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正宗操作性強,方法簡單而具體!附內丹學問答!

正宗操作性強,方法簡單而具體!附內丹學問答!

修丹並沒有什麼神通,至少我接觸過的丹家都沒說有什麼神通。至於身體的自我感覺是有的,對於初學習者來說最大的感覺是輕,每次出靜,都感覺自己身輕如燕,當然你還是只能跳那麼高,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而已。另外就是精神好,這種精神好是指的注意力和持久力,我們許多人在讀書的時候會感覺到某一段時間自己讀書非常認真,簡直像進入禪教的境界一樣,時間過得很快也不知道。

初學者來說能體驗到這一點,比如你以前只能認真看書半個小時,那麼現在也許能看兩到三個小時而不分散精力。剛開始的時候,身體也許會一陣一陣出虛汗,但是出過以後就好了,覺得身體里很純凈。睡眠質量提高,少夢,而且睡覺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如果你以前是個磕睡蟲,每天睡不到八點醒不了,那麼這時候你往往會在六七點醒過來而且覺得自己睡飽了,我以前不明白這個道理,一看六點鐘,又接著睡,這其實是不對的,到了你感覺已經睡飽的時候就可以起床了,這是一個正確的生物鐘,如果睡多了反而不好。

隨著功力深入,睡覺會越來越少,少到連自己也吃驚。此外就是身體會冷熱不停地變化,一段時間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冷,簡直像個冷血動物,但是自己並不覺得冷,只是摸上去冷,冷了一段時間又會變熱,熱到很熱,然後才是逐漸走向平衡。我想這是因為打通任督調節陰陽的一個過程吧。還有就是,你有女朋友或者老婆的話,練這個會有一個很明顯的效果,就是性慾高漲,性能力會不斷提高。次數和時間都會有質的改觀。另外就是對心性的影響。

對於不同的體質,學這個有不同的效果,因為這種練法是先陽後陰,對於肝旺,脾弱,心臟不好的人,在開始階段要控制練習的時間不要過長,等通了周天之後會好轉。而陰虛之人,則開始就有效果。通了小周天之後可以調理陰陽,如果身體有疾的人,在開始一到兩周內,會有短暫的病象加重的現象,然後才逐漸好轉。

一,此法是正宗方法,無論東西南北中,皆由此起。可操作性強。方法簡單而具體

二,包學包會,雖然不能保證一定成大丹,到玉液是沒問題的

同時聲明!!這不是件好事,後果如下,練了之後根本戒不掉,像在吸鴉片。雖然你可以體健身輕,也能感覺到丹的種種好處,但是害處是你們看不見的。要自己考慮清楚。

要學丹,首先要學點理論。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丹,所謂的丹,乃是識神的一個依託,而得丹並不就是得道,也不能長生不老。道家認為,雖然萬物在自然條件下都會死亡,但是因為有陰就有陽,所以,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生就有死,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而死亡也一樣,既然有死,也就有生,無必死之人,也無必生之人,所謂天無絕人之路,故道家認為,不死之人是有的。雖然萬物都會自然死亡,然只要懂得道的道理,則可利用這個道理而達到長生久視的目的。我們要明白一點,我們要做的是符合這個道理,而不是違反這個道理。道的道理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陰陽相生,並且相互轉化。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會朝其相反的一面變化,包括生與死。


內丹第一步——築基

對於年輕人來說築基這一步是很簡單的,整個過程需要注意兩點,第一,控制慾望,別想女人了就上,要節制,但也不用絕欲。第二,要有耐心,別坐了還沒幾分鐘就想有感覺。做到這兩點,保證在一周內就能找到感覺。

當然,坐是要坐的,但是也不一定要盤著,到了後來,你行走坐卧,周天不會停,睡覺就是一種練習。姿勢很簡單,怎麼舒服就怎麼坐,能盤著就盤著,單雙都可以,估計大部分人都是單盤。在開始的階段,隨便坐,坐在凳子上也可以。閉上眼,通雀橋,就是舌頭抵住上齶。意守下丹田,就是腦子裡在保持沉靜的同時稍微想著點下丹田的感覺。至於雙手,想怎麼放怎麼放,在初期,為了配合意守下丹田,最好是跌跏的手勢,就是兩隻手交握,哪只手在外面無所謂。放在丹田前。一個字,要舒服,舒服才能持久。然後放鬆,驅除雜念,保持安靜。

控制呼吸,使之綿長,但還是要注意自然,不要弄到自己不舒服而強行深呼吸,自然就好。吸氣,幻想吸入真氣,呼氣,幻想排出體內濁氣。呼吸非常重要,通常有順腹式和逆腹式兩種。開始的時候保持自然,越簡單越好,幻想真氣通過鼻子直達下丹田,然後停住,呼氣,幻想全身濁氣排出。時間長了,可以去掉排出濁氣這一不,只剩下吸入真氣這個部分。具體的情形是這樣的,吸氣時,胸部擴張,幻想真氣由鼻到胸部氣海,然後呼氣,壓縮胸部,幻想真氣由胸部傳遞到腹部下丹田,腹部擴張。整個過程就變成了吸氣時胸部擴展而腹部有輕微收縮,而呼氣時胸部收縮而腹部擴張,像在從胸部吸走真氣一樣。這個過程腹部和自然呼吸時是相反的,稱其曰逆腹式。當然,逆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開始肯定很難達到,千萬別為了這個強行虐待自己,保持自然就好。逆腹式的呼吸會在以後的練習中自然行成,千萬別急於求成。逆腹式是很有用的,在運行周天的時候另有用處,會比較好的配合意念,這一點以後再告訴你們。注意:

一,關於打坐的時間,無所謂,但是我希望能保持在二十分鐘左右,尤其是初學者。

二,對於真氣的幻想,有很多人在開始的時候總會猜測真氣的形態和溫度等等問題,不要去想它,不要老在那感覺真氣是冷的還是熱的。可以這麼說,開始的時候有點輕微發冷,那不是真氣,後來會逐漸變熱。不要去注意這些問題。

三,關於練功的時機和次數。雖然有子午流注的學說,子時一陽生什麼的,不用太在意,一般來說,什麼時間都可以。每天練個兩次就可以了。熟悉了之後,你就算不坐它也自己在練,當然,那是通了周天之後。

四,練這個的時候,也有一些輔助法門,如九次呼吸法和丹田注氣功,但雜而不純,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但沒必要太認真。

五,養成一個好習慣非常重要,你在開始的時候落下的毛病以後要花很多時間來改,還不一定能改過來。對於初學者來說,純字很重要,比如很多練過太極內功的人練內丹就轉不過彎來,最後練成了四不像。他習慣了雙腳壓踵,習慣了氣走湧泉,哪那麼容易改過來。所以,一定要注意自然而然,能達到的境界肯定可以達到,不要急。你急也沒用。

六,我不得不提醒一點,就是逆腹式呼吸一定不能勉強,而是要做到感覺不到為難,如果你為了獲得下行的那一點熱感用力去擠壓胸腹,就沒有必要。另外,我還想說,逆腹式並不是一個不可變革的方法,順腹式也能得到真氣,我建議要多花時間在順腹式上,因為,這個才是基礎。除了要有方法,也要有道意,道意就是要取天地精氣,去身體濁氣。我們雖然講究方法,但是也要符合道的思想,不能完全流於方法論。除了呼吸重要,意念也同樣重要,甚至比呼吸還重要。用順腹式也可以打通小周天。

自從我說用逆腹式比較好後,很多人直接從逆腹式練起,這未必就是好事,當打通小周天后,因為受真氣的影響,會自然轉向逆腹式。千萬不要勉強自己。無論是逆腹式呼吸,還是運行周天一吸吸到頭,一呼呼到尾的其實還是武火。武火出功快,但容易出偏差。一些癥狀是口乾舌燥,頭暈等症。

七,房事和煉丹的衝突:從小周天的基礎方法來看,不需要禁慾,這是肯定的,如果這一步也要禁慾,那未免太難,不適合「人」去練。但是不能縱慾,按照正常的性生活標準,每周一到兩次性生活是沒問題的。

但是要注意一點,就是每次練完之後不要馬上過性生活,可以肯定的是,練完以後有這麼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的慾望比平時要大,因為我們煉得的真氣是來源於精氣神,當然也包括精,這種真氣是不穩定的,如果不行房,則可以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以為下次的基礎,如果馬上就行房,則將這來之不易的真氣又轉成了後天之精。那樣就會虛火上升,因為鍋內無物,空在燒火,當然口乾舌燥。如果你在練功之後控制一下性生活的次數,盡量不要在練完之後馬上過性生活,那麼就不會出現這些狀況。

