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團隊的溝通鴻溝

團隊的溝通鴻溝

本文大概

7000

讀完共需

10

分鐘

「我的意思你沒明白!」

「我不是這個意思啊!」

「我們溝通不在點上!」

人與人溝通時時常會遇到這樣的障礙,我們試著去溝通,試圖讓對方能理解自己的意思,但總有一段鴻溝阻礙著雙方,即使對方聽懂了,還是無法得到我們的所期望得到的回饋。

1

溝通的過程是:溝通發起方組織信息—接收者理解信息—再回饋,共三步。目的無非就是想讓對方理解自己的信息、接受自己的信息、並按照自己的意願有所行動,三個步驟中只要一個步驟出現錯誤,溝通鴻溝就產生了。

組織信息靠的是文字,中文的博大精深,致使每個人對一個詞或片語會有不同意義上的詮釋,雖然對什麼字代表什麼事物,都有一個大體的定義,但本質上是特定的群體給定義的結果。就比如,一幫騎著哈雷摩托的人,有些人就會把他們定義成「硬漢」,另一些人,就不認為這群人是「硬漢」,在他們眼裡練健美的才是「硬漢」;喜歡越野等挑戰極限的人,並不認為這很「危險」,但對於膽小的人來說這是相當「危險」了。前者是對名詞有不同的詮釋,後者是對形容詞有不同的定義,名詞是有特定對象的,形容詞是抽象的。

不同的語境所表達的意思都會不同,他人的理解都會不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情境里,每一個的產生背景都不一樣。許多人喜歡在這些之間尋找共通性,雖然看似很有幫助,但這稍不留神就會導致鴻溝的產生,比如:對方在微信上與你溝通時,用的是非語言溝通,在這種語境下,信息組織者內心表達的意思和文字可能會有些出入,時而再加上幾個emoji,你在接受時則會誤認為其它意思,認為這是無理、傲慢等等。當下次在線下見面時,你會預期對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溝通一開始你就會採用強硬的態度來應對上次你感受到的無理與傲慢,但是由於線下的情境都變化了,對方的行為與上次是完全不一樣的,當對方感受到你的強硬態度時,則會啟動自我保護意識,以同樣的方式來回應你。最後,你認為你的猜測得到了證實,對方就是你相信中的那種人,但是事實真的這樣嗎?人的行為是互相影響的!

人在理解信息上出現障礙是由很多因素組成的,不同年齡、文化、地域、地位、教育的人,對同一情境感受就會不同,人的感受都是取決於過往的經驗;

很多人常常陷入捕風捉影的怪圈,只想聽到自己想聽到的東西,許多重要的信息則自動被屏蔽掉;

用單一的標籤去理解和詮釋複雜的群體,這是當今浮躁社會最讓人頭痛的行為方式;

認知程度不一致,你要表達的論點是從多個維度考量的,但對方只理解單一維度,甚至完全不理解你所表達的;

假設論,你自己關心某事物的點,會認為對方同樣也關心這個點,其實不然;

表達上的欠缺,現實中很多人會碰到如何用恰當的詞語去表達,情境緊急的情況下選擇的用詞,大部分都是錯誤的;

個性太鮮明,性格不合是最容易也最常見導致溝通失敗的因素,個性無法改變,但至少可以掌控住自己的個性。我說過,人是很容易互相影響的。

2

有句話說的很貼切:「開會是由心不甘、情不願的人集合一群不能勝任的人,為不知他人用心良苦的人做沒必要的事」。很多團隊的溝通會議只有十分之一是有效率的,一個團隊想要形成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是需要重視並激發團隊成員的參與感,確保成員對參與做決策的態度更加積極,會覺得自己在團隊中有歸屬感,最終一個團隊做出的決策往往比個人做出的決策更加完美。

一個人解決問題,只依賴於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團隊中,可以獲取更多人的經驗和知識,信息越多,解決問題就越容易。自身的經驗和知識會給自己造成有限的視野,而多個人會把這個限制打破,他人會看到你看不到的盲區。此外,一個團隊更願意去嘗試冒險,因為這讓一個人感受到責任是被分擔了,而任務成果也會得到團隊眾人的肯定,會刺激更高的生產力。

