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克龍訪華與中法「一帶一路」合作新契機

馬克龍訪華與中法「一帶一路」合作新契機

中國必須警惕中法關係的反覆性。圖為2018年1月8日,陝西西安,法國總統馬克龍偕「第一夫人」布麗吉特參觀秦始皇兵馬俑。視覺中國 資料圖

2018年1月8日至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的訪問在中國颳起了一陣「法國風」,「中法友誼萬歲」呼聲再起。藉由這次訪問,馬克龍的「小鮮肉」身份獲得了新的內涵:2018年馬克龍的首度出訪,2018年第一位訪華的外國領導人,十九大以來第一位訪華的歐洲大國領導人,中文首秀「讓地球再次偉大」……

馬克龍顯然是個深諳「圈粉」之道的歐洲傳統國家的新銳政治家,他選擇這份給中國和世界的新鮮感,目的是希望收穫中、法合作的果實,以「鮮」謀「實」,種瓜待蒂落。「一帶一路」作為中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戰略性倡議,因此成為馬克龍訪華之行的獻禮:他把法國共和國衛隊的表演良駒「維蘇威火山」作為國禮送給中國,即暗含對「一帶一路」的支持,因為馬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

馬克龍對此次訪華如此用心,收效也與之相符。中法兩國基於求同存異、互信互惠的的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得以進一步提升,五十多項商業合作合同也使馬克龍深感滿意。

法國從「一帶一路」的「觀眾」成為「運動員」

自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到2017年5月法國總統奧朗德卸任,期間法國政界對「一帶一路」反應較為平淡,並未充分認識到其中蘊含的對法國的重大機遇。

在奧朗德任內,法國政府基本未正式表明法國對「一帶一路」的態度。2015年奧朗德訪華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談中就發展中法關係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特別表示,歡迎法方積极參与「一帶一路」合作。奧朗德當時雖對發展中法關係總體表態積極,但並未就「一帶一路」作具體回應。

2017年5月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後,法方對「一帶一路」的態度開始出現積極轉變。馬克龍一當選,就在與習近平總書記通話時表示,法國新政府將深化兩國在外交、經貿、工業等領域和「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的務實合作。2017年9月,博鰲亞洲論壇巴黎會議召開,主題即為「一帶一路:亞歐戰略對接」。馬克龍在論壇期間表示,「一帶一路」是中方提出的重大倡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意義,法方願與中方在共同遵守相關規則和標準的基礎上,積极參与「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亞歐大陸和非洲的繁榮穩定發展。

馬克龍訪華前後,法國政府高層、智庫、一些媒體如《費加羅報》、《回聲報》、《世界報》等,也發表了一些支持性的觀點,肯定中法兩國未來可聯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拓市場,呼籲法國應積极參与「一帶一路」。可以肯定,馬克龍訪華將成為法國參與並適度融入「一帶一路」合作的起點和契機。

法國對「一帶一路」態度的日趨明朗化有益於破解「中國威脅論」

迄今為止,馬克龍都是西方大國中對「一帶一路」表態最積極的領導人。2017年8月,他在法國駐外使節會議上就要求法國企業抓住「一帶一路」機遇,並且七次提到中國。這次訪華,他的種種表態和姿態,也都主要是圍繞「一帶一路」倡議。

1月8日,馬克龍訪華首站選擇西安,用意昭然,因為西安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也表示法國將以參與「一帶一路」的合作深化中法兩國關係。他在演講中明確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維護多邊主義,推動世界多極化,法國將響應中國的號召,積极參与其中。這是法國首腦並代表法國政府首次明確法國對「一帶一路」的態度。

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馬克龍會談中強調,中法兩國要抓住「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的新機遇,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務實合作,共同促進亞歐大陸繁榮,並調動更多力量積极參与中法合作,將合作不斷做實做深。馬克龍則表示,法國認為中法兩國在「一帶一路」領域的合作極具戰略意義,法國重視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增進兩國合作。當天,中法發表聯合聲明,其中第19條明確表示:法方歡迎「一帶一路」倡議,中法兩國同意本著互利原則探討具體合作項目。