築基礎的時間問題

古來關於築基的時間有多種看法,一是要築到陽光二現為止,這樣的難度我看幾乎沒人能做到,但是一旦做到,後面的路很好走,但是也很危險。二是築到小葯生為止,我看是比較實際的。普通來說,只要堅持下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悟性高的兩三周就可以了。順便說說,悟性高未必是好事,因為他領會快進步快,所以死功夫不夠,這東西有很多時候還是要看死功夫的。陽光就是在煉精已盡時在眼前出現的幻覺,一道光。小葯就是照我說的方法練到下丹田出現產葯的地步。


內丹與流行氣功的區別

大多數流行氣功只是道家內功的基礎中的基礎,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後面的太難,而且難以掌握,很容易出問題。流行氣功一般只練到個"有感覺",然後就帶著真氣一頓亂跑,不是冥想宇宙,就是站起來跳舞,結構非常簡單。而道家內功是很有次第的,到了某個階段有何景象,下一步怎麼走都是很明確的,直到完成最後的目標。這就好比玩網路遊戲,流行氣功永遠在殺小怪,而殺不了BOSS。這只是起到強身的作用。別看這個入門的簡單,無論是龍門派內功,還是東南西北中,都是從這裡開始,到了後來才分道揚鑣。有的人練五雷法,還有練清微派雷法的,其內功開始也是這樣。所謂的入門,其實也不簡單,隨著深入,每個階段自己對入門這套東西的理解完全不一樣,這就像一張簡單的畫,不同年齡的人看它有不同的體會。至於到了後來,南北宗的複雜,尤其北宗,東西派的簡單,而陳攖寧最讚賞的是中派。流行氣功是怎麼來的,也是從道家入門功夫里化出來的。嚴格來說,大小周天本身也只是入門功夫,高級功夫要靠師傅教,也要靠自己理解。你隨便問個神宵派的,清微派的,包括龍門派的,問他是怎麼練的,他也會這麼告訴你。

意守上丹田是有的,但是那不是在這個階段。當小丹有成之後,周天氣足,此時體內真氣沸騰,渾身如有火在燒,這時候有兩條路,古人也不統一。其一是走大周天,其過程複雜無比,非意守上丹田不能控制一身真氣。其二是移動下丹田之小丹,三田反覆之說,此時意守的部位會由下而上,經中丹田到上丹田,你到了那個地步自然知道,因為那時候你不守上丹田也得守,原因很簡單,因為丹自己在走,你無法控制。第二種現在看來是比較合理的,氣走大周天是自己很難控制的,我覺得,可能要達到胎息的呼吸功力才能做到。開始守下丹田,到了後面才守上丹田,這是很自然的過程,因為你到後來,根本無法去守下丹田。

老實地說,我自己雖然練了這麼多年的內丹,但是對於有神仙沒有,始終不敢下結論。我想,任何人都需要一個遙不可及而閃閃發光的夢想罷,這也是我繼續說下去的原因。說句心理話,丹道不是什麼好東西,一旦你進入了,那也就是痛苦的開始。如果讓我重頭選擇一次,我寧願當初不學這個,而是把時間花在別的東西上。人是要死的,沒錯。有陰就有陽,你沒有看到丹道的真正含義,雖然有陰有陽,但是有兩樣東西是長存的,就是陰和陽自身,陰和陽就像是一個哲理一樣,會永遠存在。陰陽都有,那麼陰陽就會按照道的道理演化,演化的結果是,人走向死亡。所以丹經中經常有"剝盡群陰盡復陽"的句子,獲得純陽之體,則生死的規律就無法影響人,所以純陽兩個字,實在是一個目標,呂洞賓叫純陽老祖,我想,也就是這麼來的吧。丹功的目標也是這樣的,獲得純陽之體,這個純陽之體,就是你體內練成的"胎",看看《黃庭內景》里的那個童子形象,再看看許多丹經里的圖,人的肚子里有個人,這個人就是由內丹所練就,還有很多小說,說道士的頭上冒小孩,也就是這個。但是這個還不是陽神,這只是一個陽體,其生成了,但並不受自己所控制,許多人喜歡動不動說到什麼出神,要知道,剛練成的陽體,任意讓它出體,無異於自殺,出體一次,所耗費的精力幾年都練不回來,所以有的人練到神枯精竭,還沒成就。這個陽體還需要與識神結合,還需要鍛煉很久才能變成陽神。道家以為,與陽合為一體,則不受陰陽變化所困擾,也就能不死。是否對錯,我也不知道。那些說別人可以任意出神的文章,想也不用想就知是騙人的。他出的不是陰神就是白痴一個。

要點:我必須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在第一步沒有完全打好基礎之前,是不能學第二步的,別怪我的話沒有說清楚,你們要自己冒進,那就不關我的事了。害死一個少一個。那麼如何才能算是第一步做好了,首先,無論你是什麼天才,至少得練三周到一個月,如果你自己本身體質虛弱,則還要多練一段時間。按照第一步的方法去練,會有什麼內景呢?首先,覺得下丹田發冷,大概練了三天之後會有這個感覺,然後,覺得下丹田內似乎有什麼東西在跳動,輕微地跳動,然後是感覺逐漸發熱,尤其是使用逆腹式的呼吸方式之後,會覺得每一次呼吸,下丹田都會熱一下,只是輕微地熱。然後是熱相越來越明顯,如果你的意識比較純凈,還會不自覺想到女人,陽物勃起,感覺渾身暖洋洋。那麼要做到什麼地步呢。很簡單,就做到你一坐下來練,只需要幾分鐘便能感覺到下丹田的熱氣。需要注意的是,性慾肯定是高漲的,但是別想女人,一想就不行了,煉出來的就成了廢品。但是丹功的魔障比禪功來要少得多,也要好得多,至少自己還可以撥出來。如果你繼續想女人,達到下面所說的地步不用一個月,會逐漸過渡到只用一個星期,一天,一小時,甚至幾分鐘。但是如果還是忘不了女人,終究是不行的。掌握呼吸是關鍵,呼吸好了,氣隨息,心氣相印,效果很不錯。

采小葯需要看時機,古書上所謂的天時地利什麼的都可以不看,只要找個清靜的地方沒人打攪就是了。採藥時大致的景色,書上的語言比較概括:"丹田融合,全身綿酥快樂,身體聳直,心自虛靜,四肢似不由自主,恍恍惚惚,似走泄而未走泄,丹田之氣,自下往複行,身體皮毛受氣,癢生難禁,光透眼帘,陽物勃舉。"(《類修要訣》)。別以為我在胡說八道,這樣的景象很容易就能體會到,我保證!但是不是說你遇到了就能采,而是要做到能經常遇到,用句套話,這才叫"煉己調身"已經純熟。由開始練到這個階段,非常需要耐心,比喻為"母雞下蛋"是毫不為過的。

這一步普通來說不會出現什麼偏差,都簡單的死。耐心是第一位的。不過這年頭急功近利的人太多,所以總有不少人硬要給自己弄出點事來。這是很簡單的基本功,不會有偏。偏差的話,那就是,真氣不足,強行用意念引氣去沖關。沖又沖不過,就是衝過了,也是意念通而已。犯了大忌。沒有麥子,空轉磨。把自己耗干。

Q1:我前幾天開始按照你的方法練習,用逆腹式呼吸,已經開始有得氣感,感到丹田溫熱矢氣增多時隱時現,問題是老是感到有點憋氣,在呼吸方面控制得不太好,剛剛看到你說的順腹式也可以打通小周天,我做了一次果然感覺呼吸比較順暢,可是氣感不明顯。現在請教幾個問題:

