,他終於禁不住藝術的誘力,毅然南下考進這個著名的藝術學府,才算真正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此時他年僅二十歲。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在美專時,他與年輕的教授潘天壽先生志趣相投,亦師亦友,成為知己之交。畢業後,復回蕭山,次年與同鄉趙芳薇結婚。又數年乃移家杭州,以賣畫為生,並常與潘天壽、唐雲等著名畫家相聚於「蒓社」(藝術團體)。大約六年後,抗戰爆發,才舉家來滬,定居於康定東路歸仁里。有趣的是藝術大師吳昌碩在滬時亦居于歸仁里,因刻有「歸仁里民」一印,但那個歸仁里是在閘北區,與康定東路歸仁里隔蘇州河而遙遙相望。後來才知道來先生自用印「後歸仁里民」原來是這一緣由。一九四二年,對來先生來說是最不幸的一年。原配趙氏夫人去世、使原本清貧的生活更為困難,面對兩個孩子,更使他束手無策,另有二方印章為證:一曰「後悲盦主」(趙之謙喪偶後刻有「悲盦」一印)。其二是「然犀」,作為筆名及室名,取自晉將溫矯出征過河時點燃犀角以驅鬼怪的故事,藉以排遣惡運,可見其心情之悲憤。解放了,新中國給他帶來了全新的生活,他欣喜地說「黨的陽光也照到了我的身上」。這一時期,他刻「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印,亦頗能反應他的思想情況。此後,他在書、畫、篆刻上都創作了不少歌頌黨和社會主義的作品。一九五六年上海畫院成立,他才進院任畫師、雖不富裕,但生活安定,心情舒暢,他能專心於藝術。他滿足了,不再苛求。然而命運常是不公平的,一九六一年前後,病魔又找上了他,嚴重的胃病和肺病,致使他最後的十年一直在病假中度過。不過,對於疾病,來先生是泰然的,從不為此苦悶憂慮,最使他感到不可耐者,卻是七十年代初,有人不擇手段,弄去了他一張水墨畫,參加所謂「黑畫」展示,他感到人格與一直被他視作第二生命的藝術受到了極大的侮辱,直使他悲憤欲絕,竟至拒絕了防止癌變的手術,他不僅拒絕了我——一個為他檢查近十年的醫生的醫療建議,還拒絕了老友唐雲先生等的苦勸。不是他太固執,實在是太氣憤了!雖然數月之後因不堪病痛而接受了手術,但晚了,術後兩年,便丟下一批連題款都未來得及的畫幅而溘然長逝,今日想來,猶是令人潸然。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來先生是一位多能的藝術家,書、刻、畫均堪稱一流,被藝術界譽為「來氏三絕」。至於哪一絕最佳,卻頗多有趣的爭議,他自己排的次序是書法、篆刻、繪畫。行草又居書法之首。如探索一下他的成功之路,或許對後學者會有所啟迪。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一、來先生的行草書。能達到晚年這樣的藝術成就,是經過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歷程才大器晚成的。大體上可分為下述幾個階段。六十年代以前均可屬於第一階段,開始是從明人黃道周的書法入手的,他所臨寫的大多是黃道周的手札類小行書,其中以一九三六年左右開始臨寫的︽榕壇問業︾一帖為主,他似乎有點偏愛黃字的特殊結體以及字緊行寬、頂天立地的明人氣勢,但他並不迷信於黃,甚至還指出黃字並不放縱,容易越寫越緊斂、並說學黃還須著眼於漢魏晉唐。來先生用在黃字上的功夫不下二十年,可謂登堂入室,盡得其奧秘。他在學黃的同時,也適當地加學了二王、顏、米以及明朝倪元璐等。六十年代初,在長期養病的同時開始了進行跳出黃道周的努力,這就是關鍵性的第二階段。他所採取的措施可說是既平常又特殊,他並不是另學一家來取代黃字,而只是簡單地抄寫詩詞,平均每天不少於四小時。短期內雖看不出大的改變,但三年之後,就不大相同了。這一時期的主要目的在改體,此後才是鞏固和提高,直至七一年春,他在給我的一封信上說寫字厭倦想刻印了。這時他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改體「工程」,算是告一段落,他的新體不僅鞏固而且有了顯著提高,一年後更趨於成熟和老練。一九七三年是他胃病手術後暫時性康復期,他身心健康均相對較好,於是爆發了強烈的創作慾望,並高速度地向自己的藝術頂峰衝刺,這最後二年里,書畫篆刻作品都是既多又好的。