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支付切數據,「碼上贏」獲2000萬元A輪融資

從支付切數據,「碼上贏」獲2000萬元A輪融資

日前,「碼上贏」宣布獲得2000萬元A輪融資,由獵豹移動領投,創新工場和58同城等跟投。

總的來說,「碼上贏」是一家以掃碼支付為切入點的零售系統提供商。

新零售概念火熱,帶動了一批創新互聯網公司,他們在以各種方式幫企業開源節流、精細化運營。然而,產業上還有一類角色——傳統服務商,他們的市場正在萎縮,雖然也想升級服務,卻迫於技術水平不足。他們可能是給口碑、哆啦寶做代理的地推商,擁有大量的線下小商戶資源;也可能是給商超提供電子秤、收銀機軟體的廠商,擁有穩定的高質量付費客戶。

而「碼上贏」在做的事情,就是給這些服務商提供「技術軍火」,做其背後的「OEM技術廠商」。反過來說,服務商也都成為了碼上贏的渠道。

企業需要的技術模塊很多,「碼上贏」選擇先從支付切入。比如,地推商此前是代理哆啦寶等支付產品,靠交易流水的「分潤」盈利,現在可以直接貼牌碼上贏的支付系統,利潤最大化。再比如,碼上贏服務了一家收銀機系統廠商「華隆創信」,他們聚焦RP/MIS-POS系統的研發,服務了華聯生活超市、大潤發超市等,現在通過SDK可以調用碼上贏的掃碼支付功能,升級軟體。

其實,「碼上贏」在現階段可以理解為一家聚合支付公司,其他玩家是直接服務企業,碼上贏靠的是綁定服務商拓客。

並且,在收入模式上也有區別,聚合支付的主要收入來自交易「分潤」,其次是支付界面上的廣告。而「碼上贏」目前只收取系統年費,定價在不超2000元/年,還有一部分來自增值服務,比如廣告收入。

支付,還有一層普遍的想像空間在於沉澱的交易數據,「碼上贏」創始人兼CEO王傑祺告知,很多公司都會用於徵信等金融相關場景,「碼上贏」的策略是應用在精準營銷、供應鏈系統。

比如說,通過跟收銀軟體商合作,或者直接讀取小票機數據,「碼上贏」便可以做用戶畫像,之後再通過二維碼、優惠券營銷等方式幫企業精準營銷。也比如,日前「碼上贏」正在嘗試的儲值卡業務,就是根據用戶購物喜好,進行折扣儲值,對商家來說有利於現金流,對用戶來說,更多的數據會被沉澱,並且認證儲值卡的過程還可以實現賬號互通。以及,在掌握了商品銷量的情況下,就能幫助企業上下游供應鏈系統預測備貨,形成良性循環。

也就是說,長期看,「碼上贏」最終會是一個數據驅動型公司。

據悉,碼上贏團隊目前25人,創始人王傑祺,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工業工程碩士,原阿里巴巴資深產品專家。2011年,回國與同學葉文彬創業做購物比價工具如意淘,被阿里收購,2012年如意淘日用戶突破1000萬,成為國內最大的購物類工具。聯合創始人葉文彬,為王傑祺的清華校友,清華大學本科和碩士,原阿里巴巴資深技術專家,系統架構師,2011年與王傑祺一起創業被阿里收購。

而目前,「碼上贏」首批服務的遞推商已有200多個,預計2018年到1000個,剛著手的傳統軟體廠商預計2018年6月份拓展到100個,其中每個廠商約擁有上千客戶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