1.用順腹式打通小周天的時間會不會長一點

2.意守丹田是不是吸氣時意念氣沉丹田,呼氣時意念真氣止於丹田

3.在練功的過程時不時有蚊子打擾,很討厭也很麻煩,有時候不得不停下來,點蚊香又怕搞得空氣不好,不知道有沒有良策。

A1:我發現有一種不好的傾向在修丹人之中蔓延,就是太過於注重方法而忘記了丹道的本意。所以我在開始階段先說丹道的與道的聯繫,就是想提醒大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從道的思想和本體論去考察有關功法。逆腹式憋氣還做逆腹式做什麼呢。順腹式照樣可以打通周天,甚至基礎更牢固,用意更純,煉精更完善,我自己當年就是用的順腹式來打通小周天的。逆腹式的好處是感覺來得快,但這感覺來得快就是好事嗎,我看未必是好事。李少波的方法據說一開始就教人用逆腹式,有嘩眾取寵的嫌疑。我可以明確地說,逆腹式的確是很快就能得氣,但這氣沒有順腹式來得純,來得精湛。而且,如果你沒有順腹式的基礎,肯定會出現陽舉不軟,精力過盛,慾望過強,虛火上升等情形。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你不練順腹式,我保證你氣來得快,但慾望來得更快,用不了半個月,你的陽物會一晚一晚軟不下來。要不要逆腹式?要,當然要,不要逆腹式是傻把式,無法配合真氣流轉,但是這個逆腹式必須要以相當的順腹式為基礎,只練逆腹式是猛把式,無根之水難以長久。等你煉到可以沖三關的時候,呼吸方法會自然轉變,不需要特別的強調開始就逆。如果你相信我,請練順腹式至少三周,然後再轉想逆腹式樣。

沒錯,用順腹式打通周天要的時間要長一點,但對用意來說更好,基礎更牢固。長也就最多長個把月,多花這個把月是非常值得的,等你煉到了以後你就會發現一開始煉逆腹式是多麼的愚蠢。

在入靜的時候意守丹田,在開始的時候意要多關注呼吸,玄氂之門,生死之門。如何注意呼吸,對於順腹和逆腹是不一樣的。順腹:吸氣,意念是使天地精氣進入下丹田,呼氣,使全身濁氣排出體外。逆腹:吸氣,靈氣到達胸部,呼氣,靈氣由胸進入丹田。通了小周天后,逆腹:吸氣,真氣通過督脈到達百會,呼氣,真氣由百會由任脈下降到下丹田。當呼吸越來越輕微悠長的時候,聽不見自己的呼吸聲,也感覺不到明顯的氣機進出,再收意念到下丹田。

點蚊香對於練這個沒有影響,不要過多的注意外部環境,該點蚊香的就點,沒那麼多窮講究。

Q2:我在自學佛家的靜坐——只是用七支坐法,追求無念而已。就沒學你的丹——(可以一起學么?)對你這篇很是推崇,現在很多學佛的人犯了你說的毛病。就象大師南懷槿說他最怕念佛的,因為這些人修口不修心。我是初學者,儒道佛不分,能給我點指點么,謝謝先

A2:追求無念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無論道或者佛,都是一個複雜而完善的體系。尤其是對於佛家的禪宗,自成一派,如果是學禪的,最好不要急於學丹,等你的禪修到達一定的境界後再轉頭學丹事半功倍。為什麼修禪和修丹有一定的衝突呢,因為兩者對用意的要求完全不一樣,禪意是舍,忘,要求拋棄一切雜念,一個靜字里生出大千世界。而道,在入靜的時候要求意守,要求引導真氣,所以差別很大。雖然修丹也要求入靜,但這種入靜還不及禪宗的色定要求高,我們設想一下,假設你入定有成,進入色定或者無色定的境界,如果一念回來要去意守丹田,引氣沖督脈,恐怕馬上就從色定降到未到定了吧。所以說他們有衝突。禪宗的功夫也是很了不起的,沒有必要回過頭去另尋一門。

許多電視電影里描述這樣的大俠,會很多門絕技,我想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一個人窮一生能在某一種方法上有點成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陳攖寧算大天才了吧,他除了搞點仙學,是不是對正一道也很在行呢,看來不是。任法融是會長,擅長的也只一門修真功夫。我們應當追求純字,在一門功夫內,儘可能做到完善,至於別的功夫,我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研究。

Q3:我是結婚了的,30多歲,身體狀況一般,如果練你介紹的基本功,每天練多久合適? 大概堅持多長時間有效果? 另外性生活一般控制在什麼頻率比較好? 如果氣通小周天后,性生活頻率是不是更應該降低?

A3:我一向不贊成讓修道去影響一個人正常的生活,因為這條路太難,會對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你30多歲,結過婚了,可能還有孩子,生活對你的壓力已經很大了。如果要學,自然可以,小周天可以補身,但是對於小周天以後的東西,最好不要盲目地學。

我所寫的方法你也可以學,一天一到兩次就可以,每次二十到三十分鐘,最好是子時練,如果不影響你夫人睡覺的話,睡覺前花半個小時就夠了。性生活頻率不需要特別控制,只要注意不要縱慾就是,一周一到兩次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注意一點,每次練完之後,會有短時間的興奮期,這個時候最好不要有性生活。

通了小周天之後,要減少練功的次數和時間,用睡功保持就可以,因為如果還練得勤,則性慾會高漲,難以控制。

Q4:我已經照您介紹的方法在練習了,我的目的就是氣通周天,保持住,等以後有條件了再找師傅深入練習。

我個人的情況是35歲,已婚,性生活的頻率可以控制在一周或者二周一次。在從前諮詢過的練功者中,大半以上的人說不能練下丹田,認為一有性事就廢功又要重來,所以我真的很困惑。我是看了你的文章後,才有信心練習的。我感覺你講的小周天之前的功夫都不需要禁慾,只要不縱慾就行了,給我們結婚人練功一點希望。下面有幾個問題,真心請教一下:

1、關於性生活的問題:我個人感覺,築基到採藥之前,有適當的性生活沒有大礙,但不要過量。但到了你講的產小葯期間,一定不要有性生活,否則丹氣泄掉,就要從頭開始了。前面說「到了產葯時,性慾高漲,一想女人,就廢了,第二天丹田熱氣感全無。」你也表示認同是吧?不知道我這個看法是否正確?

2、關於築基:我已經練了有四天左右了,每天兩次,二十分鐘一次吧。頭三天感覺不錯,腹部有熱感,這兩天又沒有感覺了。可能是時間短吧。我感覺這個順腹式與逆腹式呼吸不太好掌握,我有時候中午躺在床上練,感覺腹式呼吸比順暢。但用打坐式就比較難掌握。這是其一。二是我能不能用腹式呼吸觀想氣入丹田二十分鐘,再用二十分鐘自然呼吸來溫養下丹田呢?三是這個築基功,有收功的方法嗎?

3、關於產小葯與周天:我認為你這個是標準的丹道周天,不是傳統的氣通周天。因為有個產葯與採藥的過程,是為了結丹,而傳統的氣通周天要低一層,沒有採藥,就是丹田氣足後就運氣通周了。問題一:大部分練功人認為氣通周天結婚的人可以練出來。但丹道周天,因為這個丹是先天元氣凝結,一有性事就泄了,結婚的人練不了。和你說的不一致,是真的嗎?問題二:您講的產小葯,大概就是「活子時」吧?在你的第二步中說「總結――坐下,入靜,葯生,通上下雀橋,閉目上視,意守上丹田,深吸氣,閉氣,以意念引導藥物向下向後,直指會陰,過會陰,走上督脈.」我感覺是一個采與還的過程。但您介紹得不詳細。一般來講,有采有還,采後要過十來個小時左右再還。可您這裡說得不清楚。

A4:1,我想我們對於採藥一直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以為採藥和歸爐就是一鎚子買賣,採到了,歸了爐了,煉通周天了就行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從反面來說,從你採藥到通周天,最快也要個把月吧,從開始練到採藥,最快也要這麼個把兩個月吧,周天純熟,怎麼說也要個半年吧。如果說,只要有性生活就玩完,那麼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呢,不要以為半年是一個很短的時間。每周一到兩次的性生活,當然對於練小周天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你到過採藥的時機,就算當時沒有采,或者忍不住發生了性生活,那麼,下一次到達採藥的階段就要容易得多。不會因為你這一次泄了就不行了。只是說,這一次,你就不能采了,而下一次照樣可以采。煉丹是一種鍛煉,就好比運動員鍛煉身體,我們常常說,你達到了這個最好成績後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狀態,不要荒廢,要注意保持,如果那個運動員剛創造了自己的最好成績,突然跑去大吃大喝度假去了,這對於練習當然是不利的,成績在度完假之後當然是沒有辦法突破的,那是不是說明這個運動員永遠無法突破呢?當然不是,只要給他一定時間的恢復期和適應期,他照樣可以恢復以前的水平。這次采不成還有下次,只是浪費了未免太可惜。