但是,團隊中仍然存在溝通癥結,這些癥結由許多不可控因素影響著,影響著一個團隊良好的溝通氛圍,當然這些不可控因素並不是完全沒法控制,只要施加影響力,一段時間內的磨合後便可見到預期效果。

一、團隊中每個成員雖都有不同的觀點,但讓每個人盡情發表會花去很多時間,有些事情已經知道的,還得再重複聽一遍;

二、太多時間花在討論一個問題上,導致其它議題被拖延,期間還經常出現偏離主題;

三、為了遷就一個團隊,會在某一個很平庸的決策上選擇妥協,而妥協的結果往往都沒有高價值的回報;

四、討論的時間佔比過大時,會把討論當作執行的錯覺,光是一個重要問題討論出結果後,就有很大的成就感,於是就忘了去執行;

五、一直在維護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和提升士氣上,而忽略了重要的事情;

六、規模越大,信息、知識、背景就越豐富,隨之而來的就是成員的參與感會越來越低,因為分工要越來越細緻。於是有些人會認為必須有正式的職責或者明顯的身份標示才可以控制,所以很多團隊溝通會被權威或強勢的成員所主導,不過很多人會發現到,這些權威與強勢的成員未必是最有能力的人,因此很多團隊會被誤導工作的方向。最最常見的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會被忽略,而這一批人也最終會選擇沉默不語或者直接離開團隊;

七、人數超過10人時,溝通會變的困難,小圈子就會形成,導致團隊的互動、創意、協作停滯不前。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個性,不同的三觀、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表達方式,當他們相互碰撞在一起的時候,勢必會影響團隊的整體情況。但是那些都彼此相似,兼容性很高、看似很和諧的團隊,工作成果未必很突出,都是差不多的人,眼界自然會受局限。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式的團隊雖看似很容易發生衝突,但工作成果則比前者更具創造力與生產力。所以,怎麼處理好各有「神通」的團隊成員,是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溝通能力;

八、一個團隊剛成立,在分工上都有不同的角色與地位,但每個成員在其他成員眼裡會有另一種地位或者之前就已形成的地位存在,有些人不用說話,在其他人眼裡就已經是地位很高的人。說通俗一點,就是內部爭權!有些人會利用會議期間故意打壓對方、有些人會刻意掩蓋自身的能力缺陷與過失、有些人會在團隊面前經常表現自己,目的要不對現有的身份地位不滿,要不就是認為團隊其他成員輕視自己,或者自己就想當這個團隊的領導者;

九、傳統的互動方式就是領導者與成員的之間互動,這已成為許多人根深蒂固的意識,從來就沒多少人想過要反駁。如果要深入討論,就必須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所有成員之間都必須互動,拋開以往集中式的溝通氛圍,轉而偏向非集中式的自由的溝通氛圍;

十、在團隊互動溝通中,很多人會把注意力放在任務的內容上,而忽視任務內容的產生邏輯,與核心觀點,這很明顯是傳統企業里待太久的人,只注意接收任務的任務型工作風格,這點也是導致團隊溝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這些溝通癥結的根源都落在「說」「聽」「讀」上。「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不會有人當回事,除非在特殊場合時才會開始注意,平時就很容易犯說話不經過大腦的毛病。

「說」的前提首先是能清晰表達你的想法,語言組織要有條理,用詞要通俗易懂,很多人為了表達自己博學多才,很喜歡用高深或生僻的辭彙來武裝自己,結果除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以外,對方照樣還是聽不懂;

用詞要準確,如果發現自己的辭彙量非常匱乏,那麼要多吸收更多的辭彙量來表達更細緻的事物。不要總喜歡用「好像」「應該」這樣模稜兩可的詞語,這樣的溝通往往都是沒有任何效果,也很容易遭到對方反駁;

空杯心態,遇到不如自己的人,切勿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換位思考,體會對方的感受,模擬對方的思維方式。就算你不同意對方的觀點,這樣的做法就助於你更能理解對方,也使你更有耐心;

而當遇到比自己強大的人,也切勿為了那一點點可憐的自尊心而不懂裝懂,該不懂的地方就表達出來,裝模作樣久了,還要用更多謊言去掩蓋前面的謊言。要做最真實的自己,有誰會喜歡虛偽的人?

