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黎陳湃「越戰親歷記」 四十八:糊裡糊塗立功

巴黎陳湃「越戰親歷記」 四十八:糊裡糊塗立功

越戰親歷記

法國巴黎陳湃

四十八

糊裡糊塗立功

有的人說:「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飛機、坦克等武器發展得沒有這麼快。」這句話可能是真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為了使自己的軍隊戰勝敵人,拚命地在研製新式武器。如英國雷達的發明,德國噴氣式戰機和飛彈的製造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在越南戰場上,交戰雙方為了戰勝自己的對手,也不斷搬出自己的秘密武器,拿到戰場上試驗。如美國的新式電子設備和新式炸彈等;中國的雙管電動「五七」高射炮,蘇聯的導彈等。中國部隊為什麼對被擊落的敵機這樣感興趣,爬山涉水地沖向美機墜落地點?除了想捉到活的飛行員,進行審問,希望從中得到美國有關軍事情報外,還希望在美機上找到新式的電子儀器。蓋因美國戰機不斷在更新設備也。

為了這件事,有些中國國防科委的人員,化裝成援越人員,混到越南去。原因是大陸軍人出入越境,越南的邊防人員無權檢查人員和物資,他們只登記進出人數與車輛次數。因而有些慰問團、文工團、高級幹部等,都可以出入越境。例如已故參謀總長楊得志亦曾進入越北搜集有關軍事情報,唯獨當時他沒有這樣「得志」,只是個大軍區的司令員。在反擊越南的自衛戰爭中,楊得志指揮的昆明軍區部隊,打得比廣西戰場好,這不是沒有理由的,原因是他對越南的地理環境與越軍的兵力,了解得很透徹。

國防科委要員入越後,曾明確向部隊指示,要大力搜集美機的先進電子儀器。有一次我從戰區陪一位國防科委的幹部到中國駐河內大使館。在使館的宿舍里,這位幹部不停地在整理他的材料,只見密密麻麻的電路圖,我一點也看不懂。直到第三天,我們才離開河內返回戰區。

有一次,我們的一位翻譯,陪同連隊搜索隊,去追捕美國飛行員,經過大半天的追蹤,終於找到美機墜毀的地點。可是,美國飛行員早就被越方軍民俘去,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是一堆美機殘骸,大家都非常失望,就在那裡休息吃乾糧。那位翻譯可能吃飽了飯,精力過剩,別人正在躺下休息時,他卻無所事事地走到飛機殘骸旁拾些碎片玩,無意中發現了個小東西,有很多電子管的。他想,拿這個東西回去,拆下電子管,或者可以裝一部小收音機玩的,於是他就把它裝在書包內。同來的夥伴都笑他傻,帶個破爛回去。回到部隊後,有位懂得一些電器的,認為這個「怪物」可能有用的,就把它交到有關人員那裡。後來檢驗結果,這個「怪物」原來是美機的最新電子設備,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於是這位翻譯就榮獲三等戰功。消息傳出,人們都笑他蒙查查地立功。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說:「我這個功是糊裡糊塗得來的。」

(未完 待續)

往期回顧

作者簡介:

陳旺祺,筆名陳湃,以筆名行。原籍廣東東莞,生於柬埔寨。後回國升學,「國立華僑大學」中文系畢業。

先後隨瀋陽軍區中國空軍高炮第一師和廣州軍區中國陸軍高炮第七十師兩度秘密進入越南參戰,實行「援越抗美」三年,獲越南政府總理范文同頒發兩枚勳章。凱旋迴國後,轉業後到廣東「廣雅中學」任級長(連長)。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香港任珠寶金行經理,並開設醫務所;八十年代初定居巴黎。創「金荷酒家」,開始業餘創作,詩文多次獲獎。著有詩詞選集《凱旋門-天安門》;文集《越戰親歷記》等近十本書。

曾任「歐洲龍吟詩社」第三、第四、第五屆社長。現任「巴黎中華文學社」社長;《巴黎文學》雜誌總編;「五洲詩社」社長,「全球漢詩詩友聯盟會」副會長等多個職位。

曾獲巴黎市一級文化勳章,名字被選入《海外華人名人錄》。

在「援越抗美」其間,他先後兩次都被分配到師部搞外事工作。對外,參與中越兩軍的談判,聯絡工作;對內,協助首長制訂外事工作綱要和檢查團、營執行外事紀律情況,寫月結上報等。因此,對當時部隊各方面的情況都比較了解。

經受過三年美國除核彈以外所在炸彈考驗的他,近年,已把當時援越抗美的情況,寫成《越戰親歷記》,全文十五萬餘字。由於當時中國的「援越抗美」是秘密進行,故這些真事乃屬首次公開,它必將引起讀者的垂注與興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抱夢齋 的精彩文章:

寧采臣近體詩

TAG:抱夢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