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由點到面談文化類節目創新:看《一路書香》如何打破常態壁壘成功突圍

由點到面談文化類節目創新:看《一路書香》如何打破常態壁壘成功突圍

任賢齊一邊輕彈吟唱《鄉愁》,一邊在余光中的故鄉挖地瓜;蔣方舟一邊怡然自得地打著安塞腰鼓,一邊在路遙故鄉重溫《人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解非遺之美,論古今著作。

傳媒內參今日發文稱,《一路書香》以「行讀」之姿,解鎖了文化節目全新形態,通過對各地文化的探訪,更讓人們對中華文明有了多方位解讀和梳理,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自信。《一路書香》正是通過這種創新性的「行讀」形式在電視熒屏上重新演繹人們熟知的文學作品場景,並為傳統文學重新賦予了多維度的具象生命。

知融於行 創新開啟文化探索新模式

2017年是文化類節目集中發力的一年,伴隨諸多文化節目的熱播,大眾經歷了文化節目從接觸到選擇的過程。

一方面,聚焦詩歌、戲曲、歷史、家風等垂直領域的各檔文化綜藝節目不斷湧現,以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另一方面,文化類節目發展瓶頸也開始顯現,過多同類型的文化綜藝節目造成了觀眾的審美疲勞,於行業來說急需新鮮的模式創新傳播文化的表現手法。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路書香》應運而生。去年11月30日,由萬燕傳媒、鳳凰網、深圳衛視聯合出品的《一路書香》開播,開啟了國內首個創新形態的戶外文化綜藝探尋模式。這檔節目由竇文濤任常駐嘉賓並擔任「店長」一角,張星月擔任「店員」,每期節目還會邀請不同領域的知名文人學者擔任「飛行嘉賓」組成團隊,走訪各地。

從商業領袖、文化學者、到演藝名人、行業專家,諸多的「飛行嘉賓」為《一路書香》帶來諸多看點。節目通過行走+探讀的方式將讀書與旅行結合,不僅能與觀眾分享經典書籍,更是深挖經典名著「背後的故事」,讓人耳目一新。

《一路書香》以福建泉州為起點,將這趟旅程邁向陝北、雲南、浙江、俄羅斯等地,與各地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相呼應的是經過中華五千年沉澱積累的人文風情。以道、儒、法、墨為代表的諸子百家;《詩經》、《漢賦》、唐詩、宋詞為主骨的中華文學;以京劇、粵劇、秦腔為表達的各類戲劇,包括秧歌、安塞腰鼓等民族舞蹈也都在節目里一一如畫卷般展開,給予觀眾美的享受。

竇文濤就曾談及自己加入《一路書香》的原因,「在大自然未必思考的是自然,跑到遠離人世的地方,考慮人世的東西,用旁聽者的角度去思考世界。」 《一路書香》價值的創新不止於簡單地邊走邊讀,改變傳統定義中的讀書方式,更為重要的是為行業帶來文化類節目類型融合發展趨勢進行了探索。

《一路書香》蘊含深意 行走閱讀 為文化賦能

很多人對於這檔文化節目最直觀的了解來自於名字《一路書香》,這個帶有傳統文學氣息的名字為觀眾帶來不少遐想。但其實,在簡單的名字背後卻蘊含了這檔節目更深的精神內核。簡單來說,可以從一路、一路書、一路書香這三個維度進行解讀。

一路可以被拆解為兩個方面解讀:一是節目邊走邊讀的形式,倡導一路讀書的理念,另外一個則是節目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政策。作為古代東西方的交流要道,「絲綢之路」是曾經連接東西文明的重要通道,在中華歷史中佔據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一路書香》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從「絲綢之路」的起點乃至延伸之地,帶領觀眾感受各地鮮明的文化特色,並且向世界展示獨具魅力的中國傳統文化。

一路書則是揭示了《一路書香》節目的主體,作為特色匠心的文化節目,把書作為最重要的承載方式。《鄉愁》、《平凡的世界》、《最後一頭戰象》、《社戲》這些經典文學通過電視熒屏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在本質上並不矛盾,也不應該被強硬的分割為文化綜藝或是娛樂綜藝的符號。結合兩者特色,實現更深廣的傳播價值是節目創新所在。

一路書香則是節目最終想要實現的訴求。書香與讀書不同,它更多強調的是對觀眾的引領作用,希望通過這檔節目激發觀眾對好書的興趣,從而能夠帶動一股讀書熱潮。「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以書為引,將書本中獨有的美麗通過電視語言進行表達。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不僅實現了對經典書本的電視化解讀,更是為觀眾尋找讀書真諦提供思考角度。

可以說,簡單的一個名字就充分體現了這檔節目的文學底色及與觀眾共情的邏輯基因。與浮光掠影的走走停停相比,這檔節目是有益讀書的君子之交。而這種特徵不僅是節目最大的底色,同時為今天文化節目的創新提供思考的空間。

高而不冷 手法創新 文化節目突圍之路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彰顯文化自信,首先就要從弘揚傳統文化做起。

對於傳統文化的弘揚,電視人有責任也有義務。這也是今年文化節目屢出精品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面對日新發展的媒介生態和不斷提升的觀眾審美力,創新文化節目的表達手法也是值得行業認真思索的命題。

以《一路書香》為例,首創讀書+探尋的新形式,並且融入了文學、音樂、旅遊等多種元素,讓節目高而不冷,豐富了傳統電視文化節目維度。地域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徵,伴隨《一路書香》也一步步展示給觀眾。寧靜優美的江南山村、雄壯巍峨的黃土高原、獨具特色的異域風情通過鏡頭一一為觀眾展示,並且給予觀眾聽覺及視覺的雙重享受。

文化類節目本身承載了更多的期許與意義。尤其在時代的背景下,如何激發年輕人的文化自信並且展示給世界是創新文化節目的一大標準。《一路書香》在這一點上的努力同樣有目共睹。

節目記錄著嘉賓行走的點滴,通過電視語言將中華文化在「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產生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呈現給更多電視觀眾,讓傳統中華文化在電視熒幕上大放異彩的同時,從衣食住行到文化特色,全方位的展現傳統民族文化,也更能引發與觀眾的共情,在展現了我國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文化特色同時,更彰顯了大國熒屏文化的智慧與自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美元未來還將繼續暴跌?來看看國際金融協會怎麼說

TAG:鳳凰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