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寶藏》收視熱 彰顯民族文化自信

《國家寶藏》收視熱 彰顯民族文化自信

在北京大學舉行的「跨學科視閾下文化節目的創新傳播探討——中央電視台《國家寶藏》節目研討會」上,專家建議,建築、書畫、民樂,也可借鑒類似的形式加以弘揚普及。 這兩年電視文化類節目爆發,帶動詩詞熱、書信熱、文物熱。但文化類節目除了詩歌、書信、文物,還有大量未開採的處女地,如書畫、民族音樂、建築等。廣播電視要做的不是搞學術研究,而是普及傳播,文化類節目下一步應向深度和廣度擴展。(1月19日 中國青年網)

《國家寶藏》的播出讓一個個遠離大眾生活的高高在上的文物走進了普通百姓的視野,給一個個來自遙遠時空的文物賦予了生動的傳說,讓每一個國民都從國寶重器中領略到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感受到了祖先的聰明智慧、精湛技藝從而收穫感動、震撼,對祖國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的油然而生一種作為華夏兒女「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生中華家」自豪。

《國家寶藏》的成功就是讓每一件看似高深、冰冷的文物都用鮮活的人和事訴說出歷史變故。讓「陽春白雪」走進「下里巴人」用電視藝術表現釋放出文物所特有的的人文氣息。讓藝術走入大眾,架起國寶與觀眾溝通的 「橋樑」,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形象生動表達方式,把高深的藝術殿堂建在觀眾身邊,引領更多的痴迷於知識娛樂化、文化西方化、學習碎片化的年輕人進入莊重的國寶聖殿博物館,切實感受並自覺傳承優秀的祖國傳統文化,深深的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足的營養。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越來越多如《國家寶藏》《中國民歌大會》《中華好詩詞》等文化綜藝節目中湧現,既展現了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又適應了電視市場的需求又極大滿足了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渴望,更讓大眾能夠享受求知的樂趣更提升了群眾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

然而欣喜之餘不禁想到我們還有許多國粹「養在深閨人未識」,國粹戲劇如京劇、評劇的戲劇,快板、各種大鼓、山東快書、河南墜子如曲藝等等但是現在除了相聲和小品,其他形式的幾乎很難再電視中看到。我們渴望更多類似《國家寶藏》這種雅俗共賞的節目,把即將失傳的戲劇與曲藝藝術普及發揚傳承,讓我國文藝舞台上各種文藝百花齊放、爭奇鬥豔。

作者:周東紀

編輯:張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網 的精彩文章: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 2024年中國空間站或將一家獨秀

TAG:長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