第二天熱感全無是正常的,但是不用擔心,你的熱感只要達到過,它回很快回來,只要你有一定時間的恢復,就完全能達到以前的水平並且會很快超越。

2,開始的時候,打坐的姿勢對於初學者來說,的確比較困難,因為會腰酸腿疼,在我的貼子里寫得比較明確,可以坐在椅子上,就算要盤坐,也可以在屁股下墊枕頭,怎麼舒服怎麼來,這些不舒服會慢慢消失。需要注意的是,順腹式和逆腹式樣不能夾著來,像前十分鐘順腹,後十分鐘逆腹這種蠢事不要做。要麼堅持練它半個月到一個月順腹再轉練逆腹,要麼就開始練逆腹,注意不要過分用力,其實困難更大。我建議你先練順腹,還可以先試著練一到兩種入靜的功夫,不牽扯運氣的。比如虛明功和松靜功。這個基礎功夫,沒有什麼特別的收功法,我寫過,用手摩摩臉,俗稱摩天根,活動一下,然後就可以出定。

3,結婚的人不能練??這樣白痴的話你不要信,結婚不結婚都能煉,難道王重陽沒結過婚,難道孫不二和馬丹陽不是結婚後才入道的,他們兒子都有。不要把丹道看得那麼神秘,什麼先天後天,什麼身破身不破,屁話一大堆,一點道理都沒有。還有,氣通周天是後世的人自己瞎編亂造出來的,我想是他們練丹道周天而又出錯,自己造了這麼個名詞,我們都是依據最權威的典籍,依據我自己的體會和經驗(如果你相信我是個誠實的人的話),不要被種種邪說所迷惑。

關於采和還的問題,我寫的沒有錯,不需要注意還與不還,那樣反而對你的進度不利,過不了就算,不去想它,隔天再過就行。如果一定要注意還,那不但是個負擔,而且還不一定有壞處,等你通過了自然明白。

丹功基礎第二步――採藥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的是,葯與丹的區別。所謂的葯,是體內的精氣神,在內景上,則是指的是那股沸騰的真氣,而丹,是在真氣(也就是葯)的運行之中產生的。古語云"產在坤種在干",什麼東西是產在坤種在干呢,指得是葯。以我的經驗和淺薄的理解來看,無論玉液還是金液,其產生的過程都是由上至下。也就是說,當產生丹時,情況是這樣的,當你的葯通過督脈而經百會下任脈時,才會產生丹,所謂的玉液,是藥物(真氣)通過雀橋時的一種附屬物,從內景上看,是當真氣直通雀橋的時候,就產生了玉液,當你專註於河車時,是很難發現的,通常在你運轉了很多次之後,才會發現有滿口的玉液。當然,從採藥到產玉液,需要一個過程,有的人長,有的人短,長則數月,短則數天,命功成就與性功緊緊聯繫,你入靜越深,其速度也必快。另外,雖然有很多小說和道友大加吹捧什麼通任督的神奇,我可以告訴大家,通任督是沒有什麼神奇的,非旦通任督無神奇之處,通大周天也無神奇之處,如果各位要求的是神通,趁早別練。而且,如果誰說自己通了小周天就如何厲害,百分之百是個騙子。可以這麼說,凡是學丹的人,一百人里有九十九個都是通小周天的,這是基礎,毫無神奇之處。至於到了後來,我想那是因為後面的功夫因個人情況不同,所以生出不同的方法,而且,到了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的階段,更是因人而異。開始一點點的差別,會被放大很多倍,方法也就不盡相同,適合你的也未必適合別人。

說了這麼多廢話,進入正題。採藥非常簡單,丹書中名之"火逼金行",火,指的是心神和呼吸,金指的是你第一步練出的先天精氣。時機非常重要,當你有了我所說的那種狀態時,要及時採藥,早了力道不足,難以運行,遲了藥物太老,運行的結果是導致你虛火上升,有的人早上起來還會流鼻血。

此時需要加強意識的作用,引導丹田熱氣向下向後而行。如何引導呢,四個字"吸,抵,撮,閉"

吸者,吸氣而不呼,並不是說你只吸氣不呼氣,那還不憋死了你,是深呼吸,長吸氣而閉氣,在閉氣的時候加強意識引導。能運行河車的人都知道,吸氣時對藥物運行有莫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吸氣時,氣走督脈,而呼氣時,氣走任脈,一個呼吸,是為一個周天。此時要忘記所謂的"呼吸無聲,若有若無",要加強呼吸。用術語說,就是"用武火",武火,就是加強的呼吸,而文火,則是緩慢悠長的呼吸。以呼吸(意識)為火,以真氣為葯,以周天路線為鼎,則可在乾地(上丹田)生小丹,丹降過雀橋而化為玉液。以玉液為葯,再入鼎煉之,可得金丹,金丹生於中丹田,降之種入下丹田,方可養嬰兒,金丹乃是嬰兒之種。養嬰兒使之生長,配合元神,方可成就陽神,陽神氣足,破體而出,才是最終目標。

抵者,舌抵上齶,名之"通上雀橋",這人人都知道,但是該抵什麼位置未必人人皆知。在上齶頂有一個如縫隙一般的小竅,以舌尖抵住,才是正確的。當然,初學者如果抵得久了,舌頭僵硬而酸痛是難免的,但時間久了,自然而然,不會有不適。力度不需太大,只要接觸有感覺了就行。當然,如果實在不舒服,就簡單抵住牙齒上面一點也行,隨著功力深入自然會進步。

撮者,微微收緊穀道(肛門),名之曰"通下雀橋",注意的是,一切以舒服自然為要旨,別弄得自己不舒服就行。通上下雀橋,則任督則連成一體。

閉者,閉目上視,此時意守上丹田。注意,不是說你什麼時候都守上丹田,只是這個時候守一下,會對採藥有莫大幫助。

總結:坐下,入靜,葯生,通上下雀橋,閉目上視,意守上丹田,深吸氣,閉氣,以意念引導藥物向下向後,直指會陰,過會陰,走上督脈。一次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要反覆去做,呼一口氣,再深吸氣,再引……反覆去做,自然能成。

雖然我說了很多次,還是要說,如果你調身煉己功夫不到,藥物不純,不能練這一步,否則,後果自負。這時用不著絕欲,小周天還是很容易的,但是不絕欲想有大成就,難如登天。還有就是,你有女朋友或者老婆的話,練這個會有一個很明顯的效果,就是性慾高漲,性能力會不斷提高。次數和時間都會有質的改觀。

Q1:入靜好難啊,雜念接踵而來,如何是好?

A1:這個問題我答得都不想答了,入靜是很簡單的事,當然是小靜,入靜有很多層次,要入大靜需要命功的支持。當雜念來的時候,你,不能,以人力抗衡,而,是要,隨著它起伏。雜念如海浪一樣一浪接一浪,抗也抗不住,你是這波浪中的船,任它如何起伏,你要安如泰山。基礎入靜記得三個字――――――懶,呆,隨。每個人都有那種懶懶的什麼都不想動的時候,比如你坐在那看電視,想換個台,又不想去拿遙控器,為了換台極度不情願從沙發上起來拿放在電視機邊上的遙控器。要的就是那種懶勁,有的時候你懶得什麼也不想去想,就想迷糊一會,這就是懶。所謂的呆,是發獃,懶著懶著你可能睡著,但是你總有發獃的時候。你發獃的時候什麼狀態,回憶一下。如果還控制不了,就跟著雜念走,當然是懶懶地跟著,當你跟了一會,你就發現自己安靜了。如果想睡覺,就睡一覺再練。至於守下丹田,愛守不守,先入靜,等靜了,只要帶著一點點就可以了,帶不上也關係不大。

Q2:我看有點書上說,是不是100天以內不能射精和遺精呀,否則就要從新來?

A2:像小周天這種垃圾功夫,根本不需要什麼一百天不射精和遺精,你只需要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慾望就可以了。可以過正常的夫妻生活。一百天不射精,開玩笑,如果能做到一百天不射精,至少需要幾年的功夫才能隨生隨化。別把它看得如何神秘,這是很簡單的功夫,非常簡單,我一再強調的就是簡單兩個字。其實最關鍵的只在開始的兩個星期,開始兩個星期只要做得好,感覺會非常快。但是開始的兩個星期,一定要有耐心。如果你年紀在十六以下,那麼大概一個星期就有感覺,如果超過了二十,大概需要兩個星期,如果到了三十以上,至少需要三個星期的耐心。我說的都是廢話。

Q3: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不不老不嫩的時候啊?

