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直男不會聊天的,海明威第一個不同意

說直男不會聊天的,海明威第一個不同意

「症在寫作」欄目,若你感覺寫得要完,我就給你藥丸。這是本欄目第2篇文章。

文 葉偉民

很多人說自己總是寫不好對話,我是相信的。先來看這一段,當然,我做過一些手腳。

「你這次要去哪兒呀?」男孩問。

「我已經好久沒出海了,悶得慌,我準備去遠一點碰碰運氣,這次去的時間可能比較長,多久真不好說,而且我馬上就要出發了,摸黑也要走。」老頭說。

「剛好我的船家也要出海,要不我讓他跟你走遠點吧。」男孩說,「這樣大家有個照應,如果你釣到啥大傢伙,我也可以搭把手。」

「他?算了吧,可慫了,無利不起早的東西,他不會跑那麼遠的。」

你覺得這段對話怎麼樣?可能你認為很平常,或許來自某篇鄉土文學,也或者某個衚衕回憶錄,還是某個」婆媳劇「的對白。但我敢打賭,很多人都這麼寫過對話,而且你一直認為沒有問題。

自媒體是個好東西,拆除了表達的牆,但也順帶抹平了節制、意蘊和留白之美。這些經典的技法和標準,無論什麼類型的寫作,都應該保留和堅持的。

剛剛的對話,從文學性來講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負面教材。它把什麼都說了,也把美扔了。

對了,我好像還沒告訴你,我在什麼地方做了手腳?這個對話的出處我賭一毛你一定知道——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原著這部分是這樣的——

「你打算上哪兒?」男孩問。

「駛到遠方,等轉了風才回來。我想不等天亮就出發。」

「我要想法叫船主人也使到遠方,」男孩說。「這樣,如果你釣到了確實大的魚。我們可以趕去幫你的忙。」

「他可不會願意駛到很遠的地方。」

是不是有嚼頭一些?魔鬼在細節處,你看的時候不經意,但作家寫的時候可是字字推敲。《老人與海》是一部充滿寓意的小說,小男孩很關切地問老漁夫要去哪裡,其實他是想跟老漁夫一起出海,一起去戰鬥,但老漁夫讓他留在父母身邊。他要去遠方,等轉了風才回來,而且等不及要出發了。這個遠方就是老人的理想,即使他年紀已經很大了,還是迫不及待地要去追趕。

小男孩說,想讓他的船主人也駛到遠方,老漁夫略帶嘲笑地說「他可不會願意。」雖然文中沒有交代老漁夫的輕蔑從哪裡來,但這更凸顯了老人某種堅硬的東西。

海明威是一個擅長描寫和對話的高手,他有個著名的創作理論——「冰山理論」。意思是說,我們寫對話,就要像水面上的冰山一樣,寫出來的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但你稍作思考,還能領略到更多水下看不見的部分,這種想像空間,正是魅力所在。

糟糕的對話就像菜市場買菜,一毛兩分的事兒也擺桌上侃半天,這種瓢潑式的傾瀉對讀者是一種災難,他一定會離你而去。

關於「冰山理論」,海明威還有一篇典型的代表作——《白象似的群山》

它的故事很簡單,一對男女在小酒館裡談話,討論要不要留下他們尚在腹中的小孩。裡面有這麼一段——

姑娘正在眺望遠處群山的輪廓。山在陽光下是白色的,而鄉野則是灰褐色的乾巴巴的一片。

「它們看上去象一群白象。」她說。

「我從來沒有見過象。」男人把啤酒一飲而盡。

「你是不會見過。」

「我也許見到過的,」男人說,「光憑你說我不會見過,並不說明什麼問題。」

我們換個角度,比如看看瓊瑤劇,一定吵得翻天覆地。女的呼天搶地,男的一定馬景濤。但《白》里男女主的對話非常平靜。其實他們在談一件很沉重的事情,但這裡卻處理得雲淡風輕。

女主角當時無疑是傷心的,卻不知道怎麼開口,於是轉而說窗外的山。她其實是想開啟一段談話,但男人的反應顯然不是她想要的。「你是不會見過。」其實她想說「你永遠不會懂我。」

男主卻還要強辯。反駁女主「憑什麼這麼說」。他的孩子氣,把女主正在面臨的困境和命運勾勒出來了。只要不是沒心沒肺得可以,都能領悟「水面下更大的那塊冰山」。

這種寫對話的方法和意識,不僅用於寫作,其原理在工作中也是相通的。例如文案、廣告、短視頻甚至設計。「冰山理論」都是常見的原則,遵從它,能給你的作品帶來意外之魅。

END

*本文系「葉偉民寫作內參」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偉民寫作內參 的精彩文章:

TAG:葉偉民寫作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