有時候語速過快也會影響所傳達的信息,對方很有可能會關上自己的耳朵,語速過快時,有些關鍵信息或辭彙會很容易草草略過。在關鍵點時要停頓一下,讓對方有個吸收信息和思考的空間。而語調的掌握,能讓對方更清晰地明白自己要注意哪些信息,如果語調太平,整個對話則會顯得很枯燥乏味;

適當的讓步,倘若你想讓對方同意你一個決策或者觀點,但是對方始終都不肯同意你,此時你可以退而求其次,退讓到讓對方先同意你的其中某一個觀點,心理學上叫「互惠原則」,你自己做了讓步,那對方也會做一下讓步,從不順從變成了順從;

人都喜歡與成功沾邊,跟失敗遠離,在談論成功的事情時,用的措辭都是「我們」,宣揚自己與成功的關係,談論失敗的事情時,措辭都是「他」,避開自己與失敗的關係。把情境放在團隊溝通上,不用說你都明白怎麼做了。

「聽」對於良好的溝通氛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實溝通的關鍵角色往往是信息接收者,而不是信息輸出者。許多人認為人的層級越高,發號施令的佔比就越大,事實上應該是要反過來,層級越高的人,越得成為一個傾聽者。傾聽不是因為無話可說而傾聽,傾聽是先接收對方的信息,然後再表達的自己的。傾聽最忌諱的就是對方在說話的時候,自己早已關閉心門,蠢蠢欲動地等對方早點說完,好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最糟糕的溝通。

先做好一個傾聽者,對方自然會發現你很誠懇地在聽他講話,其實反過來是給對方的一種肯定與鼓舞,雙方的關係就會更進一步,對方也會專心聽你講話。人都是互相影響的,這時雙方都成了良好的傾聽者;

專心傾聽,能促使對方更願意講下去,也從對方那裡獲取更全面的信息,得到的信息越完整,就越容易做好正確的決策;

當雙方都彼此傾聽時,之前彼此間的矛盾就會化解,傾聽不代表要同意對方的觀點,而是理解對方的立場。人都希望被理解,表示理解的最好方法就是傾聽對方訴說。人在互相都不理解對方時,都是在揣摩、演繹對方,認為對方一定怎麼樣的,當互相理解之後,才發現之前的揣測99%都是錯誤的;

溝通是雙向的過程,雙發都要負起責任,傾聽是一個被動的行為,應該多思考對方要表達什麼,少思考自己要說什麼。如果對方表達的沒能讓你感興趣,也是你自己聽的原因,任何句子或任何辭彙都可能對你有意義;

心胸開闊一點,不要太多的偏見,如果對方表達的與你的價值觀、態度、立場是對立的,也不要認為自己是受到了某種侮辱或威脅,任何事情都沒有完全的對與錯,都是相對的存在。太早下定論,反而會錯過一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試著跟隨對方的思維邏輯、語言風格去走,這樣都更好聽出對方所表達的重點在哪裡,也能好辨別語言結構,比如開頭的是邏輯假設,中間的是邏輯驗證,中間穿插過渡部分,最後是概括;

適當地給一些回應,以表示給對方的肯定,比如:了解、是的、聽說過等等,而不是在聽的過程中,關閉自己的心門,一門心思想著怎麼去反駁對方。事實上自己真聽懂對方的意思了嗎?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讓你複述對方剛剛講的,估計很多人都不能說對50%以上;

假如遇到一個特別難溝通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言行舉止成與他相似的人,圈子之間或多或少存在鄙視鏈的關係,喜歡古典樂的人會排斥聽流行音樂的人,同樣是每天西裝革履的人就會走在一起。只要與被溝通者保持一點點相似之處,就會提升對方對你的信任度,更加地順從你的意見,因為你們有著相似的愛好與背景,這就是共同語言。

「讀」是一種值得注意的非語言性溝通,也就是心理語言。這是一種自己身上看不到,在別人身上則看得到的現象,比如:你剛和一位重要的合作夥伴通了電話,然後滿腦子都在思考剛剛通話的內容。這時,一位同事經過你身邊和你打了聲招呼,但是顯然你完全感受不到周邊的變動,而你的同事就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出了問題,這是一種肢體上的語言表現;

