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就算佛系媽媽也不能容忍孩子的4種壞習慣

就算佛系媽媽也不能容忍孩子的4種壞習慣

(【小刺蝟伊利特】之母嬰資訊,帶給家長最實用的寶寶資訊)

寶寶身上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舉止,若不實時糾正,無形間就會成為孩子的壞習慣,越大越難改。美國《Parents》雜誌舉出家長容易輕忽孩子身上的四大行為,並且對症下藥,教導爸媽該如何協助孩子避免壞習慣的養成。

1.老是忍不住插嘴

孩子可能很興奮的想要和你分享,或是詢問某些問題,但如果任由孩子打斷插嘴,無形間就會養成孩子未來在與人對話上任意插話的壞習慣;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不阻止孩子插嘴的習慣,他自然而然就會認為這是贏得他人注意力的方法,同時,對於挫折的忍受度也會下降」。

下一次帶孩子出門拜訪朋友或是正要打電話時,家長可以先和緩的跟孩子說:「爸爸現在要打個電話,你要安靜乖乖的唷」。

把孩子帶到旁邊,可以用玩具或是讓他跟朋友及兄弟姊妹一起玩。如果孩子還是在中途打斷你的談話,記得讓孩子先坐在一旁,讓孩子知道你現在正在忙,不能無理取鬧。

2.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當孩子在玩樂中動手打了其他小朋友,家長千萬不可以對孩子報以老拳。

「當孩子過了八歲以後,童年時期的行為就很容易轉變成為習慣,如果他接收到的訊息是人跟人之間是可以任意的採取暴力,那未來要即便是要改,也將面臨更大的困難。」親子教養作家與家庭教育顧問提醒道。

假設今天又發生類似的事件,建議爸媽們可以將孩子帶到一旁,蹲下來並試著與孩子這樣說:「你看因為你打了他,他受傷痛的難過,如果今天換做是他這樣對你,你自己覺得呢?」。

家長除了要當下與孩子一同面對施暴的行為,讓孩子知道傷害他人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同時,也務必在平日陪孩子練習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下一次外出遊玩時,記得事先提醒孩子不能玩得太過火,不然就只能取消行程。

3.爸媽說話,不想聽的就假裝沒聽到

當家長說了三、四次請孩子去車上把玩具拿出來,或是去洗澡,孩子都當成耳邊風,假裝沒聽到,而家長也沒有後續動作的話,這將讓孩子覺得不尊重爸媽是被允許的。

「如果你不斷提醒孩子,只會讓他養成等待下一次你再提醒他的習慣,這麼一來,會讓孩子習慣忽視你第一時間所說的話;如果家長放任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藐視及不在乎你所說過的話。」作家暨心理學家凱文·勒曼提醒道。

與其跟孩子樓上樓下隔空喊話,不如來到孩子面前,跟他清楚說明他該完成的事情以及該怎麼做,讓孩子養成在你說話時,專心注視著你,並回應你所說的話,如:「沒問題,媽咪」,或是點點頭。

當你跟孩子說話時,拍拍他的肩膀、叫叫他的名字,或是關掉電視都會有助於孩子專註聆聽,如果孩子大吵大鬧,或是對於你所要求的事情不動如山,記得,要讓孩子知道他所要承擔的後果會是什麼。

4.誇大事實或者說謊

孩子是否發生過信誓旦旦說自己已經折好被子,但事實上床鋪仍亂成一團的狀況?

或是明明連飛機都還沒坐過,卻與朋友誇口說自己去過迪斯尼樂園?

雖然這些都是小事情,但卻會讓孩子養成說謊的不良習慣,當孩子一旦習慣用謊言讓自己看起來更加體面,或是避免掉一些不想做的事情,這將對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里嘗盡苦頭。

當孩子發生類似的錯誤時,記得跟孩子一同坐下來,清楚說明給孩子聽,「我知道迪斯尼很好玩,之後我們可以安排一趟前往,但是你不能在還沒有去之前就跟別人說你有去過」。

讓孩子知道如果他說謊,將永遠失信於人,此外,家長也必須了解孩子說謊背後的動機,平常也可以透過繪本或是寓言故事讓孩子從第三者的角度,重新觀察問題的所在,這將有助於孩子更加容易明白與體會誠實的必要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刺蝟兒童安全座椅 的精彩文章:

TAG:小刺蝟兒童安全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