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蛙養紙片人,我們已經應付不了現實的關係了嗎?

養蛙養紙片人,我們已經應付不了現實的關係了嗎?

遇見

是我們

彼此的小確幸

2018.1.24 和你說晚安

現代人的所有關係都在手機里了。

前些天,「李澤言」上了微博熱搜,因為他要過生日了。而他並不是某個明星,只是一款戀愛遊戲里的虛擬人物。

身邊很多的女孩子都在玩這款叫做《戀與製作人》的遊戲,簡單來說,遊戲提供了少女心所憧憬的偶像劇情節,你會在裡面遇到四種身份、四個性格的完美男生,霸道總裁李澤言、偶像巨星周棋洛、天才科學家許默和特警白起,而這四個男生無一例外的,都喜歡傻白甜的你。

每天打開手機,只要解鎖相關劇情,就能推動你們的感情進展,在遊戲里你們可以對話、可以留言朋友圈,還可以打電話和約會。

最重要的是,這些場景讓你覺得他們彷彿是真實存在的,當他們給你打來電話,就像真的接到喜歡的人的電話一樣,聲音還都超好聽。最關鍵的是,他們還都比真的男朋友還要浪漫貼心一萬倍。

於是你拿起手機就有了剛開始談戀愛時的那種期待感,一覺醒來都會覺得有個男朋友在等著你,不知道你們又會發生什麼新鮮事,又有什麼令人心動的情節。

我和許墨的「戀愛」起始

現實里沒有男朋友,沒關係啊,現實里的男友冷淡又不浪漫,也沒關係啊,反正我手機里有個男朋友。只要你發了信息,他一定會秒回,只要你留言了朋友圈,他也一定會回復。

如果你說今天沒人約沒人陪不知道要怎麼過,李澤言就會說,在家等我,我馬上就到。就連繫統發了禮物都會有他們的甜言蜜語:你還想要什麼,我都給你。

可以說青春期看過的所有偶像劇和言情小說的橋段此時都屬於你了,在遊戲里你就是備受矚目的韓劇女主角,每天都有溫暖和期待。於是女孩子們紛紛表示:「有了他們,誰還需要男朋友啊?」

雖然這些只是程序設定的低配版能談戀愛的小遊戲,但是我還是不禁想起在電影《HER》里,男主人公愛上了自己的人工智慧——高配版有思索能力、能真實對話的人工智慧——時,他的前妻難以置信地問:天啊,你現在連真人的情感都應付不來了嗎?

因為在這個遊戲背後的真實境況是無數個「90後空巢老人」,或者在現實的戀愛中得不到期待值的少女。是現實人際關係的不斷萎縮,和我們對社交關係的無能為力。

你總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只有無數個孤獨的黑夜,和無法消遣的周末假期。手機通訊錄里有幾百個聯繫人、微信里有幾千個好友,朋友圈每天都很熱鬧,但那和你都沒有什麼關係,因為當你真的想和一個人說說話、喝杯酒、打打鬧鬧的時候,才發現竟然連一個都沒有。

或者你明明有個男朋友,可他不是在忙碌著工作,就是忙著在電腦前吃雞,好不容易有個假期,你問他去哪裡玩,他只會告訴你「不知道啊」,或者「太累了,在家休息吧」,更別提甜言蜜語和心動驚喜。

又或許,你只是覺得真實的戀愛太累了,需要面對很多猜測、維繫、心痛、後悔…你懶得再愛了,也不敢再愛了,你寧肯不要一個真實的人,而只需要遊戲里一點單薄的安慰。畢竟在這裡,你可以輕鬆隨意地主宰一切關係,而他們永遠都不會離開你。

我們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變成了只有同事和微信里點贊之交的朋友的人,閨蜜是塑料的,男友是紙糊的,所有的生活和社交都在手機網路上,看世界的唯一途徑是快手短視頻。現在,連戀愛都只能靠人工智慧的小遊戲了。

因為只有在這裡,你才能獲得時刻被注意著的親密關係。而你要做的,只是每天抱著手機而已。

無獨有偶,和這款「被愛」的遊戲相對的,這兩天朋友圈又被一款「給予愛」的遊戲刷屏了,就是那個養蛙的遊戲,叫做「旅行青蛙」。

它的操作界面非常簡單,只有庭院和屋內兩個場景,在這個遊戲里你會領養一隻青蛙,它可能會宅在家裡看書、吃飯,也可能會出門旅遊、給你寄明信片……至於它到底幹什麼去了,都是隨緣。因為它的行動完全自由,不受你的控制。一時間,我的朋友圈變成了母愛泛濫的天堂。

「看書看半天了,也不吃點飯,出去玩玩也好啊,再看傻了。」

「我兒子和一隻小螃蟹約會兩次了,真是專一啊。」

「我的呱兒子出去旅行了,也不知道去了哪,怎麼也不給我寄張明信片?」

一群未婚90後,突然說出的都是為人父母的話。而選擇在朋友圈裡說出來,還不是因為身邊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人。

但是我其實想說,你出來這麼長時間了,不是也沒給你媽打過電話嗎?

