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汽、阿里巴巴、斑馬、英偉達眼中自動駕駛如何顛覆未來?

北汽、阿里巴巴、斑馬、英偉達眼中自動駕駛如何顛覆未來?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傳統汽車企業面臨巨大的挑戰,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正在顛覆整合汽車行業。國家雙積分政策的出台加速了車企的新能源布局,「互聯網+」概念異軍突起激發了出行方式多樣化需求,無人駕駛上路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出行服務商投資車企正在形成新的人車生態圈。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汽車趨勢與投資高峰論壇上,眾多車企及零部件供應商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投資升級」,共同探討2018年汽車投融資市場的風起雲湧。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張建中、前阿里巴巴副總裁孫炯、斑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周平、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榮輝分別就當前汽車行業的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以及產業趨勢進行了交流分享,蓋世現將幾位大咖分享的要點梳理如下。

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張建中: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和差異化在軟體

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 張建中

AI涉及的市場和領域十分廣泛,其中汽車所佔份額並不大。張建中坦言,之所以將汽車單獨提出來談,主要是由於汽車和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是可以很快落地的AI領域,這與提供雲服務的BAT等公司並不一樣,後者提供的CSP等技術對於普通用戶來講還比較遙遠,而汽車卻是改變生活的重要產業。當前汽車在AI的應用當中非常普及,需要的AI應用也涉及到各個環節,估算大概有十萬億美元的市場。

與AI緊密結合的軟體也將成為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當前的智能互聯汽車已不是單純的硬體產品,而是完完全全的軟體產品,稱為自動駕駛汽車,這是與傳統汽車的最大區別。」張建中指出,「因為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與其未來的差異化全部在軟體方面,在硬體方面變化並不很明顯,比如特斯拉從目前LV2到以後的LV5外觀基本相同,這時對於軟體而言架構就更重要,車輛要保證安全上路要從整體架構設計開始。」

在2018 CES上,英偉達發布了自動駕駛新產品——可以執行複雜計算的Xavier系統級晶元。Xavier晶元擁有超過 90 億個晶體管,由一個特別定製的 8 核 CPU、一個全新的 512 核Volta GPU、一個全新深度學習加速器、全新計算機視覺加速器以及全新 8K HDR 視頻處理器組成。Xavier技術架構非常複雜,是迄今為止打造的最複雜的系統級晶元。據了解,英特爾收購Mobileye來對抗英偉達的EyeQ5晶元,其AI運算能力能達到每秒12萬億次,而Xavier每秒可運行 30 萬億次計算,功耗僅為 30w,能效比上一代架構高出 15 倍。

「Xavier也是一款能夠量產型的產品。經過認證測試,最快的主機廠明年年底就會用Xavier實際量產LV3和LV4自動駕駛汽車。」張建中表示,很多工具都能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會有很大幫助,希望通過英偉達的產品和平台能夠幫助車企迅速的將最新技術應用到車輛中,希望儘快做到LV3、LV4甚至是LV5。

前阿里巴巴副總裁孫炯:自動駕駛將成為提升共享汽車佔比的重要推手

前阿里巴巴副總裁 孫炯

汽車行業在過去幾年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孫炯從造車、賣車和用車三個方面就他與汽車領域接觸中的所看和所想進行了分享。在汽車製造方面,孫炯相信未來造車會與以前有巨大的不同,未來造車是從軟體、操作系統、用戶體驗和自動駕駛入手,這些才是未來汽車的心臟以及最有價值的地方。他表示,機件傳動可能會成為相對比較標準化的東西。現在有大量的投資進入互聯網汽車領域,這些新的互聯網造車企業一定會有更大的機會去改變這個市場。

賣車方面,孫炯以阿里的消費群體為例進行了介紹。他指出,阿里擁有活躍用戶超過5億,每天在天貓、淘寶平台上有大量的流量,但是流量里銷售排名第一的產品是服裝和日用消費品,汽車永遠都排不上名次,因為汽車消費的低頻決定了通過大數據流量搜索帶來汽車銷售的難度非常巨大。但孫炯也認為,像阿里和騰訊這樣的平台也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

