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市著力築建通村暢鄉幸福小康路

我市著力築建通村暢鄉幸福小康路

本報訊(記者 李雲川)1月22日,我市印發《加強建制村聯網路和村內通組路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決定以構建和完善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的農村交通網路為目標,以服務農村重要聚居點出行及農業產業、鄉村旅遊發展需要為重點,著力推進建制村聯網路和村內通組路建設。

根據《實施方案》,我市將在實現「村村通硬化路」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農村交通網路,不斷提高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覆蓋範圍,切實增強農村道路通行保障和服務發展能力,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撐。到2025年,我市農村主要居民聚居點、重要農業產業園區、鄉村旅遊景點實現道路基本覆蓋,具備條件的建制村聯網路基本打通、村內通組路不斷延伸,農村交通網路進一步完善,服務「三農」能力明顯增強,基本適應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需要。

《實施方案》提出,各縣(市、區)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群眾出行需求,按照「先聯網,再通組入戶,量力而行、儘力而為」的原則,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確定建設目標和建設時序,有序推進建制村聯網路和村內通組路建設。同時,要尊重村民主體地位,加強宣傳教育,調動村民作為直接受益主體的積極性,發揮其在建制村聯網路和村內通組路決策、投入、建設、管護等方面的作用,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通過捐助、結對幫扶、包村包項目等形式,支持項目建設和養護管理。尊重村民意願,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得向農民強行集資和攤派。

《實施方案》要求,各縣(市、區)要根據道路功能定位、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科學確定技術標準和建設規模。建制村聯網路路面寬度不低於4.5米,村內通組路路面寬度不低於3.5米,並按規定設置錯車道和排水擋防、交安設施。公路建設儘可能利用原路改造、少佔用耕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鼓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確保道路建得成、易維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江日報 的精彩文章:

傳承古琴文化 樂享中式生活

TAG:內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