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了解鄉村,從提前體驗一次「春運」開始

了解鄉村,從提前體驗一次「春運」開始

這是鄉村筆記寒假營開始的第一天,寫作營第一期揚帆出發~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沒有過鄉村體驗的我們,剛出發時就從交通上認識了出遠門的不易。

在等高鐵時,大家聊得正嗨,一個小朋友突然發現——忘記取票了!於是不得不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拿到票後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奔跑,最終在檢票結束前兩分鐘趕上。

從高鐵上下來,換乘動車的經歷可以說是最讓大家印象深刻了。

還沒有進候車室,就擁擠成這個樣子

排隊進站,烏壓壓的人群,擁擠程度何止用「像是罐頭裡一條條緊貼著的沙丁魚」來形容,沙丁魚好歹還會被一條條取出來吃掉,空隙越來越大,可我們是從頭被擠到尾啊!

自拍中的人山人海

當然,因為大雪天氣影響航班,調研營第一期甚至還沒有出發……

hhh可愛的金老師已經等得寂寞難耐了。

在等動車時,候車室都擠不進去,大家在大廳里一起坐在箱子上吃肯德基。這大概會是大家去鄉村體驗生活中,吃最有味道的飯的一個導引——因為毫不誇張地說,一個漢堡三分鐘就被搞定了!估計到時候,肆筵設席、殺一頭肥肥胖胖的土豬,也是能分分鐘被解決的吧?

對於我們來說,以前很少或從沒有離開父母家人出行過,這一次大包小包擠動車算是新鮮的體驗,或多或少也有些小激動。第一次出遠門沒有父母陪同,與陌生的小夥伴共同旅行,在擁擠的人潮中一起吃著肯德基……

但是對於那些在城市裡打工的農民工,或是來自鄉村而在城市讀書的學生們,擠動車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回家可不是像出去旅遊那樣,一張車票就能解決的事情。

有一位上海的朋友要回湘西的老家,需要買2張車票、1張船票,從高鐵換到大巴,再坐快艇,最後坐「慢慢游」才能到家。

這是一種3輪摩托車改裝的「的士」,速度較慢,馬達轟鳴震天,從人身邊呼嘯而過,留下一縷長煙,當地人稱之為「慢慢游」。

相比之下,其實我們「艱辛」的旅途似乎再平常不過。

或許當我們辛苦排隊買票、取票時,一個個衣著樸素的人直愣愣地衝到最前面去,說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真的很急,能不能讓我先買一下」——也就是所謂的「插隊」,這時大家往往心情都不是很舒服。

但為何不換位思考一下,他們也許真的回鄉心情非常迫切呢?家在城市的人很難體會到那種,時至年關才回一次家的惆悵和思念。

陶淵明做官的時候,任職的地方與家相距不過百里,非常之近。但他還是思念家鄉,毅然放棄官位跑回家去。

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

包括在動車上經常會聽到帶著樸實方言的嘮嗑,打牌時的談笑聲,也是一種思鄉情感的宣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語言、習慣等於家鄉迥異的地方度過無數個日日夜夜,唯一的念想就是過年回家。說這是傳統習俗也好,一種儀式性的東西也罷,其實都無關緊要,因為最重要的是他們真的想家。

有些人過年不能回老家,他們是這樣說的:

從我工作到現在,只回過兩次家過年。早點放我走吧——新年的老願望。

年輕時候,我為自己能離開家而驕傲,但很多年以後,我才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

留學在外,遇到語言、生活、學習上的挫折,我從來都把它們當成是一種磨礪。但後來我發現,這不是沒有理由的。把悲傷化為希望的是超人。是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我的生活瑣事讓我有動力走下去。

輸12

每一個回家的人,都值得尊重。

如果想要了解鄉村,你要切實走進他們的生活,哪怕只是體驗他們生活軌跡中的冰山一角,也能讓你為之動容。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