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嘻哈文化,走出「地下」,欲向「朝陽」

嘻哈文化,走出「地下」,欲向「朝陽」

剛剛過去的2017應該算是中國內地嘻哈音樂(Hip Hop)元年。

隨著一檔網路綜藝的橫空出世,一大批underground派嘻哈音樂人走進了主流視野。嘻哈似乎不再是小眾音樂,rapper們穿著的牌子、走路的樣子、說話的調子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模仿。

與之前流行音樂重視體現中國元素和中國情懷的基調相似,這次說唱推廣也格外強調「中國」、「中文」「傳統」以及「故鄉」。這也使得人們更多關注到中國(包括港台地區)現有主流說唱力量的「中國化」進程。實際上,嘻哈文化的出現代表著年輕人的一種表達,通過舞蹈、音樂、藝術和展現自我的方式,年輕人可以來表達內心的聲音以及真實人生。對於年輕人而言,嘻哈文化是無形的,嘻哈更代表年輕人對人生的一種態度。於是,就在這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嘻哈被更多非愛好者接受和認可,這是內地嘻哈文化發展中里程碑式的跨越,而在這之前,中國的嘻哈文化已經醞釀了三十二年。

爆發不是偶然中國Hip Hop沉澱已久

Hip Hop文化發源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曼哈頓的布魯克林區(著名貧民區),在黑人文化里,Hip Hop更像一種生活方式,是很純粹的平民文化。而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嘻哈運動起初的目的是美國黑人群體尋找自身的身份認同。由此,街頭塗鴉、說唱、打碟(DJ)、b-box、街舞都是嘻哈的表現方式。

而在人文氣息更加濃郁的法國,嘻哈除了是一種音樂風格、娛樂形式,一種年輕人扮酷的生活態度和即興歌唱,嘻哈還是一種社會教育的方式、一計預防犯罪的妙招。在學校以外,還有一些不上學、成天在街頭遊盪的孩子,時間長了很可能會學壞,有一些藝術家們把這些人帶到工作室,幫助他們,讓他們通過嘻哈的訓練,學會以不危害社會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比起放任自流、讓孩子們無所事事甚至學壞,讓他們專註於藝術,挖掘自己的創作潛能,顯然能夠為社會帶來更好的影響。同時他也看到,相較於其他的藝術形式,這些孩子更能夠接受嘻哈,他們覺得嘻哈很酷,不僅僅能從中獲得樂趣,還能因此得到周圍人的喜愛和尊敬。

回顧中國,最早的嘻哈音樂出現在1986年的香港地區,著名歌手林子祥一首純正old school風格的說唱《AH LAM日記》發行。隨後L.A. BOYZ、D.D.節奏、軟硬天師、羅百吉、大馬戲團等組合撐起了中國說唱的黃金90年代,而光光、熱狗(MC hotdog)、茶米這些饒舌歌手至今依舊人氣頗高。

內地Hip Hop發展雖然稍落後於港台地區,但始終以underground的方式在摸索,聚集了眾多熱愛嘻哈的中國青年和廠牌,GOSH、Sup、N/U、說唱會館等等,他們始終在為Hip Hop的未來找尋一個出口。

商業化和自律成主題 嘻哈發展不是肆意的freestyle

在嘻哈自由發展的這些年中,過度倡導個性和缺乏約束使得underground派有很多為人詬病的地方,但這其實是個歷史問題。另一方面,獨立音樂人在廠牌運營、作品宣傳、營銷上的專業性都遠遠不足以比肩正規唱片公司,更不能撼動主流音樂市場。因此,嘻哈文化的推廣和普及始終停留在小眾階段。

