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海燕:借力信息技術,打造生本課堂——混合式教學方式初探

雷海燕:借力信息技術,打造生本課堂——混合式教學方式初探

雷海燕,延安市實驗中學高中地理教師。中學高級教師,高中地理教研組組長。有多篇論文、教學設計在國家級、省、市級期刊發表並獲獎。

遇見混合式教學

自學校推行「生本導學」課堂教學改革以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學處的得力組織、部署、指導下,高中地理教研組按照學校要求,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與實踐。從導學案編寫到ppt製作再到視頻資料在課堂中的使用,我們逐漸發現,現代信息技術,在生本課堂的打造中或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們組積極尋求信息技術和生本課堂的契合點。

我組的微型課題研究,也多從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入手,比如,由雷海燕、賈曉弘,孫燕文老師參與的省級微型課題(《新課標下多媒體在高中地理不同課型中的應用研究》),已順理結題。由賈曉弘,李斌霞,薛躍老師參與的校級微型課題(《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正在進行,賈曉弘老師的微課作品《地球的運動——自轉》,獲陝西省第二屆微課大賽二等獎。由鄒永平、馮雪、史清老師參與的校級《微信公眾平台在地理課堂中的應用》,正在進行。微型課題的研究成果對日常教學很有幫助,也提升了教師的教研水平。尤其是賈曉弘老師,是一位樂於鑽研,善於鑽研,並對信息技術有極大興趣的老師,經過潛心研究,將微課和101PPT軟體相結合在課堂上使用後,使課堂容量大增,學生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升,更加凸顯了生本課堂特色。給同組老師和學生帶來了驚喜,讓我們更加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生本課堂上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掘,更好地服務於教學。而且非常巧合的是,賈老師探索的這種教學模式和剛好契合了目前國際教育技術界所提倡提倡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高效的生本課堂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也被確定為我組今後進一步探索和實踐的新型生本課堂教學模式。

什麼是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是由傳統課堂轉變而來的整合了各種靈活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工具(多媒體,雲平台、平板、課件、導學案,微信、QQ等)的教學方式。它主張把傳統教學的優勢和數字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二者優勢互補,從而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旨在打造「生本化」的課堂,「以生為本,先學後教,以學定教」是其基本思想。

基於生本導學理念的「混合式 」教學的的優點與困惑

這節課是典型的混合式教學,具有很明顯的以下優點:

1

教學資源充分發掘,傳統與現代的混合

賈曉弘老師展示的本節課將課本,紙質導學案,黑板等傳統教學手段和微課,101軟體的使用等信息技術,進行多方位的手段相結合,各種教學資源和手段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實現圖文並茂,形象與抽象並重的學習過程。多層面,多維度引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思維,老師導有方向,學生學有載體,提升了學生課堂參與的深度與廣度。

2

教學結構得以優化主導與主體的混合

我們知道,單純的主導作用,只是強調了教師控制教學過程,不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單純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容易走彎路,極容易造成教學失控。所以片面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或是片面地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都會影響整體教學,網路環境下的混合學習,使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在這一節課中,教師實際上是一個引導者。一開始播放的微課視頻,基本上向學生形象的展示並闡述了什麼是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初通過視覺、聽覺對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有了整體認識,併產生興趣這時教師設置問題,在問題的驅使下,引導學生進行本節課的學習。較之以前的教師口述,效果要好的多。在接下來的探究里,以學案為載體,有利於補充資料,分解任務,便於學生閱讀理解,提取信息,歸納總結,書寫表達等能力的培養。學生需要自己動手動腦去思考,討論,描述,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了課堂的容量和效率。

在小組展示時採用「101教育PPT」中的「圖片快傳」功能以實現學生展示內容與電腦大屏幕同屏,較之以前用學生板書,更高效,較之用投影儀展示更清楚,學生可以一目了然的發現自己表述的角度,用語的準確性,書寫的工整性等方面的優點和缺點,有利於自查,自評,互查,互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高效有序。

3

學習模式得以改進: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混合

本節課上採用分小組探究的方式探究問題,旨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並不等同於個別化學習。雖然自主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學習者獨自進行,但仍然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同伴的互助。為了保證自主學習的順利進行,教師需要提供共享資源、設定適度的學習目標,制定協作規則,才能實現協作學習成果的最大化。而網路環境下的混合學習,恰好能滿足這一需求。

4

課堂交流方式多樣化

人機交互與師生、生生交互混合既可以通過網路環境實現多向性互動、又保證了師生面對面的情感交流與人文精神體驗。

困惑之處

儘管混合式教學方式式給我們帶來了諸多驚喜,但因為我們還處在探索階段,還有許多力不從心和不盡人意之處:

1

混合式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是班級小組的組建和劃分,且學生座位應以小組圍坐為佳。咱們學校班額人數較多,教室擁擠,給分組帶來一定困難。

2

在小組展示時採用「101教育PPT」中的「圖片快傳」功能以實現學生展示內容與電腦大屏幕同屏,這需要教室有網路,網速要快,且手機同時聯網,並會產生少量的流量費。如不具備條件的學校可以採用實物投影儀,這需要多媒體之間切換,對老師的多媒體技術有一定要求。

3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但在複習課教學中,無論是知識的廣度,還是難度,都遠超新授課,不少疑難問題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個體或合作學習解決。因此,不同課型中如何要處理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關係,是一個需要研究的話題。

今後改進的方向

1

為了更好地推動混合教學方式的落實,還需要進從以下方面加強和改進:1.學習尤其是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進一步完善和熟練落實混合式教學, 信息技術的學習迫在眉睫。當下我組101PPT的使用和還不是很嫻熟,以後還要不斷加強交流與學習,共同進步。

2

進一步加強網路備課,助力生本課堂。上課好比唱戲,台下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一節好課,離不開精心的備課,為了更好備課,除了扎紮實實搞好自主研修,組內研討,集體備課,觀課議課等活動,我們還積極加入了幾個了全國地理教師網路研討QQ群,微信群,與全國地理教師隨時進行深入研討,網路教研,網路備課,開闊了眼界,更新了理念,拓展了思路,提升了教研的深度與廣度,為踐行生本課堂奠定了基礎。尤其是我們加入了一個群,叫「創意微課聯盟」,善於學習的賈曉弘等老師表示裡邊高手如雲,受益匪淺,以後要進一步保持這個習慣。

3

進一步優改進傳統教學方式,(比如導學案設計,板書設計),與時俱進,和信息技術的應用相得益彰,互為補充。

4

微型課題,突破教學難題。雖然我組之前的微型課題,多從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入手。但以後仍然要繼續以教學中遇到的小問題,具體問題為切入點,開展微型課題研究,以突破教學難題。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混合式教學雖然有諸多好處,但我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們在學校生本導學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優化,提升教學水平,探究教學規律,為學生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歡迎關注「延安教工之家」

主張尊師重教 倡導快樂工作

引領健康生活 服務職業發展

延安教職工的精神家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延安教工之家 的精彩文章:

葉海蓉:如何調動課堂氣氛

TAG:延安教工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