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並非一帆風順,而是被一些國家別有用心地視為「中國威脅論」的新例證。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崛起充滿恐懼,出於意識形態的有色眼睛,想方設法利用歷史上因殖民「一帶一路」沿線的一些國家而遺留的文化、外交關係,以及經濟、軍事上的優勢,試圖破解中國「一帶一路」的布局和實施,與中國爭奪在相關各國尤其是東盟各國的話語權,阻礙中國影響力傳播。比如,美國關於「一帶一路」的主流報道強調「一帶一路」對美國會有什麼危害。印度的主流意見則是,「一帶一路」倡議針對的是美國的亞太戰略和南亞戰略,不但對美國造成威脅,而且對印度的話語權也造成了威脅。

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在2017年也摩擦不斷。馬克龍選擇2018伊始代表法國表達對「一帶一路」的支持,無疑極具象徵意義,不但可有助於破解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的疑慮甚至阻礙,贏得中國更大的信任和支持,而且更能使法國在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關係網中抓住機會點,在與中國合作方面獲得比其他西方國家更大的主動權,從而有助於提升法國在整個中歐關係中的主導權。

無論如何,馬克龍對「一帶一路」積極態度,應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的偏見。

法國政府與民間對「一帶一路」 的認識存在落差和偏差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法兩國的「一帶一路」合作能否順利進行,關鍵在民間。法國政府轉變觀念相對容易,民間對「一帶一路」感知度的提升則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需要「看得見、摸得著」的務實合作作為支撐。而目前,法國民間與「一帶一路」的合作可以說有一定的歷史基礎,但缺現實抓手。

法國民間歷史上對「一帶一路」的關鍵詞「絲綢之路」並不陌生。法國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法國第二大城市裡昂曾是中國絲綢產品在歐洲的集散中心,是古代絲綢之路在西方的終點。但到了近代,絲綢技術傳入歐洲,里昂絲綢工業迅速發展,成為歐洲絲綢之都。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訪問法國的第一站就選擇了里昂,也是基於里昂與中國「絲綢之路」的這種深遠淵源。

但從「一帶一路」倡議所涵蓋的主要國家和地域來看,法國畢竟不是「一帶一路」上的支點國家。「一帶」和「一路」,兩條線路均未經過法國。事實上,當前中法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內惠及兩國經濟和民生的實質性合作並不多,如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但目前中歐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的14條線路中,僅「義新歐」(義烏—馬德里)一條線路經過法國。這也難怪法國民間對「一帶一路」的感知度不高。

法國支持「一帶一路」主要是為了擺脫自身危機

馬克龍積極表態「一帶一路」,目的之一是要維護法國歐洲大國的形象和地位。「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東歐國家積极參与,非洲國家也普遍有同中國開展合作的強烈願望。法國作為歐洲大國和許多非洲國家的前宗主國,認為中國這是在動它的「乳酪」,「卧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但既然改變不了這個現實,還不如主動參與,以維護法國在「小兄弟」中的領導地位。

馬克龍和法國人都知道,在目前的世界格局中,只有中國能給歐洲實質性的支持,而「一帶一路」則是輸送「中國支持」的陽光大道。馬克龍並不在意與中國簽訂幾個具體的商貿協議,他表示:「我不希望給人一種印象,來中國訪問是簽署高額訂單的。與數字相比,我更看重後續的結果。」這個結果,就是要與中國在戰略上達成一致,以此奠定中法兩國未來多方合作的基礎。他刻意迴避與中國在很多方面的矛盾,如人權問題,實乃「醉翁之意不在酒」,更何況他根本非「醉翁」。