在他去世前二個月寫的字,顯得潑辣奔放、厚重凝鍊,自然地流露出他特有的神采、情性、在生命僅有兩個月的時候,竟然還能寫出如此精神飽滿、強勁有力的作品,實在少見,令人不可思議。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通觀來先生的行草書,可貴之處在於學習傳統而不為傳統所拘,入帖時進得深,出帖後離得遠,而且出後不是滿足於另一家,而是真正的獨闢蹊徑,自創新體,又不求急功近利,扎紮實實地做到大器晚成、得到書法界一致肯定。我們從他七十年代作品中可以看到,不論行草篆隸無不氣勢磅礴,酣暢淋漓,圓渾蒼勁,凝練厚重,並在他總的風格內,變化多姿。還有一個問題,是值得沉思的有些新體面世,不用幾年,便會迅速繁衍,成為流行書風,甚至泛濫得令人生厭、而來派行草書形成至今,已近二十年,何以依舊一枝獨秀?是否就是「難能可貴」?我想還是留待書評家去作結論吧!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二、隸書。在書法界對來先生隸書的讚譽聲,比行草還要高,平心而論,古今隸書,能超過他的,確是罕見,至於他是如何取得如此成功的,知情者並不多。他隸書的起步,並非始自某一古碑名帖,而是從臨摹清朝金冬心的隸書入手併兼取鄭谷口的。金、鄭二家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字的風格活潑隨便,甚至有些點畫與楷書無異、衝破了隸書碑刻過於嚴肅莊重的傳統風貌。當然,來先生是不會滿足於此的,在打下一定基礎,吸取了一些優點之後,便直追漢隸,諸如孔廟三碑,曹全、石門等都下過苦功,盡取各碑所長為己有。到一九七○年前後,再對漢簡作了深入研究。他認為,漢簡能反應漢人隸書的真面目,雖不及漢碑的規範化,也不一定適合於初學者,但可見到漢人用筆之妙,以及他所需要的某些好東西,所以他七十年代的隸書作品常帶有「漢簡味」,但漢簡中那些過份規律化成為習氣的東西,他是一概不取的,因此能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較之寫得「比漢簡還要漢簡」的學習方法,就不知高明多少了。來先生的隸書,所以為書界稱道,還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好」,而是有明確的內容的,歸納起來,大致如下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是他的主要特點,有時像行草書一樣縱橫奔放,流暢自如,但粗不俚俗,放不野怪,反而時時透出幾分瀟洒秀逸的神韻。變化多姿是又一特長,在他總的風格原則下,具體風貌,幾乎是每件作品都各不相同如字形或方或扁或長,偏旁部首或大或小或與常規的比例相反,似乎毫無規律,但又好像有些不易掌握的規律,令人很難效法。即使點畫的變化,也叫人捉摸不透,僅以一捺為例,上細下粗的固然有,上粗下細的也有,捺端有圓的、方的、上翹的、下垂的,甚至作重重一點的也有。在結構上也時有突破,如常將一字的兩部份左右拉開,使之遙相對峙而生異趣。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不僅能隨心所欲地把篆、楷、行各體自然地揉合於隸書中,即使常令書家頭痛的簡化字,他也寫得得心應手,甚至能出奇趣。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三、篆書。每次提到篆書,來先生總是謙虛地說,我的篆書不行,大多還是人家的東西,缺少新意。他自我評價的標準實在是夠高的,即使說篆書不及草隸那樣個性強、影響大,但就篆書本身來說,或是與同時代名家相比,還是屬於一流水平的。他作篆的速度並不比隸書或行書慢,而是隨隨便便,無拘無束地寫書,但又一字不離小篆的規範,一不纖巧,二不怪誕,堪稱雅俗共賞的好字。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四、楷書。很少有人看見他寫楷書,甚至有人認為他不善於此,其實他不但楷書寫得富於個性,而且興到時大楷小楷都寫,甚至還用濃淡墨在生宣上寫小楷,可惜一時未能借到資料。即使從他草書中個別散在的行楷,也是可見一斑的。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來楚生 楷書莊子冊(七選二)

