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科普:北宋的官方軍事教科書,1000年後全世界的軍事家都在看!

科普:北宋的官方軍事教科書,1000年後全世界的軍事家都在看!

《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作為官書頒行的兵法叢書,是集中了古代中國軍事著作的精華,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它奠定了中國古代軍事學的基礎,對中國和世界發展近代、現代軍事科學起了積極的作用。就是1000年後的今天,世界各國的軍事家也無不細心研讀,認真鑽研孜孜不倦。而校定、頒行《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在軍事理論建設上的一個貢獻。它是由《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七部著名兵書彙編而成。

《孫子兵法》作者孫武,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尉繚子》對於它的作者、成書年代以及性質歸屬歷代都頗有爭議。一說《尉繚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時的隱士,一說為秦始皇時的大梁人尉繚。一般署名是尉繚子。它從人性論的視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闢治國思想,如「民非樂死而惡生也」,「委積不多則士不行;賞祿不厚則民不勸;武士不選則眾不強;器用不便則力不壯;刑罰不中則眾不畏」的經國治軍思想的總綱領。

《吳子》由戰國名將吳起著。吳子主要論述了戰爭觀問題。該篇既反對持眾好戰,也反對重修德而廢弛武備。它認為只有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才能使國家強盛。

《司馬法》據唐朝宰相李靖所說,《司馬法》本出自姜太公之手,它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孫子兵法》還要古老。它保存著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戰原則,有濃郁的貴族色彩,如「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此書講軍禮的地方甚至超過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是周初太公望(即呂尚、姜子牙)所著,全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全書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韜》的內容十分廣泛,對有關戰爭和各方面問題,幾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戰略論和戰術論。

《三略》原稱《黃石公三略》,此書側重於從政治策略上闡明治國用兵的道理,不同於其他兵書。它是一部糅合了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專論戰略的兵書。南宋晁公武稱其:「論用兵機之妙、嚴明之決,軍可以死易生,國可以存易亡。」

《李衛公問對》又稱《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李靖問對》,或簡稱《唐李問對》、《問對》,相傳是由唐初著名軍事家李靖編寫,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李靖討論軍事問題的言論輯錄。全書共分上、中、下 三卷:其中上卷四十問答,中卷三十三問答,下卷二十五問答,凡九十八次問答,約一萬餘字。清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書分別奇正,指畫攻守,亦易主客,於兵家微言,時有所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科普:古代禮部尚書究竟是做什麼的?竟被視為帝王喉舌,官至一品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