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能否成為心理諮詢師的三個診斷標準

能否成為心理諮詢師的三個診斷標準

上個月有幸接受鄭軍老師的邀請,去給他剛帶出來的二級/三級心理諮詢師們做了個小小的分享。

因為那次小型沙龍的參與者都是剛剛考出諮詢師證的學員,所以我能感覺到大家眉眼之間那種掩飾不住的興奮和喜悅,像極了我們幾年之前剛結束考試,對過去這一年的自己有點小佩服,對未來有很多憧憬和想法,但是也有些許茫然。

因為另一位獲邀的嘉賓是專職的心理諮詢師,在教育機構專門從事少年兒童的心理諮詢,比我這種幾過心理家門而不入的邊緣人士更加有發言權,尤其是對在座的想成為專職的潛在心理諮詢師而言,她的分享可能會更有價值。

所以我想,既然她來畫餅,那麼我就潑潑冷水吧——我決定分享一下我認為的成為合格心理諮詢師的標準,如果達不到,那麼進入這個行業就不合適。

第一個標準,就是你能不能混跡到人群中,不被別人識破你是「心理諮詢師」。

去年6月底海靈格先生在北京的工作坊我參加了前半部分,其中有一個案例是某個心理諮詢師上場,要求幫助排列她的一個來訪者的家庭。

但海先生和蘇菲女士實際排列下來呈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在這位心理諮詢師的所有來訪者中,幾乎所有的來訪者都拒絕看向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反哺給諮詢師的幫助相比,諮詢師能給到來訪者的幫助少的可憐。

也就是說,諮詢師更需要幫助!後來,海先生給了一句總結:「每個心理諮詢師背後,都有一個要被拯救的靈魂」。

這句話是非常有力量的。

我們每個人讀心理諮詢師的過程,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救贖的過程呢?唯一能夠被拯救的只有自己,我們無法拯救任何人,不管你拿到的是二級,或者三級證書,或者已經執業了多年,或者已經過無數小時的個案,在命運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

大多數心理諮詢師,都是帶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背負了各種各樣的命運,才走上了這條救贖的路。

但如果沒有抓住這根稻草來找到自己、自己家族的議題,打破自己長久以來的各種盔甲,反而又給自己加了一層專業人士的盔甲,那麼已經沒有人能救你了。

所以我的觀點是,如果你被別人一眼看出來是專業人士,或者三句話沒說完你就表明自己心理諮詢師的背景,那麼你決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

第二個標準,就是你的關係是否變好,尤其是核心的關係。簡單說,就是你和太太或者丈夫的關係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可以作為檢驗你是否是合格諮詢師的第二個重要標準。

人的關係是分層的,最外層的路人甲,萍水相逢,是你生命的匆匆過客;最內層的是你的配偶,要和你一起共度很多年的人生時光,甚至已經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核心是自己,但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無法評估,所以用親密關係來代替。

所以有人會說,我學了心理諮詢師,外圈的關係變好了,很多人都崇拜我、親近我。

但如果外圍關係變好的代價是親密關係變差,那麼這決不算好,甚至是更差。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碰到這種人,別人都是這人不錯,可是配偶卻說不行,那麼這種人大概率自己活得糾纏痛苦——因為ta把優先順序搞錯了,越外層越是表面,越內層越是核心,最核心就是自己,這種價值觀就是面子重於里子,內心一定是痛苦的。

例如最近剛剛傳出自殺的某位80後創業明星,別人對他評價的「仗義」,其實就是導致他走上這條不歸路的最重要原因。有能力建設親密關係,那麼自己和自己的關係也不會太差,自己和別人的關係也還說得過去,這種說得過去不一定是所謂的好,但一定是會讓人覺得舒服。

第三個標準,你的話是不是變少了。當然,這是對像我這樣的話多人士而言。

炫耀什麼,缺少什麼;掩飾什麼,自卑什麼。話多不是炫耀就是掩飾,當你的內心充盈流動,在既不需要炫耀也不需要掩飾的時候話自然就會少起來。

曾經有人說,講師都是處在口欲期,因為這些人一直在逞口舌之快,這就是固著在口欲期的表現。這句話其實就是我說的。

推而廣之,包括講師在內,作家、教育工作者、醫生都一樣一樣的,這些人的話里也都充滿了「你應該」、「你要」「不能」之類的指令性語言,而往背後深究往往都是有一個管教嚴格的童年養育者。

老子在道德經中教導我們: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可能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你的話是否變少,也是能否從事心理諮詢師的另外一個重要標準。如果你一定要說,也可以像我一樣,改說為寫,這樣或許會少說(寫)點。

以上就是我對成為心理諮詢師的三個診斷標準,一家之言,博君一笑。

本文前三幅配圖來自於好友朋友圈,如有冒犯煩請聲明,本人刪除;最後一張配圖來自於曉愛同學。在此一併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寫手劉老師 的精彩文章:

TAG:心靈寫手劉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