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殷顯菊│臘八的思念

殷顯菊│臘八的思念

每逢佳節,思念的海洋里總要泛起一朵又一朵的浪花。臘八到了,臘八的臨近,便是年的到來。

小時候依偎在父母的懷抱,無憂無慮,一笑便能解千愁。長大了,煩惱多如落葉,再也掃不完。小時候盼著過年,而今,總覺得年來得如此之快,再沒有兒時的快樂。

記得小時候的冬天比現在要冷,臨近臘八的那幾天滴水成冰,寒風刺骨。在沒有暖氣的情況下,一家人靠母親用柴草煨的熱炕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天。記得有一年的臘八早晨,我們兄妹幾人還在暖暖的被窩裡做著美夢時,母親早已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挑回了幾擔水。看我們還在睡,便叫道:「天亮了,今天是臘八,起來快背冰走,河灘里的冰馬駒兒快被人家抓完了,你們還不起來嗎?」在母親的急急叫聲中,我們一個個從被窩裡爬出來,穿上衣服,和母親一道每人背上一個小背篼往河裡走。走進河裡,眼前只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哪有什麼冰馬駒!其實,河裡就沒有冰馬駒,母親只是用這種方式引我們快起來。

天冷冰厚,我們又和母親一起舉起重重的洋鎬開鑿破冰,把一塊塊潔白如玉的冰刨下來後,裝在背篼里背回家。到家後,先挑上一塊最乾淨的獻在中堂的柜上,剩餘的冰分別獻在了院子的正中、房頂、糞堆上,以祈求眾神護佑、趨吉避災、風調雨順。

據說,吃了臘八的冰,來年消災不生病。所以,我們又把柜上的那塊冰拿出來砸碎,每人吃上一塊。又把晶瑩的冰在太陽下照,冰里有很多自然形成的花紋,如看見麥穗狀,說明來年的麥子長勢良好,如出現氣泡狀的圓點,來年豆類和菜籽就長勢喜人。

冰的工作完成後,母親走進廚屋開始做臘八飯,在那個年代裡,對於青藏高原的人來說,大米特別緊缺。所以,大部分人家用青稞面和豆面撒上一大鍋攪團過臘八。攪團的做法比熬粥要複雜,母親先在鍋里倒上半鍋水燒開,然後在鍋里倒進適當的面,用擀杖使勁攪,邊攪邊又撒面,邊加水,當面攪成糊狀時,一鍋熱氣騰騰的攪團就做熟了。母親再從缸里撈上一碟酸菜切上,一碟鹹菜,還有辣椒、蒜分別熗上油,再炒上一碟洋芋絲或大頭菜。臨吃前,用筷子挑上一點攪團粘在家裡所有的門上祭祀祖先,之後才全家人一起開吃。

歲月蹉跎又匆匆,流失了我風華正茂的青春,流失了我腦海中的許多記憶,然而故鄉的山、故鄉的水,猶如一根紅線,牽引著我回到從前,回到父母的身邊。

小時候,去哪兒都有爹娘相送,山一程,水一程。長大了,故園已不在,故人多遠遊,喝一碗臘八粥,叫一聲我慈祥的娘,您在哪裡?

作者供職於青海省互助縣糧食局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糧文藝 的精彩文章:

孫燕┃願景有多遠,走多遠……

TAG:國糧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