而另外一種就是沉默語言,你在微信群聊里輸了一堆文字,然後回復卻只有區區幾個人,可能甚至都沒人回應,這種現象很常見卻也非常奇怪,工作的群聊只有人看卻沒有人回應,這種沉默也是一種溝通的障礙;

還有一些人的時間觀念,說好的2點開會,卻遲到30分鐘,其他人都提前30分鐘到,是表明利用時間來表達他們對會議的重視程度。而五分鐘就完成的事情,事實上卻半小時才完成,你需要對方儘快完成某些事情,但是對方卻拖了很久才交給你,在他概念里這個儘快不是重要緊急的事情。漢語里我們習慣用「大概」這個詞來表達模稜兩可的事情,但是這個「大概」真的很沒效率;

人的兩面性非常奧秘,很多時候往往都是一線之隔,當讓對方建立對目標的承諾時,之前的反駁的觀點立馬就變成相反的觀點,這就是言行一致。一旦做出承諾,自身的形象就會感受到壓迫感,自我會盡量去保持形象與行為的一致性,同樣也會感知他人的反饋並做出相應的調整策略。消協定出的「7天無理由退貨」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商家對此行為做出了承諾,以往的退貨率成雙位數下降。而團建活動,目的也是要建立持久的凝聚力,凝聚力是經歷過種種艱辛之後的收穫,這種優勢就是團隊對彼此間的承諾;

盲目地服從權威,即便這個命令是錯誤的。許多企業就是倒在這些盲目服從的下屬手裡!信息輸出者犯了了「說」的毛病,信息接受者犯了「聽」的毛病。為什麼很多人都盲目服從權威?是因為權威者手裡握有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可以是知識、可以是見識、可以是人脈,他們因為已經站在了更高的階層上,所以會掌握更多信息,行使權力起來也顯得名正言順,也正是因為這行為邏輯太「正確」了,所以少部分人即便知道是錯誤的,還是照樣服從。

從聽、說、讀(心理)多維度著手去練習溝通,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訓練,但也可以從這三點深入淺出的概括慢慢入手:

1、從價值觀出發的語言

2、從理性邏輯出發的語言

3、從情緒出發的語言

3

1997年,華盛頓大學的戈登舒爾曼發表了兩篇論文,其中一篇論文提出了「當人不是在完成某個認知、運動或者視覺辨別任務時,大腦哪些區域最活躍?」這個問題非同尋常,事實上,人們無所事事時,確實是有一系列腦區異常活躍。

大腦在休息時,其腦區活躍的部分被稱為社會認知的「默認網路」,社會認知就是你對他人、你自己以及你們之間的關係所進行的思考的另一種方式。通俗講就是人天生是喜歡社交的,在大腦「閑暇」時會自動打開這個功能,大腦把所有空閑時間都用於社交思考,它總是在處理各種社會信息,同時引導著我們去體驗生活。它在利用這些空閑的時間把我們獲取的信息、經歷融入到對他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他人與我們之間關係的固有認識中。

人類嬰兒出生時,除了食物,最大需求其實是渴望被照顧,這就是社交鏈接,也是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

假設你與一群人在玩籃球遊戲,剛開始時,互相傳遞球、互相配合,可如果接下來其他人都不再傳球給你,把你當成了透明人,這時你肯定會怒火中燒,感覺自己被拋棄,感受到一種社交活動中痛苦,這種痛苦就來自於「默認網路」,人是渴望社交的、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注意的,缺少支持與注視是被集體排斥的一種標誌。

換句話說,人需要被公平地對待。項目所有者擁有一個非常賺錢的項目,需要人來承包這個項目,A承包商資質一般,但與項目所有者有裙帶關係,B承包商資質非常棒,但沒有裙帶關係。最終項目給了B,B感受到了公平地對待,在項目上盡心儘力,因B得到公平而感到愉悅。社會認可是對人所做行為的獎賞與讚美,「默認網路」里的獎賞系統就會被啟動,從而促使人會獲得認可而更加地努力。