直到2017年《中國有嘻哈》的出現,打破了HipHop的沉寂。GAI、Bridge、黃旭、孫八一、艾福傑尼、VAVA、李大奔等眾多rapper和歌曲的出現不僅衝擊了主流音樂市場,同時也改變了太多人對Hip Hop的看法。這是一群年輕、個性張揚、頭腦聰明、穿著打扮看起來像異類的人,但同時他們又重情義、講規矩、謙虛禮貌、熱愛自己的家鄉,尤其難得的是他們對傳統文化均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比如GAI,這個看似滿身痞氣、方言略重、在成名前吃過太多苦的草根rapper在獲得《中國有嘻哈》年度總冠軍後,宣布將100萬獎金全數捐給希望小學,建立40間「 Gai·Door&Key 快樂音樂教室」,其中20間也回饋他的家鄉四川內江。他說「我以前犯過很多錯誤,也特別叛逆,但一直在想以後應該走怎樣的路,無論是在音樂上還是在做人上。」這是一個音樂人的成長,也是中國嘻哈文化的反思和發展。

這看起來有些矛盾的結合,其實正是當下中國青年rapper的樣子。站到更大舞台上的嘻哈音樂人們在追逐Hip Hop精神的同時並沒有迷失自己,反而在嘻哈文化中摸索到了自由和方向,用新的內容和形式詮釋著中國嘻哈的的未來,這也是這些年輕人能夠被主流所接受的原因之一。

但同時,這些習慣了freestyle的rapper,在選擇走進聚光燈之下時,就代表接受了商業化的規則和作為公眾人物的責任,對於剛走出地下的嘻哈音樂人來說,一場自我選擇的冒險已經開始。

這是音樂人的責任,同時也是平台存在的意義,讓好的作品、優秀的文化被放大,讓前途可期的年輕人被看到,讓無國界的音樂精神在本土化過程中詮釋新的意義。可以這麼說,《中國有嘻哈》將Hip Hop推進主流音樂文化的市場之中,同時也把規則和約束帶給了rapper,這是好事。

正能量Hip Hop漸成主旋律

做出改變的rapper大都找到了自己的音樂道路,GAI簽約劉洲,出新歌、參加綜藝節目、風頭已不是曾經做地下rapper時可以比擬。不久前剛剛獲得首屆亞洲音樂盛典「最佳說唱組合」大獎的「沙漠兄弟」艾福傑尼和黃旭,參加了多場音樂節、綜藝節目,還為電影《殺無赦》唱作了主題曲。VAVA剛結束了自己的全國巡演,並簽約了愛奇藝旗下公司果然娛樂。Jony J雖然依舊保持獨立音樂人狀態,但也合作馮小剛導演,為電影《芳華》唱了主題曲《想把你留在這裡》。

真正的嘻哈文化不是在battle中為了韻腳而使用逝者的名字,更不是為了裝酷故作頹廢傳遞負能量。比如像Jony J的《信仰》、Cblock的《一切會OK》、 孫八一的《不歸路》、滿舒克的《每一天》等等,這樣真正反映嘻哈精神peace&love和keep real的中文說唱其實有很多。

這些曾經稜角十足的獨立音樂人不再沒有章法的做音樂了,他們是「嘻哈趕路人」,描繪出了Hip Hop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一張張曾經大眾看不清的面孔,肩負責任的同時秉承自己的內心上路,未來可期。

商業化的嘻哈音樂也並沒有像有些人所抨擊的是「變質的Hip Hop」,因為嘻哈音樂不再是一味的反叛、尖銳、憤世嫉俗,如今的嘻哈追隨者能夠在音樂人身上看到更多對音樂的反思,對自我的反省,和對自由精神的追逐。這是眾多尚處在迷茫期的青少年、青年觀眾更需要的精神導向,不論身處怎樣的世界,都要「真真正正做自己」,追逐夢想。

有秉承內心的音樂人,有肩負媒體責任的平台,有心懷夢想的青年追隨者。嘻哈文化,也許正在規劃屬於它自己的發展軌跡:走出「地下」,欲向「朝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默地愛著籃球 的精彩文章:

TAG:默默地愛著籃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