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筆墨情韻覓自然

筆墨情韻覓自然

劉淑華有點特質。不僅藝術,人也是這樣。在浙江美術學院學習期間,先書法後我國畫,從中可見其頑固。劉淑華的書法,篆、隸、楷、行、草都受過高檔書法教育專業的嚴格訓練,對我國書法技原則原點與審美風格類型,有著深刻地傳統理性認知和學理層面的理性體悟。因此,在個人書法發明的坦途上,其審美判別、自我策略,顯得匠意於心。

以草書、隸書為發明方向、日新而又日日新行進,就是她書法發明藝術尋求的清楚政策。她拋棄篆、楷、行書,將政策鎖定在隸書、草書發明,在我看來,則顯得尤為名貴。她的隸書,清麗、典雅,其風格特色與漢隸清通、古雅類的《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相向開展,折射出女性特有的嫻雅與溫潤;但又不乏《張遷碑》風格類的雄強,陳述著齊魯文明淵博雄壯內質涵量。

她的草書,閑舒瀟洒,尤見晚明草書氣候。宛如舒婷的詩,悠閑疏淡中可見意氣瀟然。若細細品味,又可窺宋代咱們黃庭堅的意氣、才智時隱時顯,提示著我的閱覽神經不可弛禁、頑固。不要說女性書家,即就是男性書家,在宋代以降的千年時空里,步黃庭堅後塵有大成者,未得見幾人。由此看劉淑華的勇氣可圈可點。

劉淑華山水畫作,不僅僅追慕清代石濤遺韻,對清代沈石田、元代倪雲林的追慕在其作品中也有著很好體現。比如對「點」、「皺」的實踐,除了很好地承傳了石濤的「以點代皺」筆法外,「米家山水」的以點代皺,董源的「點綴成形」,五代末范寬的以雨點、豆瓣點、釘頭點等作皺法筆墨程式,在劉淑華山水中都有所依傍。劉淑華對古人的追慕,還有一個要害點,是行走千山萬水,「搜盡奇峰打草稿」,使其行走的筆墨情韻,具有天然山水的靈性。

劉淑華的山水畫無論對宋元明清山水咱們怎樣承傳,但骨子裡卻仍然是浙派氣候。浙派繪畫,是人文畫的源蔽,宋元以降,咱們輩出,劉、李、馬、夏(南宋四家,指南宋畫院的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四人)在繪畫上的效果自不用細說,元代趙孟?、黃公望、王蒙;再到明季戴世、徐渭、陳洪綬,及至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潘天壽、陸儼少等,構成了浙派繪畫大師團體。

我國傳統書法的文人化情結,我國傳統文明畫的情韻靈性,時刻呼喚著藝術家的精力向度,人文心性,水墨精靈,文明風韻,藝術高境,一切都濃縮在淡淡的一根線條中,起收一向,寫滿了藝術家生命的光芒。劉淑華也相同,要害是怎樣使筆下的線條與生命向度相向生髮,寫出生命的軌跡――雖然平平卻清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皮娛樂 的精彩文章:

崇尚自然 倡導無為

TAG:麥皮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