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學良為啥至死不恨蔣介石,反稱蔣是大英雄,晚年一句話說明原因

張學良為啥至死不恨蔣介石,反稱蔣是大英雄,晚年一句話說明原因

晚年張學良

張學良在其《口述歷史》一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樣兩句話:我的事情是到36歲「西安事變」後一年,以後就沒有了,真是36歲。從21歲到36歲,這就是我的生命。這是張學良90歲時說的話。

這兩句話真是極深刻,既有英雄落寞的感懷,也有洞悉人生世事的清醒。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生,2001年10月14日去世,雖號稱百歲老人,但在他的認知中,自己的生命實際上只有15年。真是「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青年張學良

作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之子,張學良年少時,進入奉軍講武堂學習,畢業後,進入奉軍任職,有「民國四大美男」之稱。皇姑屯事件中,大帥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少帥張學良子承父業,成為東北的實際者。

在那個特殊的歷史節點,張學良的官邸外,閻錫山和蔣介石的說客都在等待少帥的接見。他們受各自主子所託,都來探這位東北最高統帥的口風,並許以高官厚祿拉攏他。

張學良與蔣介石

毋庸質疑,在那場中原大戰中,作壁上觀的張學良才是戰爭的勝負手。簡單講,他說支持誰,那麼誰就贏了,戰爭就不用打了!為什麼這麼牛?

不是說張學良有多麼強的軍事才能,也不是說他有多大權威,而是他背後有30多萬兵種齊全的東北軍!那是當時中國裝備最精良,訓練最有素的軍隊了。

1927年的張學良

最終,張學良接受了蔣介石的許諾,作為一個調停者,加入戰場。不久之後,他宣布東北易幟,統一於國民政府。大戰結束後,張學良入關,從此再也沒有回過東北。

而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坐擁30萬雄兵,本可建功立業,保境安民的張學良,卻把一手好牌打成爛牌。九一八事變,區區一萬關東軍長驅直入,輕而易舉就佔領了東北,千千萬萬的東北百姓丟失家園,成了亡國奴。儘管有這樣那樣的主客觀因素,但不抵抗就是不抵抗,如果沒有意外出現,張學良終生也難以摘下「不抵抗將軍」的恥辱帽子。

如果僅僅如此,那麼張學良的政治生命恐怕也就到1931年為止了。然後,歷史再一次峰迴路轉。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兵諫,讓他再一次登上中國歷史的風口浪尖。「西安事變」促使蔣介石抗日,不但一舉扭轉了他的「不抵抗將軍」的名聲,也為中國抗戰掀起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與張學良在西安。

而西安事變的結局則更出乎所有人意料。1936年12月25日下午,戲劇性的一幕突然出現了,張學良在未告知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也未事先取得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將領同意的情況下,斷然決定親自乘飛機陪同蔣介石回南京,並於當日抵達洛陽,26日到達南京。

更讓人始料不及的是,蔣介石一到南京,不顧夫人宋美齡與宋子文的作保,立即下令將張學良扣押起來,並且長達數十年之久,直到蔣介石死後張學良才重獲自由。在這種情形下,失去中心的東北軍團體也因此分化瓦解了。

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方人士對張學良該不該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一直爭論不休。多數人認為張學良對於蔣介石的本性認識不足,考慮欠周;也有人甚至認為這是張學良幼稚、講哥們義氣、沒有料到後果的衝動之舉。

直到1983年中國革命博物館(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從張學良舊部手中徵集到一件影印的張學良在送蔣介石回南京前寫的手令(亦稱手諭)見報後,各界對此展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對張學良送蔣介石之舉有了新的認識。

手令全文如下:

「弟離陝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切請諸兄聽從虎臣、孝候指揮。

此致

何、王、繆、董各軍各師長

張學良廿五日

以楊虎臣代理余之職」。

手令中所說的「虎臣」應為「虎城」,即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副主任、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孝候」應為「孝侯」,即東北軍第五十一軍軍長、甘肅省主席于學忠的字;「何」即東北軍騎兵軍軍長何柱國。「王」即東北軍第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繆」即東北軍第五十七軍軍長繆澄流;「董」即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參謀長董英斌;「余之職」即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主任之職。

從手令的字跡看,明顯是用毛筆寫的,寫的也比較從容。基本可以確認,該手令是張學良預先寫好的。並非臨時倉促之舉。他同時還寫了一封給楊虎城和于學忠的信,內容大致相同。手令和信交楊虎城後立即影印並分送給各有關將領。

GIF

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刊有《張學良的生活》一文的《大公報》重慶版版面(資料圖片;香港大公報)

凡此種種說明,張學良陪送蔣介石回南京,雖然是個人的決斷,但確實是事先經過認真考慮後做出的決定,決非一時的感情用事。至於他為什麼會斷然決定親自陪送蔣介石回南京呢,史學界歷來見仁見智,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形勢所迫,有人說是性格使然。

1990年,在蔣氏父子相繼去世後,張學良在台北接受日本廣播協會(NHK)的採訪時說,當時周恩來是反對他這麼做的,「甚至到機場想把我追回來」,但我明知去南京將被逮捕,還是去了南京,因為「我是個軍人,我做這件事我自己負責」,「同時我是反對內戰的,我對犧牲自己毫不顧慮」。這,應該是一個老人的肺腑之言。

過去一百多年,中國出現了翻天復地的變化,風雲人物不斷湧現,但真正能改變中國發展軌跡,改寫中國歷史的人物屈指可數。而張學良先後兩度在歷史關鍵時刻,在國家統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憑藉其愛國心、民族情,作出正確的決定,從這一點上看,張學良還是有大功於中國的。

晚年曾有人問張學良,歷史如果重走回頭路的話,他還要發動西安事變嗎?

他親口表示,還是要發動。但接著說道,他如是蔣,會把自己槍斃了的。他自己的部下,如果也干出這樁犯上作亂的事件,他自己也早就把他槍斃了。因此,他被蔣關了半個世紀,不但無怨無尤,蔣在他心目中,始終還是個「親如骨肉」的,抗日救國的統帥,他心目中,大大的民族英雄。

(文/軍武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一品 的精彩文章:

珍罕老照片:見證毛主席軍事生涯的四件文物

TAG:軍武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