A3:這個問題當真很難回答,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這個人的美食是那個人的毒藥"-薩特。什麼時候是不老不嫩,我只能這樣簡單的來回答你,用內景來說,丹天暖氣充足,陽物勃舉,渾身酥軟時就可以了,以暖氣充足為要點。但是如果暖氣充足了還沒有采,則會化為虛火,那時候會面熱舌干口燥,感覺熱氣在熏自己而且熏得厲害,這時候就老了,也就不能用了。

Q4:所謂的採藥這步是真氣已經衝過後三關,到鵲橋時,產生了瓊漿玉液,才開始用武火,還是在什麼時候啊?

A4:所謂的武火,是在採藥的時候就使用,如果不用武火,則難以引導其走向正途。當然,在開始沖三關的時候,也是要用武火的,但不是一直用武火,需要用文火來積蓄力量,而以武火沖開三關。當通了三關之後,其真氣上下行走已經不需要用武火,就過渡到以文火來煉丹的地步。到了最後,任意呼吸,周天也會自然運轉。

Q5:在修鍊中,第一次出現了陽舉,酥軟,要射不射的時候,就是采小葯的時候啊?那個時候往往還沒有足夠的真氣沖關,那時就要火逼金行啊?

A5:至於陽舉,酥軟,我覺得不是最重要的,是丹天熱氣足,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靠得是它來沖關。沒錯,是採藥的時候就要火逼金行。先上督脈,名之曰,封爐,至於是否能衝過,有另外的一套。

(三)

丹功基礎第三步――――-過三關

當第二步採藥練好之後,馬上就可以做第三步過三關了,也就是河車的開始。實際上過三關並不是很難,但丹書上都寫得很難,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當然,也有的丹書說採藥之後要封爐,我覺得這一步有點多餘,所以略過不談,我覺得說封爐反而有害,原因暫時說不清楚,各位練得小有成就了自然有體會。所謂的過三關,是引導藥物(真氣)通過督脈上的三個關口,之所以要提出這三個關口,是因為這三個地方最難過,而任督循環中督難任易,所以,過得三關,駕河車是輕而易舉的事。

所謂的三關,是指的尾闕,夾脊,玉枕三個地方。尾闕在脊椎的尾巴上,一上督脈第一個遇到的就是這個。過不了尾闕,也就走不上正確的路線,所以有很多人造出了什麼卯酉周天,說是什麼在督脈的兩側,這完全是胡說八道。說出這種話的人,肯定是尾闕穴過不了。實際上過尾闕是非常簡單的,加猛火催逼,反覆衝擊,如果用鼻子呼吸覺得不夠力度,就換嘴來吸氣,當然,鼻子是足夠了。吸強而呼弱,自然力道出來了,然後就是用意念引導。沒什麼好說的,基本就是死功夫,如果藥物力量夠大,過尾闕是很容易的。如果實在過不了,繼續培養藥物,再回頭意守下丹田,積蓄力量,再衝擊。

夾脊關比尾闕難過,位置大概在至陽穴(註:在檀中的正對著的背面),過了尾闕,如果過不了夾脊,則真氣會在夾脊的位置集結,至陽穴雖如炭火在燒,卻始終燒不上去。此時要提撮肛門雙手微用力夾緊兩肋用意上引,當真氣到達至陽穴時,加武火的作用並不明顯了,關鍵是意識和真氣的力度。如果實在通不過,則試著意守大椎穴,要通過並不難。還是死功夫。

三關中最難過的是玉枕。玉枕的位置比較特殊,使你的頭看上去像一座無法爬上去的大山。此時意守百會穴或上丹田,閉目上視,會有莫大的幫助。此時你的目標是通過,所以入靜不深也由它,抬頭,低頭,反覆運動,自然能過去。

三關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前面的產葯和採藥,只要前面做得好,一切水到渠成,至多只是時間的問題。雖然道法自然,但過三關,還是要點狠勁的。如果反覆過不了,則真氣在背上來回行走,常常是一背的汗水。雖然你最後過了三關,在以後的周天運行中,也會感到在三關的位置上有三個小小的熱點,非常明顯。

順便說一句,過了三關之後,也不要急於走任脈,多多練習督脈是很有好處的。過了三關到達百會,大多會感覺到百會膨脹,四神聰穴也跟著發熱。過三關遠沒有那麼神秘,花費的時間也是很短的,也許你產葯,調葯要一兩個月,過三關只是個把星期的事。如果你三天打漁兩天晒網,那時間就長了。

過三關要注意的幾點

在產葯調葯的階段所花費的時間比較長,那時候的要求是意守下丹田,所謂的意守,用意當然是若有若無,要入靜比較深。但在過三關的時候,要加強意守的力度,不需要在意是否用意過度。意念要純,否則容易走火。純和力度是兩回事,純的意思是要少雜念。只有少雜念,才能內照,才能很好地控制進火,正確地引導真氣走向。但是也別把走火看得這麼可怕。走火入魔是不錯,但是在這個階段,你想入魔也沒那麼容易,功力太淺,但是如果不及時糾正,隨著功力的深入,那倒真有可能入魔。

路線要清晰,不能自欺欺人,明明沒有走上督脈,自己在脊椎的兩邊跑來跑去,卻不肯回頭,一味地自大。你這才到哪裡,萬里長徵才邁開了第一步。要確保自己走上的是督脈而不是什麼卯酉周天。周天就是周天,只有這一個。走錯了就回頭再來。

發現自己路線錯了,不要馬上又來練,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應當休息一段時間,或一兩天,或三五天。這都才入門,及時糾正錯誤是很必要的。也不用擔心休息了之後真氣沒了。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的。我知道各位對自己練了個把月的真氣都很珍惜,但是放心,它不會跑。你休息了個幾天之後,大概需要花個一天時間,就能恢復以前的水平。這種真氣就像鬼一樣,你趕都趕不走。當然,你休息的時候和女人這個那個起來,那就不好了。需要控制慾望,但不需要絕欲,等到了大周天的階段,才是非絕欲不可。練這個必然是慾望高漲,如果你縱慾了,要適當休息恢復精力,不是你找不到真氣的感覺,你找得到,但那不是真氣,而是虛火,而且虛火照樣很旺。但是練下去的結果是得不到玉液,你得到的是口乾舌燥流鼻血,熱得你頭暈眼又花。

Q1:真氣足時,武火催逼,呼吸加強,呼、吸的意念是什麼?吸,意想真氣循督脈達百會;呼,意想真氣循任脈達丹田。對否?

A1:這個問題實際是非常簡單的,等你採過了葯就自然知道了。簡單來說,呼氣的時候是不加意念的,而吸氣的時候向內向下擠壓和牽引真氣。至於說意想真氣通過督脈直達百會等等,這是對的,但是在過三關的時候是完全錯誤,過三關的時候真氣走起來其慢無比,你想得再多也沒有用,還容易出偏。過三關的時候是用意識在引導真氣,遇到阻礙去意守某一個督脈上的穴位,也只是臨時的方便法。你的意識只做一件事,就是催,逼。

你提出這個問題來說明你對流行氣功的練法已經根深蒂固了。在流行氣功里,這樣的東西是很多的,出了點真氣就直接想某些東西。要知道,在採藥之後,藥物的感覺是非常明顯的。非常明顯!你自己想想,你下丹田內有一團熱騰騰的東西,你要讓它走動,當然意識是圍著它在打轉,怎麼可能就閉著眼睛想快到百會,快到百會。任你怎麼想,它一動不動,想也是白想。而是要實打實地一步一步催它走,拉它走。它走到了什麼位置走不動了,其內景是非常明顯的,明顯到像眼睛看到一樣。所以,丹功是非常實在的,更本不需要一些虛無縹緲的聯想,而都是實在的意識。就像你早上起來穿衣服一樣,你不能在那想,快穿上衣服快穿上衣服吧,而是要自己動手去穿。藥物其就像你眼前的衣服一樣實在,你去穿衣服,就像過三關一樣實在。因為它實在,所以根本沒有什麼虛無縹緲的冥想,聯想。

而你說的吸氣,讓藥物走督脈上升,而呼氣,經任脈回到下丹田,是對的。但是現階段你是絕對做不到的,做不到你想它有個屁用呢。要通了小周天之後,並且周天純熟之後,才能這樣運行。你為什麼做不到?還是那個詞,實在。周天純熟之後,這並不是一種單純的聯想或空想,而是非常實在的,你能切實感受到藥物(真氣)的行走,你吸氣,它經三關到百會(或者越過百會),是你幾乎能看得見的運行,根本不是想像。實在到你一旦練熟了,不需要經過意守,它會自動行走,跟隨你的呼吸。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有那麼多睡功,這麼說吧,只要你熟悉了,你睡覺的時候它都在走。但是因為睡覺的時候缺少神的作用,所以不生玉液(這是我的看法,可能也有人生玉液,那樣的人是天才吧)。

Q2:三關一次過不了,又坐不住了,怎麼辦?重新引氣歸於丹田?

