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四大名著看監察官變遷史

從四大名著看監察官變遷史

曹操,司隸校尉;司馬懿,御史中丞;西門慶,山東提刑所千戶;林如海,巡鹽御史……四大名著中這些熟悉的角色,居然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監察官。

兩千多年的封建監察史,官名眾多,制度浩繁,很難一筆寫全。恰好國人愛看的四大名著主要講述的,就是漢唐宋清故事,正是監察制度發展歷史上較有代表性的時期,不妨以此觀史。

張翼德鞭督郵:漢朝監察初長成

《三國演義》里有一起官員武鬥的事件,督郵遭到張飛(歷史上為劉備)一頓暴打。這督郵也真夠倒霉的,一部64萬字的《三國演義》,羅貫中居然連個名字都懶得給他起。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暴打,小說給出的原因是督郵索賄。但其實在《三國志》上卻寫得明明白白,「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結合兩本書,我們不妨來捋一捋。劉備到安喜縣才4個月不到,朝廷就降詔,要派人查虛報軍功的人,劉玄德剛好就在這個名單上。如果劉備剿黃巾軍出了力,為何要疑惑擔心?

我們可以在魚豢《典略》中找到更詳盡的答案,安喜縣是「黃患」未除盡的地方之一,劉備打了上級監察官,心裡還是害怕,只能開溜。

督郵這個官職的設置,按秦朝郡縣制,中央直接管郡,對郡守廉潔行為的考察,是由監郡御史來負責的,歸御史大夫統管。當時全國有36郡,這種一竿子插到底的模式還不算太吃力,但到了西漢,已經接近百數郡國。

漢武帝時,就想了個辦法,除首都附近,全國分為13個部,每部刺史一人,專門對所轄郡國主官的來回督察。此後唐朝十五道採訪使、明代的十三道巡按,莫不繼承此制。

不過,郡下的縣,卻讓刺史鞭長莫及。數量太多了,比如諸葛亮原籍所在的琅琊郡,就有50個縣。朝廷想了新招,每郡分若干部,各設一督郵,代表郡太守督察縣鄉。東晉的陶淵明當彭澤縣令時,就受到過督郵的詰難。

到了南北朝亂世,各個政權為了安置官員,州縣數量大肆擴張,從西晉初年的181個變成了北周時期的600多個。同時,每個郡也變小了,只管十多個縣,太守騰出精力管縣了,換句話說,就是插手了督郵的業務,督郵的監察功能就逐漸淡化,退出歷史舞台只是時間問題。

崔府君改陽壽:榮耀大唐遇困境

《西遊記》里有一起官場舞弊的案件,說的是涇河龍王一紙訴狀,把唐太宗告到了陰曹地府。陰司判官崔鈺,為了討好皇帝,悄悄虛增了太宗的二十年陽壽。

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外,另三本書均是來自前人傳奇、話本。《西遊記》就有個老版本,說事成之後,崔鈺也跟著還陽,換來了蒲州刺史兼河北廿四州採訪使的職務。

州刺史在唐代有多重要呢?早在太宗朝,這個精力旺盛的皇帝把刺史的名字和政績寫在屏風上,隨時考察任用。甚至刺史離京時,他還要進行集體談話。

當然,唐代的刺史和漢朝有很大區別,唐朝的一級行政區為道,州在道管轄之下,州刺史的地位大概與漢朝的郡太守相當,實際上行使的也是地方行政權力。

為了避免對更低層級的官員監督乏力,唐代按照漢朝督郵的職能,設立了錄事參軍一職,俗稱「糾曹」,七品到九品不等,用於監察州內設機構負責人和各縣縣令。杜甫就寫過一首《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贊道「當令豪奪吏,自此無顏色」。

理論上,錄事參軍對州刺史也負有同體監督責任,但現實中很難做到。為了對州刺史進行管理,朝廷有不常設的高一級地方監察官——採訪處置使。崔鈺所任的河北廿四州採訪使,直接對24州刺史的進行監察,還可以對涉嫌貪贓枉法的縣令,進行提級監察。

在中央,諫官制度發展了起來,職在諷議左右,以匡人君。御史台得到提升,獲得了審判權,並可同刑部、大理寺一起「三司推事」。武則天時,來俊臣被提拔為台長(左台御史中丞),成為大唐百官的噩夢。一次攤上狄仁傑的信訪,他興緻勃勃要立案,幸好狄仁傑被武則天保了下來。因為冤案辦得太多,御史台一度風評並不好。

但總體來說,御史台的運轉還是很正常的,下設台院、殿院、察院,地方的監察官們名義上歸察院管理。所有揭發投訴的詞狀,都呈投到御史台衙門,由御史集中加以審閱。初核之後,以「聞風訪知」的名義,正式提出彈劾或糾舉。

魯智深說大話:宋朝觸碰天花板

《水滸傳》里有多起軍官毆打百姓事件。其中之一的當事人就是魯智深,算是一條響噹噹的好漢。且看他一腳踏住鄭屠胸脯,提著那醋缽兒大小的拳頭說:「洒家始投的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