五、篆刻。關於篆刻,幾年前我曾寫過一本專著,並附有五百方例印,可惜上櫃即賣光,因此很多來氏藝術的愛好者未曾見過此書,故這裡再作一些簡明扼要的介紹,並附一些能夠說明問題的例印。來先生的篆刻和他的書法一樣也是走的粗獷一路,在這一點上,可說是屬於吳昌碩同一體系,但在具體方面都另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基礎雖也在漢印,但他不喜歡拘泥於一家一派,他上自古璽秦漢,下至晚清、近代名家,幾乎都進行過深入的學習,只要他認為是好的,有用的東西,都毫不客氣地「引進」,他學習的重點是漢印、(曾寫有《漢印窺管》一書,但未正式發表)古璽和晚清的吳讓之,特別是對吳讓之,他十分讚賞,一是說他用刀如筆,二是更佩服吳氏的一部份筆畫,看似漫不經心、各自為體的印文,但全印都又渾然一體,所以直到晚年,他還時常擬仿吳氏的風格。對於吳昌碩,他未曾有意識地臨習仿效,但生在這樣一代大家之後的時代,要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猶其是解放前後的作品,是明顯帶有苦鐵的餘韻,連他自己也曾在某印的邊款中刻有「刻近二吳」的內容。他學習、借鑒古璽的高明之處,不在於仿效古璽的形神具似,而是以古璽的章法去布局小篆印文或將古璽的大篆與小篆揉合於一體,結果都會形成一種別緻而奇特的風格,這些變化往往令人不知其依據為何。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來先生的篆刻,有兩個重要的里程點,一是前面提到的一九七一年二月份,他不僅說寫字厭倦想刻印,而且主動給我刻了一批。此後雖然也還寫字,但刻印的比例起碼也與之相等,而且越刻越好。還寫字,但刻印的比例起碼也與之相等,而且越刻越好。第二是一九七三年冬給我看了一批約九十方的閑章印稿,說是本年所刻,打算刻完一百五十方,然後挑選一百方作為代表作裝訂成譜。可惜尚未完成心愿,便與世長辭了,這裡所刊印的都是屬於這一百多方里的,顯示出大刀闊斧、氣勢逼人、超塵脫俗的高古氣韻。確是他代表作。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來先生的治印成就,還不僅是文字印,他的肖形印實在更負盛名,放眼印壇,他確是獨領風騷的,這類印所以能超人之好,一是他自小就喜歡撿些石片,刻畫小動物,這種自發性「創作」,也許就是「天資」吧!二是他非常重視和研究秦漢肖形印,他認為其藝術價值不次於文字印。三是他深入地學習了秦漢瓦當磚雕以及北魏造像等石刻,他的經驗之談就是「簡練概括、破字當頭、遺貌取神」。所以能在小於方寸之地刻出栩栩如生的如大象那樣巨大形體。此外,在來先生的肖形印中,有動物、人物等多種畫面,值得格外一提的是佛像印,這是一個許多人不敢問津的「禁區」,因不僅要刻出其他人物的行動神態,還要刻出佛家特有的風度,更要合乎佛教清規,衣物、服飾、姿勢,都是不能有半點差池的,令人驚訝的是,來先生既非佛教信徒,亦非佛學家,都能刻出各種佛像印,我曾將他刻的數十方印去請教上海市佛教協會、結論是全部正確無誤。令人不能不為他廣博的學識而嘆服。

(原文 刊於《中國書法》雜誌1992年第四期)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韓湘子、何仙姑圖 3.6×3.5cm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張果老、漢鍾離圖 3.6×3.5cm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吹簫引鳳圖 3.3×3.4cm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玄廬生乙巳慧心生戊申(玄廬夫婦白頭偕老圖) 3.3×3.3cm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張·豬肖形印(附邊款、原石) 1.9×1.9cm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來楚生 合家歡肖形印(附印面、原石、邊款) 3.7×3.5cm 童衍方藏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佛像 4.0×4.2cm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佛像 3.0×3.0cm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學文化識時務(附印面、邊款) 2.0×2.0cm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來楚生 隸書七言聯 1971年 陳茗屋藏

刪繁就簡三秋樹 立異標新二月花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來楚生 隸書毛主席送瘟神兩首卷 1974年 童衍方藏

獨闢蹊徑 大器晚成——來楚生書法的成功之路

來楚生 篆書臨毛公鼎軸 1973年 選自上海書畫出版社《來楚生書畫銘刻精粹》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歡迎聯繫,加入盛世藝拍拍友群,感受收藏的快樂!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