「阿里5億消費群體里擁有八千萬汽車消費者,其中有兩千五百萬人可以通過大數據精準鎖定到底是誰、住在哪裡、開什麼樣的車。以五年為一個更新頻次計算,有20%的人需要每年更換車輛,兩千五百萬的20%就是五百萬輛,在阿里我們能確定每年要賣掉500萬輛車以及新購買500輛的需求。」孫炯表示,在互聯網如果服務一個車主,就可以通過金融手段來推送更有價值的保險以及更有競爭力的汽車配件。

在用車方面,孫炯預測未來十年共享經濟會達到新高度,自動駕駛汽車特別是互聯網汽車將成為推動共享汽車未來比例提升的重要推手。他以斑馬汽車為例進行了闡述:斑馬汽車是在線的汽車,隨時可以和雲端進行交互,駕乘者可以知道汽車在哪兒,有怎樣的現實情況,不管汽車在哪都可以隨時被把控,這才是未來共享汽車的機會。

斑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周平:駕乘者的體驗由汽車軟體決定

斑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周平

2015 年 3 月,阿里巴巴宣布與上汽集團合資設立 10 億元「互聯網汽車基金」合作開發互聯網汽車,促成了斑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阿里和上汽雙方都為斑馬智行投入了大量研發力量,因為合作產品以軟體系統為主,所以阿里巴巴在斑馬智行的開發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YunOS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智能操作系統,融合阿里巴巴在雲數據存儲、雲計算服務以及智能設備操作系統等多領域的技術成果,可搭載於智能手機、智能穿戴、互聯網汽車、智能家居等多種智能終端設備。周平表示,阿里YunOS在手機上的架構和汽車上面的架構完全不一樣,手機上可以支持安卓APP,但是汽車上面根本沒有APP,也不支持安卓,YunOS是完全根據汽車場景定製符合汽車場景的全新操作系統。

「原來汽車行業帶給用戶體驗多是硬體,現在我們發現體驗更多由軟體決定。」周平表示,未來還會走向數據決定體驗的階段,而這個數據決定體驗的階段是實時決定的,問題在於汽車上市前怎樣用數據決定產品的硬體和軟體來確定體驗。通過分析阿里的數據,從傳統調研方式知道互聯網汽車會是六類人群,再將這六類人群去和阿里大數據做匹配,了解到2016年最應該瞄準的就是科技新人類和嘗鮮享樂派。

周平介紹到,「6月份廣告就已經開始上了,8月份汽車開始上市,12月份我們已經看到了第一批的用戶,我們第一批的兩萬用戶已經讓上汽吃了驚,有很多的土豪都去買了這款車,還有一些嘗鮮享樂派,我們發現和預測的相當吻合,於是在4月份又做了一次投放,用到了營銷最核心的東西,總結起來就是要找對人、說對話、廣告投對路。」

在應用汽車金融創新來解決希望通過共享或者已經代售的人群使用汽車方面,周平針對汽車新人群推出新產品,對不同方向採用不同的營銷策略。據他介紹,通過幾百萬的數據分析後發現目標人群是29類人,其中愛玩e族以及品質高效型群體,統計還發現存在一些泛人群。「這些泛人群是原來我們沒有估計到的,這批人也會湧進來買這款車,明智理財者會認為一定要用融資租賃的方式解決用車需求的問題。此前上汽從來沒有推出這種策略,我們就向上汽推出了這樣的產品,又做了一次精準營銷,效果相當不錯。」