玩這個遊戲,最該想起的就是媽媽。因為你媽媽看著你,就像你每天看著這隻蛙。

就拿我養的蛙來說吧,他旅行之前,我會天天盼著院子里的三葉草長得多一點,這樣我就可以給我的呱買好一點的頭巾、帳篷和碗了,這樣他就不會比別人家的孩子差了。

他出門了,我一會兒看一眼手機,也不知道他去哪了,經歷了什麼,怎麼還不回來。等他終於回來了,啥也沒帶,沒有明信片,我還是不知道他這一路都做了什麼,有沒有認識新同伴,又有沒有餓著。

我們沒法溝通,所以我不知道他在外面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其實就算他在家裡,我也只能看著他。

嘿,這小崽子,吃完飯就背著我在書桌上寫日記,不知道寫的啥,是不是暗戀了隔壁的小蝴蝶,還是被誰欺負了?

怎麼看書看這麼久,捧著書就睡著了呢?

一邊心疼,一邊欣慰,我家呱以後一定是考清華北大的。

是不是覺著,這怎麼那麼像你和你媽的關係。

他的心事只寫在日記本里,然後藏在父母看不到的床底。他也不會跟你說話,你只能等著他給你發明信片,告訴你他今天遇到了誰、做了什麼,還是一路都是一個人。

這一切,都是他想告訴你的時候,你才會知道。而也只有他主動發出了對你和家的思念,他才會回來。

他的生活里有小老鼠、有小蝴蝶、有小蝸牛,他們去看海、去徒步、去野營,但這一切都沒有你。沒辦法,你只能看著,但參與不了他的生活。

就像你的父母想你,想知道你每天在幹什麼,但只有當你突然想起父母,給他們打個電話或者發張照片的時候,他們才能知道你在幹什麼。

當你點進遊戲,發現蛙還沒回家的時候,看著空蕩蕩的家,就會有一種失落感。但你也許不知道,當你看著那一片空蕩,等你的蛙回來的時候,你的父母也許就在某一個想你的時刻,打開了你的房間,看著你睡過的床,等著你,什麼時候回來,或者打個電話。

他們面對的,每天,都是這樣空無一人的房間。

而我們也不是真的那麼忙,只是從潛意識裡認為,媽媽的信息不需要秒回,因為她會一直都在那裡。

但是媽媽老了,在等你回家的那些時間裡。

所以這兩款遊戲火爆的原因,大概就因為一個是「男友不理我」,一個是「兒子不回家」吧。

而實際上,它們都暴露出了我們的「愛無能」。

多奇怪啊,我們不知不覺在現代社會裡活成了「空巢老人」,每天像一個機器人一樣麻木地上班、下班、吃飯、看劇,在真實的生活里麻木不仁,看著別人的故事感動落淚,而唯一的親密關係竟然只是手機的養成遊戲。

我們養紙片人,養青蛙,從虛擬的對象中獲得一點虛擬的安慰,然後我們的父母真的變成了空巢老人。這怎麼不讓人覺得可悲。

就像每天我要錄音時,自己掛著耳機,耳機插著話筒,話筒接進電腦,電腦連著充電器,手裡還拿著正在充電的手機……一時間我發現自己被各種電線纏在一起,好像那些線都成為了輸血管,而我被這些管子輸進輸出著,自己彷彿也成為一個巨大機器的一部分。而身邊,竟然沒有一個有血有肉會說會笑的人。

但我們畢竟是真實生活著的人啊,我們期待的愛不該全部轉化為1和0,在網路世界裡成為數據的碎片。

現實的關係雖然費腦又費心,但我們總不能一味躲避,將自己也變成冰冷數據中的一台機器,在虛無縹緲里維持著虛無縹緲的感情。因為那裡並沒有我們真正想要的安全感。

你能想像有一天人們都不再對話、不再玩鬧、不再相愛,每天都只和人工智慧戀愛,都只在軟體里感受所有的情感嗎?

想要能夠嬉笑怒罵的狐朋狗友,就踏出家門去廣泛社交;想要在耳邊清楚地到「晚安」二字的溫柔發音,就去盡你的溫柔愛一個愛你的人;等蛙的明信片時,不如去給你媽打一個電話。

在遊戲里感受輕鬆溫暖的關係不是問題,但你不能只有這樣的關係。

我不想只有在手機的世界裡心動歡喜,而在現實的生活里麻木不仁。

把真心多分給活著的人。願我們都能對身邊的人好點。多一點接觸,多一點愛。而不是懷著一顆憧憬愛的心,各自隔絕著,做一個在生活里拒絕的人。

歷史文章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葵蘇笑嫣 的精彩文章:

畢竟從前除了你,我沒有愛過任何人

TAG:小葵蘇笑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