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警惕流感病毒引發心肌炎
6歲的小華隨親戚到山西參加叔叔的婚禮,途中染上流感,令家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正是這看似普通的流感卻要了孩子的命,經當地醫院診斷,孩子死於病毒性心肌炎。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李海霞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採訪時特彆強調,近來流感在學校、幼兒園傳播廣泛,孩子在確診患上流感後,家長要首先從思想上提高重視程度,往往在診治、觀察期間出現猝死的患者,多數死於由病毒感染而引發的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兒童多於成人
流感病毒引發心肌炎也是急性心肌炎中最為多見的,而且兒童發病超過成人。李海霞告訴記者,大多數兒童在臨床發病之前的1~3周內,已出現有明確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腹瀉、心慌、胸悶以及心前區不適,所以在兒童出現上述癥狀的時候,家長就要特別當心了,有可能發生小兒心肌炎。
引發心肌炎的因素有感染、物理和化學等多種因素,所造成的心肌損害的輕重程度差別很大,臨床表現也各異。李海霞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有些輕症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癥狀;而重症患者可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可獲得痊癒,但有些患者在急性期如恢復不好,之後可發展為擴張型心肌病改變,可能會反覆發生心力衰竭。
重症急性期十分兇險
李海霞說,小兒心肌炎比較危險的情況主要是急性期的重型,雖然少見但呈暴發性,起病急驟,十分兇險,2天內出現心功能不全或突發心源性休克。從癥狀上看,患兒會出現極度乏力、頭暈、煩躁、嘔吐、心前區疼痛或壓迫感。有的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皮膚濕冷。小嬰兒則出現拒食、陣陣煩鬧、軟弱無力、手足涼、呼吸困難等癥狀。醫生在檢查時會發現患兒脈弱或摸不到、血壓低或測不到的現象。測聽心音時,可出現收縮期雜音,常有奔馬律、心動過速、過緩或嚴重心律失常;肺有羅音、肝可迅速增大。有的發生急性左心力衰竭、肺水腫。一旦進入慢性期,患兒可出現進行性心臟增大,或反覆心力衰竭,病程長達1年以上,如果拖延數年不愈,患者往往死於感染、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炎對人體儘管危害大,但並非無法防治。有觀點認為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患急性心肌炎的概率較大。專家表示: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98%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以完全治癒,只有2%的患者有可能發展成心肌病。因此在早期把嚴重的病毒性感冒控制好,就能預防急性心肌炎的發生。同時,機體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應該特別注意預防感冒,以防止發生心肌病變。
中醫手法抗病毒優勢突出
李海霞主任對記者說,中醫對小兒心肌炎這一病尚無明確命名,醫生在診治中大多按病位結合病性及主證而確定。多數認為小兒正氣不足、邪毒內侵,情志、疲勞、外感等是誘發因素。小兒臟腑嬌嫩、形質脆弱,要阻斷病情的發展就要發揮中醫最大特色之一的「既病防變」,也就是患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腹瀉等病毒性感染後,第一時間做到扶陽祛邪,杜絕病毒的侵害小兒稚嫩的身體,尤其是侵害至心。
少年兒童在流感高發季節,一定注意少去人多的地方,還要加強自身健體,以增強免疫力。在中醫理療方法的運用上,可推薦小兒推拿,如捏脊、熏艾灸,這些對小兒扶正都有著很好的作用。但在小兒已經患病後,除了早期醫院就診不要耽誤病情外,加用中藥治療有著很大的優勢,因為目前西醫對於病毒的治療尚無特效藥物。當年在SARS的防控治療上,中醫藥就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中醫對於心肌炎的治療是按分期分型:急性期-邪毒內侵;恢復期與遷延期統稱為中後期-正虛邪戀;慢性期-心陽虛脫或心陰內竭危證。按辨證分型一般分為4型:心陽不振、心陰虧少、心血瘀滯、濕熱鬱結。可見在掌握了小兒身體特點,結合病情,可根據分期與分型結合治療。
兒童心肌炎康復注意事項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心血管科主任王忠指出,目前有20多種病毒可以引發暴發性心肌炎,前期癥狀就是病毒性感冒。他提醒說,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就是應重視鍛煉,增加免疫力,注意勞逸結合,預防感冒。「尤其是感冒後應注意充分休息,假如感冒後沒有很好休息,反而進行跑步、打球等鍛煉,有可能受到病毒侵犯。」
李海霞主任建議,心肌炎患兒在配合醫院治療的同時,一定要在生活中注意調養,比如卧床休息1~3個月,半年內禁止高強度活動;加強營養等。
在恢復期如何確保患病兒童儘快康復,北京德勝門中醫院心臟科專家組提出如下建議:
1.充分休息。心肌炎患者應至少休息3~6個月,有心臟擴大並有心功能不全者,應嚴格控制活動,絕對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變停止發展,心臟形態恢復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動量。
2.加強營養。心肌炎患者宜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有足夠的蛋白質,以利於心肌的修復,可多吃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如山楂、蘋果、橘子、西紅柿等。
3.預防感冒。感冒可以加重心肌炎的病情,還可以使已相對穩定的癥狀再次複發,故心肌炎患者應注意避免傷風感冒。一旦患上感冒,也應及時治療,防止其對心肌的進一步侵犯。
4.配合治療。心肌炎患者應以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的治療,只要治療得當,不會遺留任何後遺症。患者要按時服藥,但也不要盲目濫用藥物,應遵照醫囑,合理用藥。
5.定期複診。對於慢性心肌炎患兒應每隔一定時間到醫院複診,可複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以了解疾病的發展情況,便於制定今後的治療方案。
6.每日注意測量體溫、脈搏、呼吸。如病人出現脈搏微弱、血壓下降、煩躁不安、面色灰白等癥狀時,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7.注意觀察藥物的毒副作用。心肌炎反覆發作的病人,長期服用激素,要注意觀察副作用和毒性反應,如高血壓、胃腸道消化性潰瘍及穿孔、出血等。心肌炎的病人對毛地黃製劑極為敏感,易出現中毒現象,應嚴格掌握用藥劑量。急性病人應用大劑量維生素C及能量合劑,靜脈滴注或靜脈推注時要注意保護血管,控制速度,以防肺水腫。
李海霞主任特別提醒家長,在照顧患兒飲食方面,切忌大魚大肉、重油重糖,要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一般病毒性心肌炎在醫院治療大約3周時間,即可回去在家療養。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