廉訪使裡面有個廉字,是不是監察官呢?還真是,這是設在大軍區裡面的監察官,前身是過去的走馬使。雖然對關西五路廉訪使到底是魯智深自稱還是种師道,歷來有兩種爭論,但毫無疑問的都是在唬人。

作為皇帝親信和耳目的廉訪使,顯然不是區區一個提轄能勝任的。而种師道為邊關大將,剛好就是被監察的對象。

歷朝歷代,宋朝被公認為集監察制度大成,存在一個特別龐大的體系。裡面最核心的就是監司,可以對本路內州縣官員進行全面監察,給出結論,影響到官員升遷。

簡單說,宋代的路(類似今天的省)不設最高行政長官,而是諸司並立,其中的轉運司、提點刑獄司和提舉司均有監察職能,也被合稱為監司。轉運司是杯酒釋兵權時,為了分割節度使權力而常設,主要監督地方財政和官員個人,《水滸傳》里的梁中書在歷史上的原型梁子美,就是河北都轉運使。

由於轉運司權力太大,司馬光甚至認為具備了漢朝刺史的職能,皇帝也開始擔心了。加之天下太平,刑訟增多,就分設了提點刑獄司。這個司的職能聽名字就很容易理解,舉劾在刑獄方面失職的州府官員。大家熟悉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就曾四任提點刑獄司。值得諷刺的是,《金瓶梅》中西門慶賄賂蔡京捐來的官,就是個副提刑,凡刑獄官司,清河縣令對其惟命是從。

至於提舉司,創置於王安石改革的熱潮之中,時興時廢。王安石「欲力成新法」奏請設置,主管民常賦與州縣酒稅之課之外的財利,相當於再次分了轉運司一杯羹。

宋代監察制度之所以得到後世褒揚,除了完善的機構,更難得的是,還有相互監督的制度設計,即監司互察法。宋神宗時的廣南西路提舉常平等事劉誼超標建官衙,當地的轉運使、判官等7人因為此事失察,被罰銅二十斤。到宋徽宗時,還頒布了讓監司之間交叉考核下屬,防止人為拔高屬官的政績。

為了防止監司長期在地方形成自己關係網,朝廷還設置了魯達口中提到的廉訪司、察訪司等派出機構,在現有框架上建立起了無所不包的懲防體系,文官們想伸手,自有幾道預防腐敗的保護機制起作用。

林如海坐火箭:清代監察自失控

《紅樓夢》里有一起違反官員任用原則的事件。四大家族官場勢力盤根錯節,但表面上看很多人官職並不高。賈赦,世襲一等將軍,實際上不管事;賈政的官也不大,五品工部員外郎而已。

真正的高官應該是死前不久才當上內閣大學士的王子騰,但提拔得最快的一定是英年早逝的林如海。第二回里說的很明白:「這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已升至蘭台寺大夫,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

蘭台,就是御史台,清代叫做都察院,蘭台寺大夫可是一品實職,縱使副職也是三品。巡鹽御史則是兩淮鹽區的最高鹽務官,後改稱鹽政,康熙年間須總督、巡撫這樣的封疆大吏兼任,至少是二品。從探花郎到這個級別,需要在官場歷練多年才能有的成績,可林如海只用了一年,有點像火箭提拔。

自明太祖開始,沿襲千年的御史台被廢除,改為都察院,清朝繼承下來後,改得更狠。以六科給事中「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十五道監察御史「糾察內外百司之官邪」,合稱「科道」。

左都御史為都察院一把手,主持全面工作。劉羅鍋他爹劉統勛就干過這個職務,因把大學士張廷玉參到革職而名滿天下。右都御史則是各省總督的兼銜,方便監督下級官員。同樣,級別低一點的巡撫加的是右副都御史頭銜。

巡撫,其實就是自宋代三司開始,地方權力不斷集中演變出來的官職。巡是代表天子出巡,撫是下去安撫地方。在明朝,地方監察主要靠的實際上不是巡撫,而是巡按。考核幹部,懲治官場、科場弊端,以及平反冤獄等,都是巡按的任務。

不過到了清朝,一年一巡的巡按御史制度幾乎被廢,像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里的八府巡按一到,各地方官員都要唯唯諾諾的情形,其實是不會存在的。順治九年,滿清王公力主廢除巡按,理由是中央每年派出巡按,要花不少錢,而且很難對巡按進行約束,就讓總督巡撫們自行監察轄區官員得了。

漢籍官員極力反對,認為如此會讓地方監察蕩然無存。你來我往,拉鋸了很長時間。最後,皇帝拍板,先廢了看效果。

順治十二年,巡鹽御史已恢復,都察院左督御史龔鼎孽力請恢復巡按,但「滿人不以為然」。康熙帝登基後,索尼等四大臣輔政,巡按御史制度正式廢除。

督撫無人監督,且上下勾結,地方下情無法上達,使得王朝的政治格局遭到破壞,也為後來乾嘉時期,屢屢出現震驚朝野的大案,埋下了種子。到宣統年間,新內閣成立,把都察院也給撤銷了,這個時候,清朝的監察制度實際上已名存實亡。

廉政瞭望——中國最精緻的反腐敗新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廉政瞭望 的精彩文章:

TAG:廉政瞭望 |