A2:這次過不了,下次繼續過。過不了意守下丹田,繼續凝神入丹田幾分鐘,然後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你問的這些問題都是自己憑空想像出來的問題,等你到了這個地步,這根本就不是問題。這就好比騎自行車一樣,還沒會的時候總想,如果我要轉彎要怎麼做,等你會了,那些想出來的根本就沒用,自己一下子就轉過去了。

一般來說,入靜的時間會隨著命功的進步而逐漸加長。舉例來說,你開始單盤的時候,必然會出現腿痛腰酸的情況,你想坐得久一點也不行。但是命功進步了,一系列的不適情況會逐漸消失。但是消失也不一定是好事,隨著坐得越來越舒,會有另外的問題出現。這些具體問題以後會慢慢說到。

Q1:采大葯是否同采小葯一樣靜等其動,然後火逼金行?還是由他自己循經脈而行,只神隨氣行就可以了?再,采大葯的大周天的巡行經脈路線怎麼走,您只說由任脈進入手太陰肺經,最後由足橛陰肝經進入任脈,看了讓人如綴如五里霧中,此處能否講的明白一些?

A1:走大周天不是玉液的範圍,講究比較複雜,如果沒有人具體在旁邊教,光看這個是不能學的。采大葯也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但是講究在於如何應對小周天之後不斷變化的內景,如果一直採用小周天的意守方法,則會導致出偏。小周天之後,因為真氣在氣海鬱結,要用中丹田的真氣去溫養下丹田的藥物,所以意守的部位與小周天有差別,同時非常明顯的是有真氣在中下兩丹田運動,另外,隨著每一次呼吸,都會感覺到中丹田有一米粒大小的熱碳燙一回,所以,自古有兩種練法,第一是改守中丹田,名曰「移丹」,另一種是守下丹田(也就是我所寫的那種),因為各派的練法不一樣,隨著功力的進步,上丹田的熱度會超越中丹田,則是下一次移丹,需要改守上丹田。因為練法各派有明顯的分歧,所以,我寫得比較模糊,就是不想讓別人看了亂練一通。實際上到了這個地步,沒有什麼具體需要逼動真氣運行的路線,練到這一步你就知道了,是內景非常清晰,幾乎不需要刻意去逼迫它走什麼路線,只要性功到了,入靜夠深,真氣會自然行走大周天,你也能感覺得到。至於硬要逼迫真氣去走大周天的路線,則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我就干過這種蠢事)。對於大周天的路線,我沒有多寫,你可以參考其他的參考書,從手太陰肺開始,連續不斷走十二條路,直到足撅陰,資料很多,我手上原來的經典不在這,所以沒有把它寫全。我覺得寫全也沒有意思,因為你控制不了,硬要控制極容易出偏。另外,走大周天因為是左右對稱行走,對於一般人來說,左右的進度或多或少都有差別,所以非常危險。至於說采大葯是不是火逼金行,是。在這裡空口說是無法領會的,到了需要採的時候,感覺是非常明顯的,你到了,自然知道要采,你沒到,所以自然搞不清楚,我說,是降心火,然後以腎水迎之,得大葯,然後走督脈上到上丹田。

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疑惑,我簡單總結一下,小周天是有為之法,需要特別注意控制自己的意識和路線。大周天是無為法,因為在小周天的基礎上你的內景非常明顯了,每天的練法如同看電影一樣,你難以具體控制,只能在性功和進退火上加以調節以防止出現走火或者走丹炸丹的情況。有高人說,煉丹就如種地,每天澆水施肥,小心服侍,它自然會長出來,這是非常有道理的。慎守汝身,物將自壯,要牢記這句名言。大部分人是因為對抗不了大丹階段的魔境才練不成的,而不是因為這種練法自身的問題。

我想,各位把自己的小周天基礎打好,大周天的內容只能作一般了解。有了基礎,再去尋找自己的機緣吧。

Q2:1.為何你說的丹道中未提及中脈一詞 , 我記得練功過程中會有葯走此脈 ,不知您如何定義?

2.請問,練功過程中會內視到體內外的光影變化 , 好像你在光的解釋比較少 ,是不是光也是幻覺之一?

3.小周天和大周天採藥時的差別是否在於葯的密度? 我明顯感受到像一顆乒乓球狀的氣團行走督脈。

A2:1。丹道確實有走中脈,但這不是小周天的內容,在三田反覆之後,小丹不能長駐於一地,會漸漸上移,由中丹田而入上丹田,有的時候三個丹田都會氣烈如火,其行走的路線就是中脈。其實這是氣走全身諸脈的自然現象,當中丹田熱力足時,是全身真氣行不到頭重回氣海的緣故,小周天之後,大約練個把月,中丹田的熱力將取代下丹田,給人造成一個假象就是中丹田有丹,其實不是這樣。如果繼續深入,則大約半年之後,上丹田會熱力超過中下二丹田,這是通大周天之前的現象,因為足撅陰於任脈相連於此,真氣流完全身,會彙集於此重入任脈而匯入下丹田。在這個過程中,假象是丹由下入中至上,丹書名為「三田反覆」,其實是個表面現象的謬誤。這個階段中,因為有丹在上中下三田出現的現象,另有真氣循中脈上下運轉,故又以此誕生了中脈一說。許多門派以為,這一條路在三田反覆中得到打通,由結合百會內陷等現象,說它就是陽神出體的通路,正確與否,我不敢亂評,只是保留我個人的看法。

2。我在學丹之前,學過一段時間的四禪,所以在光的變化上一律以幻覺來看待,不知道對不對,我以為,不應該留心於光影的變化。或感覺眼前有霞光流動,或感覺身體有電光上下流動,或感覺眼前光明,皆是假相,不可執著。意念單只要在丹田和真氣的流動上著意,否則容易走火入魔。

3。大周天和小周天其實差別不明顯,大周天是借小周天之力所通,而通大周天是在日夜積累的過程中完成,如果要仔細考證,可以留意自己體內真氣的流向,體內的各條真氣,若不留心,若有若無,若加留心,則十二經脈和七經八脈的真氣流動次第歷歷在目。因為我在這裡走過一段彎路,所以印象特別深刻。不要以人力硬去控制真氣在其餘經脈的走向,否則費力不討好,而且容易走活。

大周天所結之丹需要在三田反覆之後,丹走完三田,然後在特定的時間重入下丹田而得。丹經有云「三家見面」,這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考察三田反覆和大丹的由來,恕我無法詳細回答。大丹和小丹不是密度不同,而是大丹是變化和活潑的,所以可以轉為胎神之根,而小丹則靜默無言。

南北宗的差異及北宗初步

我其實一直非常疑惑,內丹的煉法是否只有一種,而是各派的名稱不同,還是本來就有許多不同的煉法。如果煉法非常多,那麼可能有一些就是不可靠的。至少在我看來各派的典籍記載差異非常大。我想產生這種差異有以下幾個原因,一,在采大葯和煉大丹的時候,因為每個煉家的個人條件不同,所以內景也有所差異,那麼在典籍的表達上自然有差異,這個人的美食可能是那個人的毒藥。第二,可能這些典籍的作者,古代的大煉家,也有相當一部分走上了歪路,他們並沒有自己吹噓的那種成就,而只是根據自身的內景產生了一些幻想,一些預計。第三,丹道也如物理化學一樣,是一門發展的學科,自然會在煉法,理論,操作上有進一步的革新和發展。好像修改電腦程序一樣。比如南北宗的差異就非常之大,單就北宗來說,每個大德的說法也不一樣。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差異是,在南宗的所有煉法里,還沒有提出如何養胎和出神,請注意,南宗的典籍里沒有陽神成就的說法,只提到煉出了金丹,煉出了金丹之後呢,是否就得道了,得道了有什麼表現??為什麼得了金丹就能長生,如何長生的,基本沒有詳細的描述。我們今天看見某些"高人"在文章里拚命地說"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這基本意義不大,至少在內景的參考和最後的了手功夫上沒有什麼具體的可操作性。至於有的人說,煉神了,如何如何,煉虛了,血又變清變白,如何飛舉,那基本是胡說八道。我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種人不是自己在幻想,就是在騙人,要麼是以訛傳訛。說到這我又想說騙子非常之多了,要想辨別騙子,除了需要不斷學習內丹的知識,還需要自身的體會。我非常清楚,說這四煉的人走的是南宗的路子,但是南宗的路子走到了頭,對於如何得道還是一頭霧水(也可能是沒有高人教他),所以只好在原地大轉,並且美化南宗這種煉法,加上一些神跡。我不知道為什麼南宗只說到得金丹就完事了,可能是高人們不願意繼續說下去,也可能他最後成就了,自己也不太清楚這些後面的效果。

