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

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

1月25日早晨,80後創業代表人物茅侃侃自殺身亡的消息瀰漫著朋友圈和微博。據資料顯示,茅侃侃23歲成功創業,將線上遊戲搬到線下,之後他踏入電競圈,出任萬家電競CEO,不過遭遇諸多挫折。作為曾經的青年創業「標杆」,茅侃侃的突然離世,讓人不勝唏噓。

而就在前不久,90歲的褚時健宣布退休,將褚橙產業傳給兒子褚一斌。「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落谷底之後的反彈力」。這是褚時健在接受採訪時講的道理。

為何這位老人在古稀之年還能「觸底反彈」,走出一條令很多年輕人難以想像的「V字型」人生道路?

小編節選了《中國青年報》2014年對褚時健的專訪,與各位分享。


1

「經歷幾十年,七八十歲才有點耐心了」

記者:很多人最好奇的是,您74歲時決定種橙子,橙子要好幾年才掛果。您為什麼不選擇其他更快速見成效的事?

褚時健:現在社會上太多人這麼想,都想找條直路走。尤其年輕人,大學讀完書進入社會剛幾年,就想搞出名堂,實際不是這樣。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

記者:現在不少年輕人有種浮躁的心態,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內沒有回報的事情。您怎麼看?

褚時健:時代不同了,年輕人期望值很高。我年輕時,一家三口人從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們臨時住的房子,都非常羨慕。當時我們都覺得:「一輩子能住上這樣的房子,這一生就得了!」

現在年輕人的知識面、信息量比我們那時強多了,但年輕人的特點還是一樣:把事情想得很簡單。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從福建來找我,說自己大學畢業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沒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標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對他說: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種果樹10多年了,你急什麼?

記者:您創業就從來不急嗎?

褚時健:我們開始時,眼前是一棵這麼高的小樹(伸手在膝蓋的高度比劃),還有滿山紅土。我開始也急,也想馬上成林、馬上有利潤,種了兩年樹,還是滿山紅土,(橙子銷售)到了2007年還不好辦。但是我歷經幾十年,在進入七八十歲時,就有點耐心了。現實教育我們,果樹每年只能長這麼高,肥料、水源等問題都是原來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記者:您在農業技術方面的積累,此前幾乎為零,為何認為自己能超越有經驗的農民和有知識的農業專家?有沒有做好「種橙子失敗」的打算?

褚時健:那是要想的。一件事,一點不懂,我不敢幹。我學了七八成,有七八成把握,才敢幹。我考察了水果市場,外地運來的冰糖橙很貴,本地的便宜,但產量少。我就想,除了天災,總能整成。

2

「跌得越低,反彈力越大」

記者:青年中創業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有能力承認、承受失敗。您怎麼看?

褚時健:年輕人現在不過二三十歲,人生歷程還很長,要二十年見成功。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做大事業。困難多,搞好一點,信心就大一點,只有這樣走,一步一步來。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賺一分錢,上萬噸就能賺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記者:在您看來,現在對年輕人來說機會還多嗎?

褚時健:國家要轉型,始終要靠人來破解難題。年輕人兩下整不成,就想散場算了?這不行。要堅持下去,莫怕苦,多動腦筋。

腦子不活也不行。我老伴就說我,如果擱一塊地在我面前,它為啥比兩邊的地產量好?別人不關心,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人不去試,方法不會出來,一點點摸索才出來。機會始終是有的,你不注意,它就過去了。

記者:有人說您這十二年來種橙子是「觸底反彈」,您自己怎麼看?

褚時健:跌得越低,反彈力越大。

記者:很多人都問過您的「觸底反彈」秘訣,想取經,您都怎麼回答?

褚時健:種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說,要像這樣種好上千畝的還不多見。有的人來我的果園看了一次,回去就開了八九萬畝的新果園,但我看來,基礎沒打好,後頭要吃虧。

人在年輕時,要先學會吃苦,要實實在在掙錢,才能拿得住。就像搞農業,如果你質量搞不好,經過一個周期,10元資產就變8元了。

本文轉載自2014年7月4日《中國青年報》,原標題為《褚時健:現在的年輕人太急了,我快90了還在摸爬滾打》。

來源 / 瞭望智庫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眾融投資擔保 的精彩文章:

TAG:河南眾融投資擔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