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谷地名來歷不簡單,總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寨山坪
位於含穀場西北4公里,原名皇城、小涼山,為明代古寨,清朝多次補修。此寨海拔高度530米,面積約3.5平方公里,四周懸崖峭壁,高出地面250 米。
據說明末時期張獻忠的隊伍入川,曾攻進這裡佔地稱王,自封皇帝,將此地定名為皇城,並將從各地收繳來的兵器寶刀埋於地下,稱之為鐵修墳。傳說後人要是誰能得到這些寶刀利劍用來起義造反,誰就能得到天下,但一直沒有人找到。
寨上建有東洋門,平安門,太平門,天寶門,長生門等城門十八道。城牆數公里。有傳音石,官房,炮台,觀音廟等遺址,現只有部份尚存。由於山勢陡峭,山上平坦,又為古寨,故稱寨山坪。
吳家大洞
崇興村中部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古洞,叫吳家大洞,原名太子洞,為天然溶洞,其內石乳石柱稀奇古怪,主洞高10米,寬15 米,能容納數百人。
清朝康熙年間,貴州遵義人吳學義來此佔地創業,因此,以吳家大洞命其名。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轟炸重慶,國民黨黨史委員會遷往此地,利用洞內專門存放檔案,並派一憲兵連守衛,約五年的時間才遷往南京。
現洞內有前人題詩數首,其中咸豐十年淡逸居士鍾母音所題的一首詩足以說明該洞美麗景色。
「
古洞幽深亦香然,
生成仙景十分全。
舉頭好似天花蓋,
踏足欲登白玉盤。
氣滴瓊漿凝泉立,
風飄霞露結珠懸,
同來靜璣忘歸去,
握筆題詩記壁間。
」
金銀溝
地處寨山坪中部北極與玉泉兩村交界處。相傳很久以前,有一過路人在這裡看見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就上去將小雞捉住一隻,母雞飛撲過來將過路人的手啄了一口,小雞隨即落地,變成金子,由此傳說這條溝里埋有很多金銀,並有「石鑼對石鼓,金銀二萬五,若你找得到,買回重慶府」的傳說,金銀溝也就由此得名。
跳墩
寶洪村東面梁灘河處有一橋,名叫跳墩橋,是過去重慶西走壁山、來鳳驛、獅子場等地的要道。其名源於很久以前,此橋沒有橋面,只有數個石墩,而且過往行人很多,人們過河時都是成跳躍姿勢踩石而過,因此稱為跳墩,其名尚存至今。
寶洪
以形和事命名,該地中部有一山坡,上端顯圓球狀,形如寶珠,原山坡南面半腰處建有寺廟一座。每逢節日,有很多的人前往山上燒香求福,遠處望去,行人如一股洪流,故取名「寶洪山」。
玉泉
以寺為名,該地中部有唐代貞觀三年所建的寺院一座,取名玉泉寺,此名一直傳存至今。
公平
清代中期,法國傳教士來此修建天主教堂一座,取名「公信堂」,從事傳教活動及西醫治療,解放初期地名普查,取其公信堂的「公」字,再加上「平」字,即公平,以示公正平等之意。
關於含谷鎮的民間故事遠遠不止這些,
小含正在努力為大家收集更多的精彩,
如果您有好的民間故事題材,
我們真誠歡迎您的獻稿~
並請繼續關註明日更新喲!
謝謝,比心~
GIF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