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榮輝:北汽已進入自動駕駛商用化推行階段

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榮輝

現在很多人一聽到自動駕駛就認為是技術測試,榮輝表示現實並非如此,目前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已進入自動駕駛商用化推行階段。他認為未來已來,當前正面臨行業的奇點,如今汽車行業所談論的事情和十年前談論的完全不一樣,比如豐田已經宣布競爭對手不是傳統汽車行業,競爭對手已變成蘋果等公司;北汽集團董事長在2014年就宣布北汽要轉型,不再單純是汽車生產廠,今後會轉為服務商;寶馬、奧迪也宣布不再是傳統汽車生產商,而是汽車服務提供商。

榮輝認為,當前汽車已經從一個論資排輩的行業變成了靠科技驅動創新的行業,對投資人來講也是這樣的,現在投資汽車及其相關行業實際上就佔領了未來產業鏈的制高點,但是要選好投資方向,要考慮好一些關鍵因素。

首先是要認識到產業鏈會發生變化。過去產業鏈最有價值的是前端的產品設計和後端的售後,隨著產業的發展,整個產業鏈在發生變化,產品設計過去的關鍵環節地位進一步下降,而售後卻變的更重要。因為新的競爭者已出現,新的競爭方式也已出現。隨著共享單車的興起,傳統自行車廠產量已在逐年衰減,摩拜單車和富士康要合作自己生產,傳統的自行車廠還能活多長時間?還要衰減到什麼程度?大家都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汽車上。對於傳統車企而言,目前已出現了200多家新的競爭者,所有的新進入者和傳統車企打法都不一樣,一是新進入者都在做新能源;二是所有人都在做無人駕駛,無人駕駛佔領的是產業鏈最接近用戶的後端,這是產業鏈發生的變化。

榮輝指出,200多家新進入者加上幾十家的傳統車廠,再過十年絕大多數都會消失掉,原因在於,現在的兩大趨勢是共享和無人駕駛,而無人駕駛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共享,因為當車全部是無人駕駛時,很多用戶已不會再買車。當一個國家用無人駕駛完全取代有人駕駛汽車以後,整個國家的汽車保有量將降低到現在的1/4,無人駕駛時代下只需1/4的車輛就可以滿足整個社會的需求。

像北汽這樣的傳統大車企之所以目前要加快自動駕駛汽車商用化就是要搶佔自動駕駛這個制高點,榮輝坦言,「目前儘管有200家新進入者,但是在未來五到十年後這些新入者絕大多數會消失掉,但北汽肯定會留下。當汽車無人駕駛和共享發展到一定階段,汽車的品牌就不再重要,最高端的品牌將會消失。」

其次是未來汽車4S店會消失。汽車的設計和銷售已不是重點,北汽現在考慮的是在未來的交通環境下怎麼使用汽車。榮輝表示,「就像現在大部分叫車的用戶,車到了並不會看到底是不是賓士,未來汽車品牌已不再重要。北汽站在所有世界級的同行面前一點也不自卑的重要原因在於,我們掌握了未來的核心。」

榮輝感嘆,在當前多元化的動力體系下,出現了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和氫燃料汽車,這些新的動力體系完全打破了過去傳統車廠的壟斷,傳統車企過去賴以為生的核心專利超過40%將失去作用,傳統發動機也將逐漸消失。「過去我們把別人擋在外面的門檻正在一個一個消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大企業也覺得有很大的危機,是因為新的技術革命已經到來。」榮輝表示,今後要一方面加大汽車新動力體系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注重的就是換電模式,他相信將來換電一定會取代現在的充電,成為新的主流。

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無疑將迎來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的技術產業應用的新時代,正如蓋世汽車總裁周曉鶯所說:「科技正在加速對所有行業的變革與融合,每個領域都在應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最新技術,汽車行業首當其衝。在2018年1月初的美國CES展上,汽車自動駕駛延續了三年來的強勁之風,包括福特、賓士等傳統車企和博世、大陸、采埃孚等全球頂級供應商在內的500餘家汽車自動駕駛相關的科技類公司紛紛亮相,幾乎佔據了整個LVCC北館。毫無疑問,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特別是中國的最重要的核心技術趨勢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蓋世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憑什麼是它們引領中國汽車工業的民族復興?

TAG:蓋世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