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病也是病,一樣需要治療和關心
一直以來在中國心理疾病始終得不到普遍的了解和關注,其實心理病和我們感冒發燒一樣都是很普遍的,然而卻因為沒有人去了解它,而忽略它所帶來的慢性發展趨勢。有很多人粗淺的認為那不過是性格古怪造成的。那有誰天生下來性格是這樣的?這是因為外在環境和有些帶著有色眼鏡和膚淺無知的人所給這些「病人」影響的。
心理問題是如今全球一個大的現象級社會問題,它所覆蓋範圍太廣,從學業,工作,戀愛,婚姻,健康;從家庭到社會;從嬰幼兒到老人;不分年紀和性別,國籍,種族,職業。既有這樣的一個大區域網,又怎麼可以不去了解它的來歷和起因。
首先心理問題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病,很平常,我毫無保留的說每個人或多或少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有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有的人選擇跟家人朋友傾訴,有的人選擇外出旅遊來舒散身心,也有一些人選擇放在心裡。(當然了如果你有能力自我消化也不是不可以,但長久是不可行的)。在我看來還是傾訴可以更好的舒緩心情,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心理諮詢師這一職業出現的原因。有些人認為那些心理醫生無非就是聽你說話,勸勸你而已,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還要設什麼心理學專業課程。之所以心理學課程在中國學修的少,很大程度和幾千年的華夏文明思想以及傳統觀念有重要的原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有人身邊出現前面我所說的那種性格古怪的孩子,很多人下意識一定讓自己家的孩子不要和他交往。可是你又怎麼會知道他只是因為不善於表達友好和主動而自卑,從而顯得整個人看上去古怪。用心理學的術語就是自閉症和社交恐懼症(這個病從小孩到成年人都有)。
除此之外還有,在中國的教育思想上,成績永遠都是最重要的,就連孩子在學校處朋友也是,總會有家長說「你不要老是和這些學習不好的人玩,多和學習成績好的玩」當然了父母關心孩子的成績本身沒什麼,但有考慮過別的小孩子的幼小心靈嗎?你在讓自己孩子跟學習好的孩子玩,有沒有想過可能別的孩子家長也是這麼去想的,如果是這樣那將心比心這樣的家長又會怎麼想。一定會覺得自己家孩子受到傷害,既然如此,又何必那麼對待別的孩子。這麼潛意識的思想灌輸會對自己孩子在人格品質上留下一個不良的種子。
孩子的習性和性格很大程度是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情緒發泄或表露在孩子面前,也不要覺得你的孩子太小,不會懂這些,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孩子的心靈在幼小時正處於吸收的狀態,所謂有樣學樣就是有部分這方面的心理因素。切記無論你的孩子是上學了,還是快入園了,都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情舉止,管理好情緒,只有你自己的情緒穩定才能注意到小孩子的心靈變化和她的情緒走向。她們是不經事但不代表不懂事。正因她們還沒有經歷那些事情,所以她們的心靈上能引起的情緒化走向只會因為家人,或者園裡的小朋友。把孩子當成一個小朋友你會發現自己的心理也會有很大的收穫。
除了孩子的心理問題,成年人的心理病因就更多了,工作上的壓力,感情上的不合,婚姻上的不滿,還有孕婦在生產前後的時候,都會引發情緒上的低落,不穩定,變得
不自信,自卑,遠離原本的社交圈,有時候會因為某句突然情緒暴動,漸漸的不想說話,這個時候你離抑鬱症不遠了。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你多去關心和體諒,也請你不要去追問她們發生了什麼,她們願意說的時候會說的。你只需要用你的笑容和關心去溫暖她們即可。
如果你現在感覺自己的情緒低落或者有些無法控制,甚至有些抑鬱,別緊張。看看你自己有沒有什麼興趣愛好,若有,那請你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那上面。若無,也可以培養一個,記住一定要堅持下去,當你在自己的愛好上付出了精力和足夠的時間,那你的心理問題也會隨之改變。你會重新變得自信,開朗,會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而收穫新的朋友圈。
永遠不要去想著迎合別人的思想,那會讓你的心理越來越困惑。尊重別人,不要帶有色眼鏡去看待任何人。也不要永遠都以最初的認知感去長久看一個人,因為你無法確定,一個好人是否永遠都好,一個壞人是否就不會變成好人。學會寬恕和感恩對於你還有你身邊的人都是心理上很大的幫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