這種「路人皆知」的「馬克龍之心」,恰表明了法國對「一帶一路」的認識並非發自內心的改變,而只是權宜性的調整。事實上,法國朝野上下對「一帶一路」的疑慮與戒備始終存在,並會一直存在。法國民眾目前仍擔憂中國「國強必霸」,認為「一帶一路」是借發展經濟之名、行謀求霸權之實,如法國第一大報《費加羅報》2015年6月8日發表的題為《中國正在征服新的絲綢之路》的評論文章就說,「一帶一路」發展將加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矛盾,中國有可能藉此徹底壟斷南海的交通運輸,而東南亞國家無力對抗強大的中國。甚至還有觀點認為,中國高速發展帶來嚴重污染,所以藉助「一帶一路」向外轉嫁污染。或者,「一帶一路」是在為中國國內的過剩產能尋找出路。

法國國內對「一帶一路」的這種根本性誤解,究其根源是,其思維仍跳不出「修昔底德陷阱」的窠臼,不願正視中國已經發展起來而法國相對衰落的事實。目前這種認識在法國仍是主流,其消極影響不容忽視。

中法兩國「一帶一路」合作可局部開新篇

在當前中法關係整體轉好的大背景下,可以預見,未來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合作將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拓展,並實現一些局部突破,但影響兩國「一帶一路」深度合作的一些實質性的矛盾並不可能根本性消除。

首先,經貿合作將是重點。奧朗德當政時代(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法國經濟長期低迷,增速遠低於歐盟平均水平,奧朗德的民意支持率也因而一降再降,成為法國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之一。馬克龍要想不步其後塵,必須在經濟發展上有所作為。馬克龍曾任法國經濟部長,對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的重要意義有所認識,他清楚也相信,法國對「一帶一路」支持態度的明朗化,將為兩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提供「後勁」。

其次,法國對華強硬態度短期內難以改變。馬克龍在擔任經濟部長期間,在經濟上對中國的態度一直較為強硬,多次在鋼鐵貿易、不正當競爭、反傾銷、投資審查等問題上為難中國。近年來,法國對華貿易逆差不斷上升,已是其最大的對外貿易逆差。據此判斷,馬克龍對華的強硬態度在某些方面短期內恐難有改觀。1月8日,馬克龍在西安演講時稱古代的絲綢之路「不是單向的」,正是其對華「軟中帶硬」態度的表現,旨在提醒中國應進一步向法國企業開放市場。

法國社會則擔憂法國參與「一帶一路」最終會讓法國和歐盟淪為所謂「中國霸權主義」的附庸。就在馬克龍訪華前後,法國國內對「一帶一路」的批評聲音依然清晰可聞,如主打國際資訊的FRANCE24電視台在1月7日、8日的電視辯論中就批評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只是實現中國霸權主義的一個工具,即通過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出所謂的「中國辦法」、「中國模式」,而謀求沿線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支持中國。

第三,中國必須警惕中法關係的反覆性。歷史地看,中法關係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法國對中國的態度會經常出現反覆甚至倒退,未來也一定會再次、多次出現。馬克龍訪華甚至都可能步薩科齊訪華的後塵。2007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訪華,從中國帶走上千億元的巨額訂單。第二年,薩科齊對華態度卻出現巨大轉變,先是將西藏問題與出席奧運會開幕式掛鉤,接著又以歐盟輪值國主席和法國總統的雙重身份會見達賴喇嘛,這些作為嚴重損害了中法關係。

法國領導人及其政府的這種反覆性是法國歷史、政治制度以及中歐關係、東西方關係所決定的,是歷史的必然規律,中國不必對此大驚小怪,但必須時刻有心理準備,將之對「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兩國合作的危害降到最低。

作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可以代表法國政府,但不代表所有法國民眾。因此,中國在欣賞馬克龍對「一帶一路」的積極態度的同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將馬克龍的態度認可為整個法國的態度,否則就是「一葉障目」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與世界發展:一次國際科學論壇引發的思考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