人都是合作性的動物,而囚徒困境的邏輯假設是建立在雙方都不能溝通的前提下,雙方在能溝通的前提下都會選擇最佳的那個策略。而這只是一次性博弈,當人在面對多次博弈的時候,更願意去考慮對方的利益,既能為自己獲得合作者的好名聲,也能為將來合作獲取更多自身的利益。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這心照不宣的行為叫做心智解讀,也是只有人類才有的能解讀對方的思想活動的能力。列如你向馬路對面的計程車招了招手,司機也點頭示意了一下,然後前面掉個頭回來載你上車,中間沒有任何言語溝通。但是這種心智解讀也有錯誤的時候,一個賊偷了東西,準備離開時不小心掉了他的鑰匙在地上,恰巧被旁邊一個警察看到,警察喊住了他,這個賊一聽撒腿就跑,事實上警察只是提醒他掉了東西,而賊則把這句話與他的犯罪行為掛鉤在了一起。回想一下看看,現實中你一定有很多錯誤解讀經歷。

人的自我意識並不是由自我形成的,而是社會其他人構建出來,再反應到自己身上,每個人都有意無意地傾向於通過觀察別人的言行來尋找自我,而這種自我又會反過來影響著別人的自我意識。文章就反覆提過,人是能互相影響的。

而自我控制是得到社會認同的代價,人的原始衝動跟動物一樣,但人是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控制能力越強的人,得到社會回報越豐富,高考、職場應聘、團隊協作等人生中每一個階段都考驗你的控制能力。自我控制是以眼前即時行樂與未來抽象的美好想抗衡,抽象的美好未來也正是社會上的普世價值,也提升了自己所屬群體的價值、利益、聲譽,使得把群體放在了自我前面。

從社會關係角度看,人是從弱關係逐步走到強關係。團隊成員之間是有了「共同從事」這一層關係,才有了弱關係的開始,而不是直接跳到強關係。

從弱關係到強關係,需要一個過渡,這過渡不僅僅是說說話那麼敷衍了事,你要建立的是一個真正的對話。需要與對方拉近距離,進入對方的世界,融入對方的語言環境,討論對方喜歡的討論話題與氛圍,分享他們的觀點,選擇主動幫助,讓他們感受到你的真誠,才會容易把他們引導到你的世界裡。而不是進入對方的世界,來談論你感興趣的話題,時而引用過往的成功經歷,時而用些生僻詞語,來鼓吹自己的優越,這哪是對話,這分明打壓與炫耀。

人性中有兩個非常大的缺點,「妒忌」與「傲慢」!

妒忌:與嫉妒有區別,嫉妒屬於生活的邊緣情緒,而妒忌就是白雪公主中的王后,是對能力,智力,知識,財富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妒忌已霸佔整個人身心,忌為「邊記邊忘」,記住別人忘了自己,害人又害己。現實中這樣的行為很常見,每個人心中都隱藏這個「小惡魔」,有的人能克服住,有的人完全克服不住,表現地明目張胆。

傲慢:是妒忌的反面,別人的能力,智力,知識,財富等都比自己差,自然會產生出優越感,在日常表現中都是這樣的情景— 發出「嘖」的聲音、嘴角輕微上揚附帶輕微的笑聲、公眾場合大聲嘲笑、低頭暗自嘲笑。其實並不是對方的哪一點不如他,只是他抓住了常人會犯的小錯誤再把它放大,然後公開嘲弄以安慰自己的自卑心理。

這兩點阻礙著弱關係到強關係的發展,但這兩點都很好克服,只是自己願不願意的問題。別拿別人的長處與自己比,也別拿別人的短處與自己比,欣賞別人的長處,而選擇忘記別人的短處就好了。

發展到強關係並維持強關係,最主要的還是自己,自己的言行端正、三觀正確是溝通的敲門磚,優秀的知識儲備與工作能力是溝通的底層架構,這是你的個人品牌建立,也是別人願意與你溝通的紐帶,此外的溝通技巧是維持強關係的工具,如此才能保證溝通的三步驟「發起方組織信息—接收者理解信息—再回饋」不會形成鴻溝。

溝通是一門藝術,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掌握,必須先掌握好自己,才能掌握好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啟華 的精彩文章:

TAG:朱啟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