有一點你們也要牢記,丹法是與天地陰陽變化而合的,其法必然自然,所以得到金丹之後,成道可能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是我們還想繼續追問。我猜想,隨著理論的不斷完善和煉家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懷疑肉身成聖的可能性,轉而去追求另一種長生,因為肉身成聖的人實在是太少了,這另一種長生就是精神的長生。而眾所周知,人的精神是和肉體聯繫在一起的,人死如燈滅,那麼精神也就沒有的依託。所以自南宗以後,北宗開始對精神的長存進一步發展,也就是如何以丹來做精神的依託,依靠丹來使精神不滅。從這裡開始才有了所謂的養胎與陽神。我們無法知道這種思想是怎麼產生的,無論南宗北宗,他們的思想都是從道的原始本體論而來,沒有高下的差別,但是後面的路子完全不一樣,我個人覺得,像南宗那樣,確實比較難,難在最後的一步,得了金丹如何成道,這是個理論上的不完善,既然理論上都有缺陷,那麼在操作上更是無跡可尋,可能他們知道如何做,但是就是沒人寫出來。我說過,如果南宗是對的,那麼最後的一步非常之快,做完了就馬上得道,所以這些神仙也沒有留下過多的描述。但是僅僅從現有的了解來看,那非常費解。我就問你幾句,你得金丹了就成道了嗎?你可以不死嗎?為什麼金丹會讓你成道?像這幾個問題是比較難回答的。因為那種煉法,煉成了就馬上成仙了,這些神仙沒有興趣回答,所以留下了一點空白。而北宗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一部分這種空白。

北宗的基礎功夫和南宗一樣,小周天,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小周天之後,就出現了幾種不同的煉法,其了手的高級功夫和元神緊密聯繫,而南宗基本沒有這方面的內容。

關於「玄關」

看見一篇貼子,裡面談到玄關的神秘莫測。實際玄關並不那麼神秘,凡是修到大周天的人都明白什麼是玄關。下面我就我的體會來談談什麼是玄關。在修到一定地步的時候,體內的真氣流動和真氣升騰的現象雖然非常明顯,但是入靜之後意識卻超脫了具體的感受。就好比在看書的時候走神一樣,書上的文字雖然歷歷在目,但是心有它屬,游於書本之外。我記得一本書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真實的故事,當代的一個高僧,是弘一還是巨贊我就記不住了,念了很多年楞嚴之後,突然有一天晚上,彷彿看見楞嚴義脈出現在眼前。同樣的道理,在修鍊純熟之後,彷彿看電影一樣體內的循環在眼前顯現,注意,不是體內的感覺,而是像出現在眼前的電影一樣不停流動。此時候,意識往往會集中在這個顯現的某一個位置,它是不固定的,也因人而異,好像是另一個身體,雖然意守上或者下丹田,但是非常奇怪的是,這個顯現的意識集中可以影響體內的意守,所以,漸漸會以這種意識的集中來取代身體內的意守,意識所集中的部位就是玄關。它彷彿是身體外的全息身體脈絡影像,可以用來做許多事,比如用來影響真氣流動,用來意守。久而久之,已經忘記了去意守什麼部分,只守住了那一個虛無的一點。而且,會養成一入靜就去守的習慣。

找到玄關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能強迫自己做這樣的幻想,功夫不到,這樣去想只會傷害自己。


附內丹學問答

(一)甚麼是內丹?

答:內丹,指人通過修鍊自身的精氣神而在體內結成的丹,乃相對於以身外的藥物煉成的「外丹」而言。內丹之「丹」究竟是甚麼呢?內丹家對此說法不一,有的認為就是自己的本來真性,有的認為是形如黍米的能量團,有的認為是一種光。

(二)內丹修鍊所追求的終極境界是甚麼呢?

答:復歸本性,與道合一。

(三)內丹修鍊的總原則是甚麼呢?

答:性命雙修。 性,即心性;命,指精氣。修鍊內丹,既要凈化心靈,又要培育元氣,以開發智能,強健體魄。

(四)修鍊內丹如何入門?

答:未煉功,先積德。欲修內丹者,先要加強道德品行方面的修養,包括棄除不正的行為、習氣、嗜好,按一定的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並積極奉行利人濟世的善事。然後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靜坐,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沒有老師指點,如何習靜坐?

答:靜坐沒有特別的講究,順其自然就行。每天清閑時,或盤腿(單盤、雙盤、自由式均可)坐於床上,兩手重迭放於腿上;或垂腿坐於椅上,兩手平放在兩腿上,上身挺直,頸椎稍往上一頂,頭自然微微下垂,先不忙閉眼,而要凝神聽自己的呼吸,待到覺得呼吸較細勻時,再微閉雙眼,稍微用意顧念下丹田,而注意力仍主要放在聽呼吸上 (聽呼吸比數呼吸要好)。若遇有雜念紛擾,最好是不去管他,只要身體穩坐不動,任他雜念急起急落,思前想後,等到坐過半個鐘頭或一個鐘頭以後,雜念自然就慢慢的平下去了。中間猛然一覺,雜念全消。若能一覺之後,把持不失,自有說不出的快樂舒適之感。

(六)靜坐一會後,覺得腰酸背疼,請問是不是出了偏差?

答:這是正常現象。人身中許多病往往有一個潛伏期,過了潛伏期再發作,常常很厲害。若能在潛伏期就把它診斷出來,則比較容易治療。靜坐時真氣在身體內運行,就具有檢查潛在疾病的作用。因為真氣遇到病灶,便會受阻,使人產生疼痛感,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靜坐時間久了,積聚的能量不斷增加,真氣就能衝過病灶使潛在的疾病消除。

(七)靜坐一個多月後,覺得很受用,該如何進一步修鍊?

答:繼續靜坐,可以一直保有良好的感覺。 若有條件的話,可以請教道門中人指示煉精化氣的方法。

(八)有人間:我工作太忙,幾乎沒有空閑時間,如何煉功?

答:古人說:動處煉性,靜處煉命。 如何動處煉性? 舉凡工作應酬,以良心作主宰,以中庸為尺度,無私心,無雜念,一心一意,干好本職工作,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人,即是最好的煉性方法。如何靜處煉命?無事之時,無論行住坐卧,總將一個神光下照于丹田之處,務使神抱住氣,意系住息,神氣戀戀,兩不相離,如此聚而不散,融會一團,悠揚活潑,往來於丹田之中,日積月累,自然真氣沖沖,包固一身內外。

(九)有人說煉功要守竅,請問應該守甚麼竅?

答:守竅之法較多,但初學者應以下丹田(臍後一寸三分處)為主。尤其是日常用腦較多的人,心火過於上運,意守下丹田,可降心火而升腎水,使身中陰平陽秘。在守竅過程中,也應根據氣機的變化靈活掌握,轉換意守之竅。若昏沉,宜移守上丹田;若散亂,應移守下丹田。關於守竅的方法,諸家都強調「勿忘勿助,似守非守」,用意不可太緊,又不可全不用心,流於散亂昏沉。

(十)聽說煉功要掌握「活子時」,請問「活子時」是指甚麼時候?

答:子時乃一陽來複之時。 活子時,指煉功中凡靜極恍惚,心中毫無慾念,而陽氣自然生髮,生殖器自然挺舉之時。

(十一)煉內丹功,在飲食上有甚麼禁忌嗎?

答:以素食為主,少食腥膻。素食中如蘑菇、竹筍、鮮菌等,味雖適口,但易於發病,也宜少食。肉食中只可權食雞鴨魚並蛋類,其它肉類,宜少食為妙。

(十二)內丹學有哪些主要流派?

答:內丹學在流傳過程中由於師承的不同、掌握的重點不同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有以修性為主者,有以修命為主者;有主清修者,有主陰陽雙修者。這些流派,都自稱淵源於唐末五代鍾(離權)呂(洞賓)的金丹派。按傳統的劃分法,主要可分為南、北宗和東、西、中派。

南宗創始者為南宋張伯端,其代表作《悟真篇》被奉為與《周易參同契》同樣重要的內丹學著作。該派以「先命後性」的修鍊方式著稱,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南宗內部又分為清修派和陰陽雙修派兩個支系。

北宗創始者為金代王重陽,流行於江北,在修鍊方法上主張先性後命,且以性功為主。倡清靜獨修。

北宗與南宗在元代經陳致虛的大力會通實現了合流,從此成為全真教內部的兩宗。

中派為元代李道純所創立。原本無宗名,因其丹法以「守中」為要,故名。該派把儒家的「中和」思想融於道教的修鍊論,始終以「守中」為要訣,認為「中」即玄關一竅,為人性命之根。明代的《性命圭旨》、清代傳《樂育堂語錄》的黃元吉以及傳中黃直透功夫的閔小艮均被視為中派。

東派為明嘉靖時陸西星所創。此派功法源於南宗,主陰陽雙修,但非御女采戰之術,而是神交氣交,雙修雙補。其要點在「凝神聚氣」,「道法自然」。明末著《金丹真傳》的孫汝忠、清代編《道書十七種》的傅金銓,其丹法均與束派相類似。

西派由李西月於清嘉慶至咸豐年間開創。其丹法特點是清靜與陰陽合用,第一步主清靜自然,第二步主陰陽雙修。此派功法層次多,如築基分小築基、大築基,煉己分內煉己、外煉己,煉心法分為九層,藥物分作三層,煉功分為五關等。清末著《性命要旨》、《教外心法》、編印《道統大成》的汪束亭,著《養生篇》的柯懷經,及近人蘇州徐頌堯(海嬰)均屬西派。

(十三)內丹學的基本特霉是甚麼?

答: (1)內丹是一種以靜功為特霉的人體生命內煉實踐體系; (2)內丹功法從人的性功能練起,調整自身的內分泌激素,從而加強對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的自我控制能力,改變人體自身的功能; (3)內丹以人體性潛能和無意識系統的潛能作為開發對象; (4)內丹學寓道於術,它不僅是一套系統的功法,而且是一套完整的世界觀,是以老莊的道家思想為主體的立身處世的行為模式。

(十四)內丹功法的核心是甚麼?

答:內丹功法的核心叫做「取坎填離」、「抽鉛添汞」,實際上就是還精補腦。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促使性能量升華,以之作為大腦的營養,從而保持大腦的青春活力。

(十五)修鍊內丹有何樂趣?

答:修鍊內丹的人在「活子時 」到來時體內會分泌出一種類嗎啡樣的激素,使人產生酥綿快樂、如痴如醉之感。

(十六)修鍊內丹的關鍵是甚麼?

答:關鍵在於懂得玄關竅開之時。古人說: 「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誰知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所謂玄關竅,意即人體至玄至妙的機關。有的人執著於認身體的某個部位為玄關竅,這是不妥當的。因為問題的實質並不在於人體結構靜止的這一方面,而在於如何使「玄關現象」(現出玄關之象)這一屬於身心狀態的動的一面。玄關現象又稱玄關竅開,它在平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有在練功過程中當真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及靜極而動時才會出現。玄關竅開是靜定中無所知無所覺時突起知覺之心,前無所思後無所憶"乾乾淨淨的一種境界。這時會在腹部形成一個氣穴,修鍊者應凝神入於氣穴,自有陽生活子時發生。

(十七)練功要意守丹田,請問丹田的位置究竟在甚麼地方?

答:丹田的位置,各種文獻所載及各家師傳不同。有的說臍下一寸三分為丹田,有的說臍下三寸為丹田,有的說丹田在腎前臍後 『還有其它說法。這些都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練功實踐中直覺體驗出來的。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體會自然不一樣。除了個人的差異外,還因為腹內的感覺神經是內臟神經,它向大腦感覺中樞傳送的反射不那麼準確,往往有誤差。因此,對丹田位置的記載不同是可以理解的。那麼,我們對丹田的部位究竟該怎樣認識呢?一般來講,一談到丹田的名稱,應指前從肚臍(神闕),後至陽關"命門部分(小腹部),不是單指某一點"也不是單指一平面,而是指從外到內.從上到下的立體部分。若在教功和練功過程中,各家門派師傳不同,練功目的和方法不同,那就隨其師所指點安排固定在某一部位,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十八)能否介紹氣通督任之法?

答:氣通督任又叫小周天,是依靠人體的真氣生髮之機,加上不斷練功,使精氣充分積累而自然實現的。通督任之法,在默默凝神常照氣穴 (即下丹田) ,迨至元氣充滿,自能沖開督脈,循脊上行至腦,復轉而下行與任脈相通。但元氣之通督脈,並不一定在靜坐練功時,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比較明顯的感覺是有一股熱流順著脊椎湧上腦後玉枕穴。

(十九)請問入靜有甚麼方法?

答:可試用下列幾種方法進入入靜狀態:

(1)數息法,就是在練功中默數自己的呼吸次數,從一數到十或百,周而復始,可以很快入靜。

(2)聽息法,就是在練功中聽自己的呼吸,使精神集中,協助入靜。

(3)意守丹田法,就是把意念活動寄托在身體丹田部位上,以利排除雜念,順利入靜。

(5)意守臟器法,由於某臟有病,在練功中可以直接意守某個臟器,如意守肝臟、腎臟等,不僅有利於入靜,而且可以使氣至病所(元氣疏通該臟)。

(6)聲音誘導法,在練功中可以輕聲誦讀字句或咒語,也可以聽鐘擺之聲,都是入靜手段。

上述入靜方法,可任選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同時進行,同時進行一般不宜超過三個內容.否則會人為地增加了雜念而不利於入靜。

(二十)除了靜坐外,能否介紹一些輔助功法?

答:下列功法,不拘場所,只要有空即可進行:

(1)摩手熨目。將兩手手心相對用力搓,使掌心如火,睜大眼睛,將手掌掌心向內覆於眼上,用掌的熱氣熨目。

(2)鳴天鼓。舉雙手緊掩兩耳,以雙手食指從中指上滑下,彈擊後腦,聲如擊鼓。

(3)舌功。以舌抵上顎,可使津液自生,再用舌滿口攪津液,鼓漱三十六次,分三口咽下,咽液時喉中應汨汨有聲。

(4)提肛功。提縮肛門,如忍大便狀。

以上功法,勤行不輟,對身體大有好處。

(二十一)如何對待練功中出現的幻景?

答:在入靜過程中,隨著體內氣機的變化.可能會出現山河湖海、花草樹木乃至仙佛鬼怪等種種幻景。當幻景出現時.應不予以分辨,不生欣厭之念,以免激惹起更多的意念活動。要緊緊守住原意守對象,這樣做,幻景自然消失,從而恢復寧靜之態。所謂 「死心不動,萬魔自退」。

(二十二)甚麼是練功偏差?如何糾治偏差?

答:偏差,是指由於練功方法掌握不當,在機體出現異常時,自己不能控制和消除,而帶來影響正常生活的痛苦。出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沒有老師指導,對氣功的練法掌握不當;

(2)由沒有練功經驗、不懂醫理的人傳授,方法不對頭;

(3)雖有正確的指導,但自己未能正確掌握方法;病情不適宜練功,勉強去練;

(4)練功中產生一些感覺或幻覺,盲目追求使之加強,不能消除,導致偏差;

(5)練功中,受到突然的驚嚇刺激,導致出偏;

(6)選擇功法見異思遷,今天練一套功法,明天又練另一套功法,造成功法混亂,思想矛盾;

(7)在練功中盲目引氣運行,違反了自然規律,致使偏差產生。出了偏差後,應停止練功,情緒不要緊張,消除恐懼心理,把意識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上來。試做放鬆功,放鬆思想及全身。或由氣功醫師行拍打法或用針灸、推拿、中藥對症治療。

加入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關注回復「下載」即可),一起學習交流探討太極拳吧!

太極養生堂正式對外開課啦!

系列太極拳培訓學習課程助你一臂之力!

太極養生堂即日起面向全國太極拳愛好者推出系列太極培訓課程,將由太極養生堂創始人及總教練黃山先生親授太極功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王宗岳行功論太極拳經解,行功即練拳也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